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全球最大,也是最后一个汽车消费潜在市场,我们也荣幸地成为全球白色家电和黑色家电最大的市场。一些日本家电企业一反以往的“脱亚入欧”的常态:一流产品输往欧美市场,三流产品推向我国内地和亚太地区,走出了一个鲜活的家电市场“创新悖论”。  相似文献   

2.
Q:从去年的Friend-ME开始,日产就宣布在为中国的“80后”设计汽车。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那么这一群80后年轻消费者是否有可能像美国60年代出现的婴儿潮一样,对未来汽车工业和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安迪·帕尔默:虽然我并不属于“80后”,但这也会让我可以更加客观地来看待这个群体。  相似文献   

3.
回首·前行     
《汽车杂志》2014,(5):46-79
2014年的5月,对于《汽车杂志》、甚至整个中国汽车媒体与汽车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被纪念的月份。因为,《汽车杂志》400期了,400期是什么概念?是33年多的光阴。《汽车杂志》创刊于1980年,相信有不少读者、甚至包含许多同业伙伴都还没出生,而中国汽车市场也从保守管制,转而变成改革开放,到今天的百花争鸣。这33年多来,《汽车杂志》已经不仅是一家汽车专业媒体,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见证者、记录者与评论者。现在,就请跟我们一起回首这值得纪念的光辉岁月,而我们也将继续肩负这样沉重、神圣的使命,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4.
《车主之友》: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怎么看待? 乔里奥·纳什: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确实是非常的快,而它也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因为它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可观的市场空间,所以未来它有可能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每天在很多城市,中国的工厂都要生产大量的货物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市场,比如DVD、微波炉、家具以及鞋等等。因此,对于中国工业革命的进步并不需要惊奇,现在西方汽车制造商和他们的工人已经开始担心,中国汽车将很快就开始侵入了。  相似文献   

6.
饶达 《轿车情报》2010,(6):28-29
北京国际汽车展的规模之大、观众和记者之多、参展车型之众,均创造了世界之最。表明中国不但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还是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对此任何厂商都不会掉以轻心。外商展出的超级豪车多,小型车少,是研究了中国政府鼓励小排量汽车的政策不力,以及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消费文化落后,采取的市场策略;参展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车近90种,说明了参展商对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赵楠 《汽车知识》2008,(4):44-44
AK:森林人是斯巴鲁车系在中国市场销售量最大的车型,现在新森林人上市后生产状况如何? 大野:首先我得承认我们目前的生产状况的确很紧张,因为我们从去年开始发售了新款翼豹和新款驰鹏,包括现在的新款森林人,这些车型在日本市场、美国市场,包括一些成长中的市场像俄罗斯等都是非常受欢迎,所以森林人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我们首先要满足日本和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印象里,技术换市场似乎从来就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无论是两千年之前中国汽车市场惨淡经营冷冷清清的时候,还是两千年之后出现井喷式增长变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今年春节的时候还看到几位老同志为这个话题面红耳赤地吵起来。吵归吵,但是大家都承认,过去我们是没有技术,但是我们有市场;现在我们依然没有技术,但是市场似乎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9.
鹏飞 《汽车导购》2004,(9):23-25
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于雷诺这个品牌的认识应该不会多于风景,RX4和梅甘娜,也许现在还可以加上一个威帝赛,但是在欧洲,雷诺是小型车市场的霸主。而且它经常在F1赛事里叱咤风云。现在,雷诺和日产的联盟随着新东风的组建脚步更近。雷诺在2004年北京车展上的表现也明确宣布了进军中国市场,现在最大的悬念就是谁将首发出场。  相似文献   

10.
丁贤 《汽车杂志》2006,(12):230-230
稍微对导航市场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现在是便携式导航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然而对于中中这个未完全开发的市场来说,大容量的高端导航和低成本的便携导航孰能笑到最大后还未见端倪,前些日子,某日资企业在国内发布了面向中国的1DIN的20G硬盘AVN导航仪就印证了上述所言,市场大战才刚刚开始,作为一个好事者,我也想看看这款20G的导航能在业界掀起多大的波澜。  相似文献   

11.
刘伟杰 《汽车情报》2004,(15):39-46
作为全球增长最快也是空间最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汽车召回的管理一直是一个空白。汽车召回制度这个关系到汽车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2004年选择在中国消费者维权日——“3.15”正式出台了。对于汽车制造厂如何正确理解召回制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是需要每一个汽车人认真对待的问题。提出个人一些认识与看法以期望促进神龙公司早日完善企业的召回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外资的加盟,如何在这块未来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发展似乎也咸了影响各汽车巨头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曾经轰轰烈烈的丰田与一汽的合作还是日产和东风的合作,都显示了各跨国巨头强占中国市场的决心。如今,全球主要汽车跨国公司均已进入中国,他们在中国汽车制造业方面的布局也已基  相似文献   

13.
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后,中国将有可能在电动汽车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生产者,国内及跨国汽车制造企业将在这个领域里展开激烈竞争。最近,全球知名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进行了一项关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全球调研,根据该研究结果显示,电动汽车市场具有很大潜力,按现在全球汽车销售规模来说,选择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可以达150万,其中20万将会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14.
微博     
《时代汽车》2012,(12):14-14
亚市迟亦枫:张小虞会长在上一届进口车国际展演讲的时候专门说到一句,中国汽车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我接着张会长这句话说,现在进口车加价成风这样一个局面很有可能也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5.
关注汽车行业的人都很清楚,几乎与国际市场经验完全相悖的车型成败案例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可谓比比皆是。在那些享誉世界的经典车型中,高尔夫在中国水土不服几近毁灭,威姿、蒙迪欧、赛纳等受到市场冷遇。而仅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技术水准的桑塔纳、捷达依然雄踞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的榜首,伊兰特、夏利也曾在2005、2006年问鼎国内单车销量冠军。显然,在中国汽车市场高速起步发展的这些年里,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价值判断与汽车企业们对市场趋势的预测之间,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磨合游戏,而双方都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后,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汽车品牌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也面临其他行业同质化竞争呈白热化的态势。现在的汽车市场,无论是在中高档车市场,还是在经济型车市场,每个竞争级别的车型都很多,供用户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而同一品牌在一个城市由两家或者三家.甚至六七家经销商代理的情况目前已经是常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6,(50):12-12
东盟——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汽车工业繁荣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主要有五个汽车市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其中印尼、泰国正成为多用途汽车与小型货车的制造中心.而东盟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国和消费国马来西亚,其汽车工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耕耘.现除拥有Perodua、Proton这两个全国汽车制造厂外.一些国外公司也看中了这块市场.纷纷前来设厂.如丰田。本田、日产、起亚等等。马来西亚无疑将是本区域最理想的私家车制造中心,同时.它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销售国.而且每年的销售比例都在上升。  相似文献   

18.
大众     
《汽车杂志》2003,(6):28-28
2003年上海国际汽车展,大众汽车公司是此次参展的最大国外参展商,其展台面积为2500平方米,展出了以豪华越野车途锐、辉腾为首的24款产品,这几乎是大众汽车公司在国外和国内市场的全线产品,表明了中国汽车市场对大众汽车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此次上海国际汽车展,大众汽车与在中国的两个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共同参展,两个合资企业都向观众展示了自己全新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当历史的钟锤敲响2000年钟声的时候,陕西乃至整个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看上去弥漫着淡淡的迷雾。这一年5月,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加入WTO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对于增长潜力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对于事实上才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业,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跨国资本的大规模进入,一片“狼来了”的呼声甚嚣尘上。那个时候,汽车行业内和关心汽车行业的很多人都在发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国汽车服务市场的前景也日益备受瞩目。其中汽车维修与保养市场更是最大的受益者.有关的最新数据资料表明,全国的汽车维修商有30万家,而全国的汽车保修设备及工具厂商才1千多家—中国汽车保修设备及工具需求和供应环节显示出明显的不平衡态势。这恰恰证明了汽保市场的强大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