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永俊 《珠江水运》2012,(16):64-65
"发展海洋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推进‘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宁卡透露,珠海将以"科学发展走新路、‘十二五’崛起看珠海"为总揽,构筑"两带六区"海洋产业空间格局,到2015年实现海洋产业总产值1000亿元、增加值500亿元。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组织制定编写的《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及  相似文献   

2.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较之国内其他港口城市,具备深水大港优势、海洋资源优势、海洋科技优势、海洋产业优势和海洋管理优势等五大战略优势,这些特色优势为发展临港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连应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契机,突出发挥自身的海洋优势,依托深水大港,加快构建港口产业群、修造船产业群、水产品出口加工产业群、海洋渔业物流中心产业群、滨海旅游产业群等五大临港产业群,为促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机电设备》2014,31(5):6-7
据相关部门统计,经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5796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具体来看,上半年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1亿元,同比增长5.2%;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1868万亿元,同比增长9.1%;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2837万亿元,同比增长8.9%.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平稳,海洋经济结构已进入加速调整期,尽管部分传统产业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企稳向好势头明显,海洋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亮点增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4.
林永俊 《珠江水运》2012,(15):64-65
“发展海洋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推进‘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宁卡透露,珠海将以“科学发展走新路、‘十二五’崛起看珠海”为总揽,构筑“两带六区”海洋产业空间格局,到2015年实现海洋产业总产值1000亿元、增加值500亿元。  相似文献   

5.
车军  寿建敏 《中国港口》2006,(3):20-21,24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项海洋产业增速显著,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新兴产业迅速崛起。1994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仅为1707亿元,2003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见图1。2004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5268亿元,占全国GDP的3.9%,同比2003年增长了9.8%,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统计还显示,2004年我国沿海地区有近十分之一的就业人员从事涉海行业,涉海就业人数已达2107.6万人,涉及国民经济16个门类,165个行业小类…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将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我省迎来了一个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珠江水运》2008,(4):66-66
中国国家海洋局最近发布《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上海港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2615万标准箱,首次跃晷世界第二,仅次于新加坡。《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3414亿元,比2006年增长21.1%。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与海洋交通运输业齐头并进的是海洋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8.
《航海教育研究》2012,(1):28-28
深圳提出将大力发展高端物流,加快物流业向国际化、信息化、低碳化、联动化发展,形成整合多种业态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力争2012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增长超过10%。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同比增长1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主要海洋产业总体现增加值1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实现增加值762亿元,比上年增长36.4%;海洋油气业受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影响,实现增加值874亿元,比上年减少1.1%;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3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福建省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根据省统计局初步统计,全省GDP为65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省外贸进出口542亿美元,增长13.9%;景气度与宏观经济状况,特别是与外贸状况紧密相连的水运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旱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临港产业在舟山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舟山临港产业具有港口依存度高和产业外向性弱的特征。发展中存在内部资源整合艰巨性、外部经济联系孤立性、自然资源短缺等限制性因素。根据舟山临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港口物流体系建设、发展临港工业、完善舟山港基础设施、延伸临港产业链、建设战略性海洋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2.
邵桂兰  李兴华 《中国港口》2009,(9):19-21,24
山东省政府立足于海洋经济.根据沿海自然资源条件和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一洲二带三湾四港五岛群”的构架展开布局.其中“四港”,即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港结合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临港产业基地和临港物流基地,辐射带动钢铁、石化、机械、电子、造船、运输、能源、物流服务等产业,形成具有一定产业聚集度的临港经济区。提高临港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度及带动能力对于提升四港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临港重装基地建设引资迅速,已有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总投资额超过8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装备制造业产业聚集区。正在建设中的天津临港重装基地总规划20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风力发电、核电装备、造修船、海洋工程、港口机械、超高压输变电、石化装备、国防关键设备十大成套装备。  相似文献   

14.
朱坚真 《珠江水运》2012,(18):22-25
海洋经济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科技创新不足、环境治理等问题。而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争取海洋利益、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调整。海洋经济发展开始从量到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当前上海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指出了推进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从建设现代航运服务、做大做强船舶产业、提高海洋科技实力三方面来提升海事产业和海洋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港口科技》2008,(3):45
日前,天津港召开2008年重点工程进展工作会议,会议发布了今年天津港的重点工作指标:2008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完成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50万标准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0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亿元;实现增加值45亿元。同时,今年天津港将围绕“无水港”建设、生态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区建设,并新开工包括邮轮母港项目在内的4大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山东省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为改善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现状,推动山东省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提高山东省沿海地区竞争力,提出培育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措施: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利用跨国企业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形成;提高临港产业关联度,创造集聚规模效应;扶持与临港产业相关及支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付昌辉 《中国港口》2006,(8):39-39,4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开发活动密集,资源利用过度,空间资源短缺,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发展空间,作为临近区域的海岛,成了沿海经济拓展的重要空间。“海岛”向“半岛”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临港经济发展。在延伸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产业价值链过程中,发展新兴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的"海上花园" "舟山是全国唯--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地处南北海运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背倚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城市群.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周国辉市长告诉记者,这些年,舟山海洋产业迅猛发展,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现代渔业为支柱的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也初步实现了由单一传统渔业经济向现代综合海洋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游艇业——福建海洋经济的朝阳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惠萍 《中国水运》2006,6(12):192-194
充分利用福建船艇工业现有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游艇产业,将是福建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可带动海洋经济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