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功能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材料在我国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发展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功能性沥青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对于我国建设安全、环保、节能的道路有着较好的影响,功能性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比较先进和优越的沥青路面建设技术。在功能性沥青混凝土中,抗车辙沥青混凝土、排水降噪沥青混凝土、阻燃沥青混凝土都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这三种沥青混凝土的特点进行应用阐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参考文献研究成果,就印尼产Buton岩沥青和新疆产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uton岩沥青能够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而新疆岩沥青改善作用甚微;可以通过与SBS复合改性、增加沥青用量、采用SMA级配类型等来综合改善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老化沥青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文章在室内制备不同老化沥青掺量的普通再生沥青和温拌再生沥青基础上,对各类再生沥青的布氏旋转黏度、车辙因子G*/sinδ、蠕变劲度S和蠕变速率m等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普通再生沥青还是温拌再生沥青,老化沥青的掺量增加有助于维持沥青施工性能的稳定及高温性能的显著提升,但对低温性能会有所削弱;相较于普通再生沥青,温拌再生沥青由于温拌剂的加入会造成施工性能、高温性能及低温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国内外采用的橡胶沥青评价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橡胶沥青材料性能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橡胶沥青的最佳制备方案。并通过橡胶沥青与基质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对比,验证橡胶沥青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托隆百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工程,对基质沥青的种类、橡胶粉的掺量以及基质沥青与橡胶粉的加工温度、反应时间等橡胶沥青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沥青与橡胶粉的配伍性是影响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及相关技术性能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沥青检测方法有很多局限性,不能全面准确反映沥青的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沥青智能检测仪,从沥青的微观化学组成入手,通过特定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确定、辨别和区分沥青,数据真实可靠。沥青对道路质量的影响巨大,据调查我国沥青市场仍存在不合格的沥青产品,使用假冒伪劣沥青的现象时有发生。识别沥青,传统的简  相似文献   

7.
通过沥青发泡试验,对比分析了沥青发泡温度、发泡用水量、沥青粘度等对SK70号、SK90和中海70号三种基质沥青的发泡特性的影响,并明确三种基质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  相似文献   

8.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5,11(1):23-27
<正>编者温拌沥青混合料是近年提出并被引起各国重视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其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常温)沥青混合料之间,路用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排放大幅减少,热老化得以缓解。近年来,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温拌工艺历经了乳化沥青法、浓缩液法,到目前已进入成品温拌沥青时代。2009年北京市政路桥集团研发了在沥青生产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制成"成品温拌沥青"代替常规  相似文献   

9.
依据沥青的改性机理,利用天然岩沥青对不同类型的道路沥青路用性能进行改性,研究不同岩沥青掺量对道路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同时推荐了岩沥青合理掺量范围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天然岩沥青改性后的道路沥青,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且除了低温性能改善不大外,其他性能指标均有大幅度改善,利用天然岩沥青对道路石油沥青进行改性在实践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废旧沥青路面材料(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在分析RAP中旧沥青胶结料及集料的性能参数的基础上,根据老化沥青性能改善的试验,确定了不同RAP掺量下旧沥青、再生剂及新沥青的掺配比例,进而确定了不同RAP掺量下的沥青最佳用量。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设计参数和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沥青发泡原理.分别采用不同沥青种类、沥青温度和发泡用水量设计沥青发泡试验,并分析膨胀率和半衰期两大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上述因素对发泡效果存在的影响,试验研究得出A级70抖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常规技术指标与发泡效果无直接关联,沥青发泡可能与饱和分和沥青质的含量有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依据再生沥青组分调和理论,回收沥青混合料的旧沥青中各组分的准确测定,是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再生剂种类及掺量确定的根本依据。文章选用三种不同标号沥青,采用加速老化试验RTFOT、RTFOT+nPAV(n=20h、40h)模拟制备不同老化程度沥青,测定各老化沥青的饱和分、芳香分、沥青质及胶质,并计算沥青胶体不稳定系数。同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沥青老化程度与沥青各组分及胶体不稳定系数之间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13.
废旧沥青的性能重塑是实现沥青路面再生的关键。文章根据现代胶体化学的经典理论(DLVO),分析了沥青的老化机理及废旧沥青的再生机理,对新型的沥青再生剂重塑废旧沥青性能作出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先改性后乳化、边乳化边改性和先乳化后改性三种不同方法制备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通过储存稳定性、蒸发残留物含量、粒度分析等试验确定三种不同制备方法对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适用性;选用最佳方法制备不同布敦岩沥青掺量的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并通过沥青基本性质、布氏黏度、DSR试验对采用低温蒸残方式获取的蒸发残留物进行性能评价,探索布敦岩沥青对SBR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的提升效果及其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边改性边乳化方法制备的布敦岩沥青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沥青含量高、储存稳定性好、颗粒均匀,加入布敦岩沥青的SBR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性能显著提升,3%掺量时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新型沥青混凝土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改善了路面的稳定性、耐久性,提高了使用性能,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养护维修成本。本文针对以下几种新型沥青混泥土:DCPET沥青混凝土、CE沥青混凝土、防冻沥青混凝土、排水沥青混凝土、彩色沥青混凝土等,浅析其原理、性能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利于有效提升道路施工建设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特立尼达湖沥青(TLA)是世界上最著名、使用范围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天然沥青,它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文章从特立尼达湖沥青(TLA)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性能试验出发,分析说明掺加湖沥青可以提高基质沥青性能,通过对比试验,进一步评价了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优良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纤维对沥青混合料具有加筋、分散、稳定、吸附沥青和增粘等作用,对防止沥青析漏的功效较好。文章通过对掺加聚合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聚合物纤维可提高路用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沥青的使用加热是沥青工程使用的重要环节,如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各种负面影响。为克服负面影响,实现沥青加热的理想目标,根据沥青加热升温主要靠对流换热的特点,通过相应的措施,对沥青实施局部、密封加热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透水沥青混合料PAC-13级配粗集料的最佳粗度范围,本文借助透水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结合透水沥青混合料设计理论,分析了透水沥青混合料PAC-13级配在不同粗集料粗度下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差异,得到了透水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粗度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优化了现有透水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试验结果表明:PAC-13级配粗集料最佳粗度范围为0.80~1.40。  相似文献   

20.
通过薄膜老化制备了不同老化程度的老化沥青。将新鲜沥青和老化沥青分别溶于三氯乙烯,然后通过阿布森法蒸馏除去三氯乙烯得到回收沥青。通过测试回收前后各种沥青的软化点、粘度和针入度,研究了阿布森法在回收过程中对不同老化程度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回收后沥青物理性能变化与测试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阿布森法对老化程度较重的老化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小于对老化程度较轻的老化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沥青物理性能变化与测试结果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表明沥青物理性能变化与测试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在使用阿布森法分离旧沥青时,可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校正,以使其更符合老化沥青实际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