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CONFORM径向连续挤压工艺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ONFORM连续挤压技术,设计制造了两套模拟装置——平板模型和旋转模型。充分考虑了间隙量对CONFORM连续挤压的影响,并确定了临界热态同隙值,同时对径向连续挤压垂直拐弯处的坯料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对于不同的间隙量值,描述了变形区坯料的流动规律,建立了变形区应力场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变形区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速度场的数学模型,阐述了溢余的形成机理。根据变形区应力分布规律,同时考虑到温度的影响,确定了变形咬合区长度、驱动扭矩、功率、压紧力,以及间隙对它们的影响。对生产现场出现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CONFORM连续挤压包覆设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CONFORM连续挤压和包覆的工作原理,重点比较了国际上三种包覆设备的优缺点,阐述了我院研制成功的SLJB350连续挤压包覆机各种设备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非对称径向挤压时金属流动的三维空间模型,采用主应力法与上限法联合求解,得出了挤压力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低于16%.  相似文献   

4.
连续挤压产品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连续挤压工艺特点,系统总结了连续挤压产品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阐述了在我国第一台250连续挤压机上进行铝颗粒挤压时变形温度及变形力参数的测试方法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型专利产品——复铝钢绞线载流承力索的连续挤压包覆(CONCLAD)工艺,设计了模拟试验装置,并在通用液压机上进行了大量的挤压包覆模拟试验。试验表明:通过工艺和模具参数的优化,可制订比较合理的工艺和模具,很好地模拟CONCLAD连续挤压包覆的工艺特点,生产出优良产品。通过光镜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承力索产品的铝套和钢绞线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其钢铝结合强度达70MPa,反复弯曲歼裂次数为70次以上。试验结果与挤压力的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对挤压油膜阻尼器气穴试验进行了综合考察分析,对气穴产生、型式和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挤压油膜阻尼器与静载下普通轴承有不同的气穴特征,即高压区存在有空气小气泡气穴,低压可能有蒸汽气穴的产生。通常采用的均匀不可压流假设以及负压置零的气穴和压力边界条件是欠妥的。需提出油气两相流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寻求建立蒸汽气穴的边界条件,以准确预计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应进行挤压油膜阻尼器压力分布的实测,进一步为建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机座挤压铸造模具的设计,给出了斜滑块挤铸模的设计要点,研究了制件的工艺过程,对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可供类似零件的挤压铸造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速磁浮列车车体国产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由德国进口的上海磁浮列车车体结构静力学性能,结合中国铝合金挤压型材的生产工艺水平,提出了大型整体铝合金挤压型材拼装的磁浮列车车体设计方案。根据磁浮列车空气动力性能研究结果,参照轮轨系统列车车体结构设计规范,分析了作用于高速磁浮列车车体结构上的八种载荷组合工况。对两种车体结构静力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车体应力与振动频率均满足规范要求,车体实现国产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车体承载结构用的耐候钢、不锈钢及铝合金等材料的有关性能和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在经济条件和生产许可的情况下,以采用铝合金作为轻轨车辆车体承载结构材料为宜.  相似文献   

12.
详细探讨了直接反应法制备异丙醇铝过程中单质碘对铝与异丙醇反应的催化机理,得出碘的催化作用在于:碘首先与铝反应生成A lI3,然后A lI3醇解生成异丙醇铝和H I,同时H I与铝反应又生成A lI3和H2.另外对铝与异丙醇的反应中碘的最佳用量以及铝-醇的最佳比例给出了明确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应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廿六年前和两年前的人脑灰质和白质中的铝含量,结果:两年前的脑灰质中含铝量比廿六年前的标本中含铝量高近两倍(分别为1.649和0.578),P<0.05,两时期脑白质中铝含量近似,P>0.05。  相似文献   

14.
详细探讨了直接反应法制备异丙醇铝过程中单质碘对铝与异丙醇反应的催化机理,得出碘的催化作用在于:碘首先与铝反应生成AlI3,然后AlI3醇解生成异丙醇铝和HI,同时HI与铝反应又生成AlI3和H2.另外对铝与异丙醇的反应中碘的最佳用量以及铝-醇的最佳比例给出了明确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12侧男性成年人尸体和30侧新生儿尸体的脑尾状核内Cu、Zn、Al的含量。结果:求得成人尾状核中Cu正常平均含量为24.4±8.93mg/kg干组织重(以下单位同),Zn为129.92±89.17,Al为2.38±0.77。新生儿的正常平均含量分别为:Cu 11.00±5.49,Zn 75.35±27.52,A1 1.72±0.56。结果表明成人以上各数值均高于新生儿。  相似文献   

16.
微乳液润滑的铝冷轧过程中常会在铝合金表面出现与轧制方向垂直的规则微裂纹.规则裂纹的产生是由于新生金属表层氧化膜与体相金属具有不同的拉伸性能.考虑氧化膜拉伸强度极限与其厚度、体相材料的屈服极限及边界润滑的摩擦系数等因素,建立了理论模型,预测微裂纹分布间隔.通过对两种不同轧机冷轧加工后的铝合金表面分析,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将对铝冷轧特性的分析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rolling two stepped shafts. One of the shafts has a toothed step with skew teeth, while the other has a worm winding in the shape of a trapezoidal screw. The shape of the rolling tools resembles that of the tools used in the Roto-Flo rolling method; yet unlike in Roto-Flo, the shafts are hot-rolled and no centres are used to stabilize the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during the forming process. For the calculations made with use of the DEFORM-3D process simulation system it has been assumed that the rolled shafts are made from 2618 aluminium alloy. As a result of the calculations made,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toothed stepped shafts can be formed in one pass by means of the cross rolling process. Additionally, the temperature and strain distribution in the rolled product have been determined as well as some data concerning the forces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the rolling process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工艺对LD10铝合金残余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小盲孔应力释放法对LD10铝合金材料由不同热处理工艺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对试验结果作了分析比较,为该材料热处理工艺选择和结构的使用性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铝合金在国外车辆部件中的应用情况、发展趋向及其在组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国产 Al-Mg、Al-Zn-Mg 合金及其异种金属焊接接头进行了焊接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焊接接头有满意的力学性能、抗裂性及抗应力腐蚀性能,适合用于制造轻轨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