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 发生于椎管内之肠源性囊肿极少见,它不易与蛛网膜囊肿和室管膜囊肿鉴别,诊断依靠病理检查确定。近来我院遇到2例,报告于下,并对其病理改变和临床特点作简要讨论。例1 男,22岁,1985年5月6日入院。患者3年来反复发生双上肢疼痛,双下肢无力。近3月来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包虫囊肿患者发生囊肿腹腔破裂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总结其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并研究1988年-2014年间中文或英文发表的关于包虫囊肿腹腔破裂的文献,针对文中发生囊肿腹腔破裂的相关因素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的包虫囊肿发生破裂的32篇文献中,国外14篇,国内18篇,共2 044例资料,按地理分布,国外1 007例,国内1 037例;囊肿破裂894例,破入腹腔385例;男性491例,女性288例,余未提供;年龄3~76岁,平均年龄39.5岁;囊肿部位多位于肝脏;破裂的囊肿平均直径多大于10cm;囊肿多由外伤致使破裂;囊型包虫破裂后365例患者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明显的腹膜炎体征,随着病情发展,176例患者出现全身过敏性反应,并发皮肤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患者白细胞数均会升高,结合临床表现及腹部超声或CT基本可以确诊;治疗均采用紧急手术剖腹探查,多数患者达临床治愈;术前准备时间长短与患者临床表现、及时就诊和确诊相关;紧急手术后327例患者给予阿苯达唑预防复发,复发率低。结论包虫囊肿破裂主要发生于包虫流行区域,中青年男性常发生破裂,破裂囊肿多位于肝脏,破裂率与囊肿大小相关,破裂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急腹症及全身过敏反应,及时确诊、紧急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及囊液是治疗的关键,术后应用阿苯达唑可有效预防包虫囊肿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管哑铃肿瘤的个体化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椎管哑铃形肿瘤的临床资料,依据Toyama肿瘤分型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入路,结合患者术前、术中脊柱失稳因素实施脊柱内固定。对比术前、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感觉及运动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椎管哑铃肿瘤均达到了一期全切。其中,神经鞘瘤20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脊膜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一例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加重。术后1月ASIA感觉评分为(219.34±1.62)分,ASIA运动评分为(98.61±1.25)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1)。随访6~52个月,平均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脊柱畸形发生。结论依据椎管哑铃肿瘤特点分型并制订个体化的手术入路,结合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达到肿瘤的一期全切;术前、术中准确评估脊柱的稳定性,合理选择脊柱内固定,对于预防患者术后脊柱畸形,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 在肘部由于腱鞘囊肿压迫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比较少见。我院自1982年以来经手术治疗6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例中男3,女3。年龄22岁~59岁。病期2月~7年。右肘4例,左肘2例。桡神经受压3例,尺神经受压2例,正中神经受压1例。临床除发现肘部包块外,均表现有相应神经分布区进行性感觉及  相似文献   

5.
我院骨科自1978~1993年共收治先天性脊柱畸形427例,手术证实合并脊髓纵裂40例,其中17例术前经CT检查确诊。18个骨嵴中(1例为2个骨嵴),16个为骨性嵴,2个分别为软骨性和纤维性嵴。CT特征:椎管中央的纵行骨嵴将脊髓或马尾分为两部分,多数骨嵴两侧蛛网膜下间隙及脊髓不均称;该部椎管扩大;椎体及附件结构紊乱。CT是一理想、可靠的诊断方法,不仅能准确诊断损害的平面,而且能显示椎管的自然状态和骨嵴的轮廓及种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腰骶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12例腰骶部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治疗组在显微镜操作下行肿瘤切除术,肿瘤部位均位于L1以下。其中124例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监测组),监测方法为皮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CSEP)、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和肌电图(EMG)联合,88例未行术中电生理监测(未监测组),两组患者均随访3~6个月;对两组患者预后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监测组的改善率及全切除率高于未监测组(P<0.05),联合应用CSEP、DSEP和EMG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5.9%,DSEP较CSEP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联合应用CSEP+DSEP+EMG对于腰骶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神经根的保护及提高手术安全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Quadrant通道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技巧及该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0月~2015年7月经Quadrant通道进行显微切除手术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资料及手术方式和临床恢复情况。结果共16例肿瘤患者,其中硬脊膜外3例、髓外硬膜下12例、髓内1例;包括颈段(C3~C7)3例,胸段(T1~T10)5例,下胸及腰骶段(T11~S2)8例,肿瘤均做到镜下全切,无中转开放性手术者;按病理分型包括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4例)和神经上皮性囊肿(1例)。术后患者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随访2~10月无1例肿瘤复发或出现脊柱失稳的并发症。结论采取Quadrant通道可进行长度小于2个椎体节段、横截面小于2/3椎管面积的硬膜外及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切除,但粘连广泛及髓内病变的手术应更慎重,其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3例先天性虹膜囊肿,其中1例系双眼多发性,继发青光眼,在高眼压下成功的进行了手术切除,并对虹膜囊肿的分类,发病机理,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院采用经前路切除钩椎关节的方法治疗12例颈椎病。7例为脊髓型,伴有神经根受压症状;5例为椎动脉型,伴有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表现。X线检查均提示钩椎关节增生肥大。全部施行了钩锥关节切除术。随访1~2.5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自1957年至1986年共收治外阴、阴道囊肿55例,除14例应用穿刺等方法治疗未经病理证实外,现仅将经病检证实的41例外阴、阴道囊肿报道如下: 41例中主要症状为外阴肿块、有下坠感者26例(占63%);泌尿系刺激症状7例;性交困难3例;阴道有分泌物2例;外阴疼痛1例。基本符合Deppisch所报道。外阴、阴道囊肿大小约1.5~8cm,以直径3~4cm较多见。囊肿性质与大小无明显关系。外阴、阴道囊肿发生在阴道下1/3最多,右侧小阴唇次之,其它部位  相似文献   

11.
Spinalcavernousangiomaisakindofvasculardeformityofspinalcord .Sofar ,itisusuallyregardedastheoccurrenceatcapillarylevel[1,2 ] .Withthede velopmentof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technique,moreandmorecasesofspinalcavernousangiomaswillbefound .Inthisstudy ,3cas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建立并优化用于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建立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图谱,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比较,从整体水平上探究成鼠脊髓丧失再生能力的蛋白质基础。方法以大鼠脊髓为研究对象,应用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均一水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第二向的双向电泳体系,对样品制备、电泳参数、染色等技术环节中影响双向电泳分辨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一系列的优化。采用ImageMaster 2D Elite图像分析软件对获得的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2-DE图谱进行图像分析,比较两者在蛋白质组表达上的差异。结果在此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获得了质量较好的脊髓组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胎鼠脊髓蛋白质组图谱经图像分析后,可检测到838个蛋白点,成鼠脊髓蛋白质组图谱可检测到847个蛋白点。对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匹配差示图谱的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813个差示蛋白。结论通过对各种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脊髓组织2-DE技术。对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的比较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胎鼠与成鼠脊髓蛋白质组差示图谱的建立,为进一步筛选、鉴定与脊髓再生能力丧失有关的蛋白,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健康成熟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各18只,每组再分8 h、3 d7、d共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对照组仅做单纯T8、T9椎板切除术,损伤组则按Nystrom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各时间点caspase-1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少量细胞caspase-1表达阳性。脊髓损伤后8 h时,损伤组caspase-1表达高于对照组,3 d时表达最高,7 d时略有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各时间点caspase-1表达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1的表达迅速增强,可能是导致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29例脊髓纵裂的神经功能状态进行临床评价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posteriortibialnervecortical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PTNCSEP)检查。结果:患病组29例两下肢间神经缺陷的临床评分及PTNCSEP有显著差异(P<0.05),患病组58根PTNCSEP明显异常;手术组20例术后神经缺陷的临床评分及PTNCSEP异常明显改善(P<0.05),非手术组9例随访后则无改善(P>0.05)。结果提示神经缺陷的机理是脊髓纵裂间隔对脊髓的牵拉和纵裂脊髓单侧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5.
<正> 盆腔肿块的超声显象近年来国内外报导较多,诊断符合率不断提高,但其超声分类尚未统一。我室从81年3月至83年3月经超声显象检查盆腔肿块共134例,手术对照6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者总结了20例肺吸虫病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及其脑电图变化,神经系统受损者占同期肺吸虫病的30.3%。同时具有肺部、及皮下或肌肉的结节,临床表现有头痛、偏瘫、失语、癫痫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多颅神经损害,截瘫等。脑损害者脑电图异常率高达95.45%,病变范围及异常程度不一,以脑实质受损者重,脑膜受损者较轻。局限性肉芽肿形成的脑电图显示局灶性异常,动态观察脑电图变化可推测其病变的转归,对判断病情及有无脑损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电刺激支配足三里穴的腓神经,或电针足三里穴都可在猫脊髓背索、背外侧索、腹外侧索和腹索四个象限的白质的上行纤维中引导到相应的诱发电位。提示电针足三里穴时,传入冲动並不局限于某一特殊的传导索上行。脊髓背側部的诱发电位和腹侧部显著不同。背侧部以低阈值,短时程,章突触的快电位为主;腹侧部以高阈值,长时程的多突触的慢电位为主。电刺激腓神经或足三里时,粗纤维的兴奋主要经脊髓背侧部上行。细纤维的兴奋主要经同侧或对侧的脊髓腹侧部上行。应用足以使C纤维兴奋的强刺激时,並不能在脊髓各上行传导索上引导到田C纤维兴奋引起的诱发电位。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Traditionallythinking,themodeofneurondeathafterspinalcordinjuryisnecrosis.There-centstudiesshowthatapoptosismayplayaroleinthepathophysiologicalprocessofspinalcordin-jury"'-Inthisstudy,apoptosisinspinalcordin-juryinratswasobsevedandanalyzedinordertooffertheoreticalevidenceforpathogenesisofspinalcordinjury.MATERIALSANDMETHODS1Animalsurgeryandtissueprocessing36femaleSprague-Dawleyratsweighing25ol2Ogwererandomlydividedinto9groups,4ineachgroup.onegroupconsistedofnormalnon-operatedrats,in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