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库仑土压力理论的不足,提出用塑性极限分析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并以塑性极限分析土压力计算理论为基础,推导出挡土墙稳定性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建立相应的可靠度计算的中心点法公式,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了不同的参数对挡土墙稳定性可靠度指标的影响,可以为岩土工程的极限状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平动模式下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进了极限平衡理论,用于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的研究。对挡土墙后滑动楔体的片体单元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关于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得到了平动变位模型下,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将计算所得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墙体平动变位模式下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分析影响带立柱浅基础抗侧向倾覆机理与侧向抗倾覆稳定性的基础上,对立柱基础侧向的土体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基于极限分析原理,推导了带立柱浅基础的侧向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将这些理论公式应用于工程分析,其结果相对现有规范公式相当理想,研究结果表明,推导过程所做的假设具有可信及可用性,该公式的推导结果对于工程实际应用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步骤,通过极限分上限法推导出求解小净距隧道支护反力的基本公式,采用M atlab数值软件对小净距隧道的支护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前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分析表明本文结果是完全正确可行的。研究解破裂角与净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洞隧道支护反力的净距范围为在0.96D-2.73D之间。  相似文献   

5.
小净距隧道支护反力的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步骤,通过极限分上限法推导出求解小净距隧道支护反力的基本公式,采用Matlab数值软件对小净距隧道的支护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前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分析表明本文结果是完全正确可行的.研究解破裂角与净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洞隧道支护反力的净距范围为在0.96D~2.73D之间.  相似文献   

6.
UPPC梁桥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影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UPPC)梁桥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的主要因素,并简要评述了国内外现有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方法与公式。在分析国内外大量试验数据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实用计算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和规范公式计算值对比分析,表明实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变形能力的不确定方面研究了圆截面钢筋混凝土桥墩曲率极限状态,首先用直径为1.0m桥墩作为基准桥墩,通过对圆截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弯矩-曲率分析研究了无量纲屈服、服务和破坏控制曲率极限状态与轴压比、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轴压比是影响无量纲屈服和服务水平曲率极限状态均值的主要因素,轴压比和配箍率是影响无量纲破坏控制水平曲率极限状态均值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用于计算其它截面直径桥墩对应与不同极限状态的延性的直径调整系数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8.
常占宏 《上海公路》2009,2(2):48-49
在线性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基础上,提出FRP-混凝土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时的基本假定,利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FRP-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公式,并通过与文献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该结果为FRP-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准则依据,对实际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无粘结后张法极限应力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不同研究者提出的计算无粘结预应力梁极限应力(fps值)的各种公式进行了精确的统计分析,将分析与试验结果及ACI318-89/92标准公式(18-4)和(18-5)作了比较,并给出比较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FRP-PVC混凝土短柱的破坏机理,并提出极限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在统一强度理论的基础上,考虑FRP条带的承载力增强作用,利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FRP-PVC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公式。通过与参考文献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该结果为FRP-PVC混凝土柱的推广应用和极限承载力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苗家武  康仕彬 《公路》2012,(8):85-88
其于理论推导与国内外大跨度斜拉桥实桥分析统计资料,拟合出了形式更加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精度的斜拉桥基频(一阶竖弯和扭转)估算公式。与现行规范公式比较,推荐一阶竖弯频率估算公式不仅估算精度高,而且在表达形式上与扭频估算公式相统一,更能体现出结构竖弯频率与扭转基频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桥梁抗风规范基频近似公式的一次极好的改进。与国内外诸多大桥有限元动力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推荐公式对400m以上跨径的双塔斜拉桥动力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能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高温车辙病害的产生,提出采用"主动"降低沥青路面温度的方式以降低车辙病害产生的方式。研究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及其骨料的热物参数与沥青路面温度的关系。采用Williamson公式和热学导热系数推算公式计算分析骨料热物参数对沥青混合料热物参数的影响,在室内试验中用常功率平面热源法进行验证;应用传热学中一维导热方程和巴勃模型,研究了路面结构热力学材料参数对于沥青路面结构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的高温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其路面结构内部的温度相对较低。在室外试验中,普通沥青混合料与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底层温度相差可达6℃。  相似文献   

13.
利用能量变分法推导出均布线荷载作用下新型GFRP组合梁翼缘有效分布宽度的理论公式,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理论公式可靠性。并借鉴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分析方法,对新型GFRP组合梁翼缘有效分布宽度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并假设车头时距服从Cowan M3分布,利用概率的方法,对环岛进入通行能力的理论公式进行了数学推导,并对通行能力公式中的各个参数作了详尽的分析,得出了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际不是所有进口道车辆均须穿越环岛中所有车道进入环岛的事实,引入新的参数改进了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Brooks&Corey土水特征曲线公式对Green-Ampt模型中入渗剖面的非饱和过渡区进行计算,得到优化的Green-Ampt公式;引入湿润层重分布比例函数的概念,采用Seep/W模拟非饱和土壤水分性质数据库(UNSODA)中256个样本10种类型土的降雨入渗过程,得到湿润层重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基于本文改进的Green-Ampt模型、湿润层重分布函数及Frdlund抗剪强度公式,推导出改进的边坡稳定计算公式;以陕北延安地区樊庄Q2黄土高边坡为算例与前人修正过的Green-Ampt模型解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新模型的适用性,经验证本文改进的Green-Ampt模型适用性好。  相似文献   

16.
桥塔钢-混凝土结合段剪力键破坏机理及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研究和开发可用于桥塔钢-混凝土结合段的新型剪力键,针对传统的推出试验无法得出剪力键真实承载力的问题,采用新的试验方法对包括栓钉和两种新型剪力键在内的3大类7个子类共31个试件进行了破坏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各类剪力键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各类剪力键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值的对比可知:该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为新型剪力键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邓同生  石守鹏 《交通科技》2020,(1):12-16,26
文中针对短斜拉索实际抗弯刚度较大的情况,推导了考虑斜拉索抗弯刚度的索导管安装角度计算公式,以方便地计算出拉索在重力作用下的两端倾角变化值,该推导公式表明,两端倾角变化值除了与斜拉索索力、自重集度、索长有关外,还与拉索自身弹性模量、截面特性等因素有关。通过将索导管修正角度计算式应用于阿蓬江特大桥中,比较计算了不同索导管安装角度结果计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某高速公路新建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LS-DYNA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和1 000 t船舶模型,对船-桥碰撞动力过程进行模拟,以确定船-桥碰撞过程中碰撞力的大小,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规范经验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船-桥碰撞过程中,船艏发生较大变形,吸收大部分的能量,将动能转化为势能;碰撞过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波动特征;各个规范经验公式计算的船撞力差异较大,且规范经验公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限元分析法能完整再现船-桥碰撞结构内部动力学过程,弥补规范经验公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GPS高程转换的核心问题就是高程异常计算,本文指出了现有算法的不足,推导出更加完善的连续型积分计算公式。该公式在计算过程中无须人工干预,避免了人为误差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分析了山区、高山区不同参考面高程对高程异常计算值的影响。在高程拟合方面,对普通的高程拟合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个附加参数的高程拟合模型,试验结果显示这个改进显著提高了高程拟合精度,更加适用于山区GPS高程转换,并把该理论模型用于现场GPS高程测量与实际高程比较。  相似文献   

20.
考虑库存成本的配送中心动态选址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传统配送中心选址没有同时考虑库存持有成本和决策环境的动态变化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型。首先,利用两步骤近似方法获得(Q,R)库存策略下每一个周期配送中心的库存成本计算公式;然后,针对传统设施动态选址模型对选址成本的不恰当表示进行了修正,并与库存成本计算方法相结合,从而建立考虑库存成本的配送中心动态选址模型。最后,分别用遗传算法、克隆选择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所建立的模型,并从算法的精确度、稳定性、运算速度和收敛性比较了三种算法的性能。算例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从总体上看,遗传算法的适应性要强于克隆选择算法和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