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无输出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特性及其并联控制实现.在确定双闭环控制逆变器闭环传递函数并了解其等效输出阻抗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等效输出阻抗的并联系统模型,分析其环流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逆变器并联组网运行是新型船舶电力系统的典型工况,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了便于开展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研究,本文基于RT-LAB建立了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针对逆变器并联系统进行了实时仿真研究,实时仿真与物理试验的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所建立的逆变器并联实时仿真平台能够有效反映系统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3.
李闯  赵红林 《船电技术》2015,(12):15-18
通过分析逆变器不同开关模式下的直流网侧瞬时功率与输出瞬时功率的关系,得到逆变器直流输入瞬时功率与输出瞬时功率守恒的结论;采用双重傅里叶积分的方法分析了逆变器输出功率的频谱表达式;根据输入和输出功率守恒的结论,计算了直流侧谐波电流。用仿真软件对上述理论分析结论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可有效预测逆变器直流侧谐波电流。  相似文献   

4.
IGBT并联型逆变器由于IGBT开关损耗的限制而使逆变器工作频率难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多桥并联、分时工作的方法来降低IGBT的开关损耗,提高IGBT并联型逆变器工作频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IGBT开关损耗对开关频率的限制,提高了逆变器的工作频率。  相似文献   

5.
刘念洲  袁洋 《船电技术》2016,36(4):51-53
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装置通常采用硬开关电压型逆变器,逆变器中功率器件开关损耗较大、输出电压变化率大,对逆变器的散热和负载的绝缘造成了较大的压力,间接限制了逆变器的功率等级提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电路及其调制方法,负载等效开关频率提高一倍,负载的电平跳变数也相应增加。通过仿真和试验测试,验证了此电路拓扑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的功率逆变器包括:把交流电源整流成直流电源的变换器、把直流电源逆变成拖动负载的交流电源的逆变器以及保护负载设备免于过载的保护装置。负载保护装置由电流检测器、存储器和异常检测电路三个部分组成。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从变换器到逆变器的电流;存储器用于存储针对负载设备本身的冷却效果而确定的限热运行时间特性;而异常检测线路则可在累积值(此累积值是根据电流检测器按规定的采样时间检测的电流值计算出来的)超过预先存储在存储器的特性值时发出异常信号,以使逆变器停止运行。不管功率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频率如何变化,负载设备部能得到有效保护而免于过载。  相似文献   

7.
波形质量是大功率逆变器的重要性能指标,本文推导了单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逆变器输出波形畸变的主要因素。介绍了PID控制和重复控制的原理,根据75kVA逆变器的参数与要求,设计了将PID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获得了较好的稳态和动态效果。  相似文献   

8.
逆变器对舰船正常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训练时间长、诊断精度低等问题。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结果,提出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和极限学习机的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找到当前影响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极限学习机对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进行建模,并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对极限学习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的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模型,最后与其他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速度和诊断的精度高,可以准确实现舰船逆变器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
郑宣佩  李丹 《船电技术》2016,36(10):1-4
本文分析了舰船电力推进逆变器软件的特点,讨论了经典软件测试模型的特点和优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舰船电力推进逆变器软件的新型测试模型;通过在舰船电力推进逆变器软件开发的三种模型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此软件测试模型相对于经典模型能更好的适用于舰船电力推进逆变器软件开发、测试活动,更早地发现问题,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0.
宋俊生  崔博文 《船电技术》2012,(1):29-31,35
本文对国内外三相逆变器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进行了总结与比较,指出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未来逆变器故障诊断和容错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二极管钳位式三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分量高,IGBT承受的回路电压大的问题,采用SVPWM控制的二极管钳位式五电平逆变器进行改进。文中介绍了二极管钳位五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逆变器产生的125个电压空间矢量。应用循边原则选择开关状态进一步减少谐波分量,采用简化的过调制算法提高直流电压的利用率,仿真得出五电平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对电压波形做了频谱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多电平变换技术因具有输出波形畸变小、器件电压应力低以及电磁干扰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大容量电力电子变换装置。随着电平数的增多,装置拓扑结构和控制复杂性增加,使变换装置的可靠性降低。本文改进通用型多电平变换装置为对象,采用更改触发信号,重构冗余的开关状态,代替故障器件,实现期望的输出,仿真结果验证了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九脉冲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详细分析了该电路的运行原理。该逆变器具有能够平衡所有开关管损耗的优点,同时采用模糊控制器和比例谐振控制器代替传统的比例积分(PI)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在保证系统功率能分别控制的同时减少了系统的复杂性。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新型逆变拓扑结构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多相逆变器的电路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3相和6相逆变器——异步电机的matlab仿真模型,在不同的开关频率下,分别对三相逆变系统和六相逆变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开关频率较低的情况下,多相逆变系统转矩脉动减小,系统效率和功率因数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樊冰  刘红兵  崔勇 《船电技术》2012,(Z1):63-66
本文简要介绍了提升系统的组成,利用PLC和通用型变频器实现对提升系统运行控制,分析了提升系统的原理,总体设计方案及变频器的调试方法,并采用软件实现提升系统的监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相三电平H桥逆变器的电压矢量数量多,难以应用传统的空间矢量PWM算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五相三电平H桥逆变器空间矢量PWM算法。该方法采用相移SPWM思想,将五相三电平H桥逆变器作为两个由单桥臂组成的五相分别予以控制。分析选择合理的工作电压矢量及开关作用顺序,计算了开关周期内的各工作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不同开关状态下,针对中点电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冗余矢量对中点电位进行控制,实现了电容电压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陶文俊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1):173-176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是最适合在高压大容量环境下应用的逆变器拓扑,论文首先讨论了基于该拓扑的载波移相SPWM(CPS-SPWM)技术,接着研究了直流侧电容不均压对基于CPS-SPWM的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逆变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理论计算、仿真和实验结果相符,并得出了基于CPS-SPWM的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能大幅提升等效开关频率,对直流侧电容均压要求宽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王英  吴菁  吴国栋  庞宇 《船舶工程》2020,42(5):84-89
综合电力系统是电力电子化的船舶电力系统,其低压交流配电网采用多逆变器并联运行方式作为电源,为低压日常负载供电。系统在某些特殊运行工况下,基于逆变器并联供电系统可能会产生并联谐振问题。本文分析了逆变器本体谐振、逆变器并联谐振产生的局部谐振和并联逆变器与负载网络之间产生的全局性谐振,建立相关的谐振网络模型,提出了谐振点的近似计算方法,可为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采用移相载波调制方法的单相三电平H桥逆变器共模电压的幅值和基波频率进行了定析.在此基础上对五相三电平H桥逆变器采用两种不同的调制方式的共模电压的幅值和基波频率做了定量的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重复控制的全数字单相逆变电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PWM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介绍了重复控制理论,为了改善逆变器波形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重复控制的单相逆变器系统的设计.采用DSP实现了数字闭环控制方案,设计了系统硬件和软件,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带重复补偿的逆变系统波形质量好,精度高,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小;该控制系统既有较好的稳态性能,又有较快的响应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