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和利用的速度加快,海上风电机组的腐蚀防护等关键性技术研究也变得极为迫切。通过对海上风电设备的腐蚀环境进行分析,了解海上风电设备的腐蚀机理,并结合相应的腐蚀检测手段对海上风电设备腐蚀现状进行研究,最后针对我国海上风电防腐蚀方面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风电机组安装是海上风电项目开展的重要环节,其安装质量对后期运营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受限于当前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影响,风电机组由不同的制造厂商完成生产后再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因此,风电机组的整体安装质量取决于机组进场安装前的验收准备工作与机组安装过程这两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分析海上风电项目的特点,总结出风电机组安装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素,为提高海上风电机组安装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上风电机组在现场安装完成后,直至送电之前的较长一段时间,均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在强湿度强盐雾的海洋环境下,风电机组内部电气的防护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案均考虑外部发电机组往风机塔内供电,使塔架机舱内持续保持一定的湿度环境或压力环境,以抵御外部海洋盐气。本文介绍了一种远程自动除湿工艺:通过无线网络的远程控制功能,在岸基电脑(或手机)的操作界面上控制海上各台风电机组外部除湿发电机组的启制动,并通过布置于塔内的湿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实现远程控制发电机组的除湿运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上风电机组朝着大型化发展,塔筒高度和叶片长度都显著增加,并且海洋风比陆地风的湍流度更小,这些因素使得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在吊装或停机状态下频繁出现涡激振动现象。涡激振动增大了风电机组发生强度失效以及疲劳寿命降低的风险。为研究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整机涡激振动的机理,文章采用仿真方法对某大型海上机组实际发生的涡激振动现象进行复现和分析:首先对风电机组进行流场分析,然后提取流场分析得到的时序载荷,施加到风电机组有限元模型上,进行瞬态分析,从而实现流固耦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风电机组的涡激振动是一种流固耦合现象,主要原因是,在特定风况条件下,气流在塔筒和叶片的壁面处形成周期性脱落的漩涡,对壁面产生周期性的反向载荷。当载荷频率与机组振动的固有频率接近时,使机组发生共振。文章通过仿真方法揭示了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发生涡激振动的机理,对提出风电机组涡激振动防治策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波动性的空气扭转载荷会严重影响风电机组传动系统中关键部件使用寿命的问题,以某5MW海上直驱型风电机组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模拟真实风的风剪切、塔影效应、湍流效应的气动载荷模型,归纳了风电机组扭振分析的计算流程,结合简化的风电机组双质量模型得到了传动系统在不同风载荷模型作用下的瞬态扭振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风剪切—塔影效应对于风电机组的瞬态扭振响应影响较小,而湍流风效应对风电机组的扭振响应较大。  相似文献   

6.
发电机轴承是海上风电机组中重要的零部件,其状态直接影响了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和发电量。文章通过结合机理分析和数据驱动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海上风电机组发电机轴承异常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先通过机理分析选取变量、清洗数据和标定样本状态,然后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对海上风电机组发电机轴承的状态进行预测。通过现场实际的海上风电机组SCADA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所述方法能够有效预测海上风电机组发电机轴承的状态,并且能有效避免对异常状态的误报和漏报。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场级协同的风电机组安全控制技术,该技术主要基于风电场场级控制平台,该平台支持通过多种通信接口对风电机组主控和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实现各设备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并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能力,实现各种智能控制算法的实时运行。风电场部署场级控制平台后,可通过智能算法识别机组是否存在风险,对风险机组进行机舱航向校准,并计算该机组所处位置的绝对风向及前后排位置分布情况,风电场前排机组遭遇极端外部条件时,后排机组提前动作,降低极端外部条件给机组带来的风险,提升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降低风电场整体载荷水平,从而控制风电机组故障率。海上风电运维环境恶劣、条件复杂,带来了极高的运维成本,通过该技术降低故障率可减少海上风电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上风电机组向大型化趋势发展,风电机组降本及优化设计成为整机厂家尤为关注的话题。从测试和仿真的角度出发,对某海上风电机组不同风速下的叶根、塔顶、塔底载荷进行了测试和仿真,对统计值和疲劳载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测试与仿真结果具备良好的一致性,误差在10%以内,满足工程需要。载荷对比的一致性充分验证了该风电机组设计模型的正确性,不仅可为机组降本提供思路,也可为今后海上机组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风电机组转速振荡状态,持续在转速振荡状态下运行,可能会导致机组触发故障停机,严重的甚至导致机组零部件损伤,威胁到风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性;为提高尤其是海上风电机组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一种在风电机组PLC可实现的转速振荡状态识别技术。先通过对应方法寻找局部极值点,分别线性插值出转速包络线,求取转速包络差值平均值,该过程稳定可靠、易实现;通过二次包络求取风场机组发电机转速的实际包络差值,再根据一定时间段内包络差值超过包络差值条件的次数,从而来判定当前状态是否处于转速振荡状态,并通过在风场机组测试的方式,验证了风电机组转速振荡状态识别技术功能的有效性,并开始应用于海上风电。  相似文献   

10.
《机电设备》2009,26(5)
上海/中国,2009年9月9月-德国劳氏(GL)与中国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签署了风电机组测量合同,向该公司提供风电机组载荷、功率曲线、电能质量及噪声测量服务.  相似文献   

11.
OC4半潜浮式风机综合性能较好,但其浮式基础结构质量和结构复杂性使其建造成本高昂,而WindFloat半潜浮式风机浮式基础具有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和减摇效果好等优点,但是适应水深较小且只适合特定海域。结合OC4和WindFloat半潜浮式风机浮式基础的结构特点,针对200 m水深环境设计OC4-WindFloat半潜浮式风机基础。基于叶素理论、莫里森公式和势流理论,通过有限元软件对OC4-WindFloat半潜浮式风机的固有周期及风浪联合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耦合分析,并与OC4半潜浮式风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OC4-WindFloat半潜浮式风机固有周期及动态响应均满足相关规定,且具有比OC4更低的建造成本,相比WindFloat可适用更深的海域。研究结果对于浮式基础型式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秦飞 《水运工程》2020,(5):61-65
针对墨西哥的NOM标准对于建构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规定与国标GB 50057和美标NFPA780差异较大的问题,基于墨西哥某集装箱码头工程,对墨标、国标、美标在建筑物防雷风险评估、年预计雷击次数、可承受雷击次数、外部防雷措施、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墨标在防雷风险评估及外部防雷措施上与国标及美标的主要区别点及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步骤。结果表明,墨标以建筑物年预测雷击次数与规定的可承受雷击频率比较来确定是否需要设置外部防雷措施,国标的防雷分类法已经考虑了风险权重且易于执行,美标风险评估方法相对更复杂。  相似文献   

13.
介绍宝应船闸原有防雷设施的不足,阐述新增防雷设施在宝应船闸的应用,并对闸区防雷,避雷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影响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振动的因素有很多,对已经设计加工好的转子而言,由轴承组成的支承系统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某型20MW级汽发的研制项目为依托,探索不同型式的轴承对汽发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通过应用软件Dy Ro Bes对轴系进行建模分析,并建立试验台架,对不同型式轴承的振动表现进行试验研究,为汽发机组轴承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阐述雷电的形成过程和雷电效应,分析雷电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对岸桥的危害,介绍现代防雷的一般方法,提出了针对岸桥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即既要防直击雷,也要防雷电电磁脉冲,二者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一套完整的防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影响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振动的因素很多,对于已设计加工好的转子,由轴承组成的支承系统为主要影响因素。文章以某型20MW级汽发的研制项目为依托,探索不同型式的轴承对汽发机组轴系振动的影响。通过应用软件DyRoBes对轴系进行建模分析,并建立试验台架对不同型式轴承的振动表现进行试验研究,为汽发机组轴承的选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港口危险品堆场的防雷接地系统是整个港区防雷接地系统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部分。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危险品堆场防雷设计的思路和过程,描述了在不同的工程实践中,独立避雷针和避雷线在危险品堆场防雷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指出现代防雷应考虑被保护对象、防护等级、地域情况等诸多因素,采取灵活适宜的防雷,由此讨论几种可行的防雷措施;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避雷器及其优缺点,并提出选择避雷器时需注意的问题;对几个比较模糊的防雷观念的认识(接闪器、消雷器、雷电流的反击现象)进行阐述;最后,概述防雷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船用燃气轮机转速控制及发电机电压控制进行研究,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其进行突增及突卸负荷仿真实验,结合船舶电网供电指标,研究发电机组一系列参数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电网负荷大幅度变化情况下,所定制的控制策略能使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具有较好的调速及调压性能,满足船舶电网对供电品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双馈异步发电机,构建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结合风力机 输出功率与转速关系,采用速度负反馈控制代替有功功率负反馈控制,简化了调节器参数的工程设计过程.将有功和无功控制上的耦合项通过前馈补偿实现了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功率解耦控制.利用双馈异步电机运行可逆性,通过双馈发电机运行状态的转换实现了风速跟踪控制过程中最大风能捕获的快速跟随性能.基于仿真软件构建仿真模型仿真进行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和功率解耦控制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控制策略和参数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