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无线通信技术向LTE-R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通信系统从最初仅提供语音业务到语音和数据业务共同使用,再到如今日益迫切的视频和宽带业务需求,其使用对象也从铁路工作人员逐渐扩大至列车旅客。因此,由GSM-R向LTE-R的演进过程需考虑市场需求变化、技术更新及整体演进策略与步骤。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语音通信在调度业务中的特定需求,分析了铁路无线通信标准的长期演进技术(LTE),研究了采用VoLTE(Voice over LTE)技术的铁路无线语音调度通信设计方案,并设计了基于该方案的语音调度系统,实现了呼叫、监听、强拆、组呼等铁路语音调度业务功能。该设计方案采用全IP架构降低成本,使用扁平化结构减小时延,并可为更多用户提供语音承载。系统的运行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目前铁路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铁路发展GSM-R存在的主要瓶颈,针对铁路未来发展对铁路车地宽带通信的需求,探讨铁路移动通信的发展及演进方向,从业务及平台演进两方面提出了GSM-R向LTE-R演进的技术方案.研究表明,未来铁路GSM-R网络向LTE-RR的方向演进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从IPv4到IPv6的过渡问题,基于系统的网络和应用现状,研究并提出了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IPv6的演进方案。分析国家针对IPv6的演进标准和计划,从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地址转换技术在IPv6演进中的使用特点入手,提出了适合12306系统的主体部署双栈和地址转换补充的技术方案,并详细阐述了系统演进的改造内容、实施步骤和关键问题。该方案具有渐进演化和节省投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GSM-R作为全球铁路无线通信的主流技术,承担了铁路列车语音调度和列车控制数据承载的重要责任.但GSM-R无法满足大量铁路非安全数据业务需求,如视频监控、与高速数据相关的旅客服务、列车日志传送等,无线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被GSM-R作为基础技术的GSM已逐步从产品顶峰向生命周期末期走下坡路,GSM-R从长远考虑必然向新技术演进.  相似文献   

6.
结合当前国际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应用现状和其技术演进的实际需要,从业务需求、技术选择、频率规划、互联互通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国际研究进展,为国内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6月,阿尔卡特—朗讯公司在进行多年研发后开始在巴黎地铁14号线上测试长期演进(LTE)无线宽带技术。这项测试比较独特,因为这是第一次在常规服务中使用LTE测试常规信号系统,这项测试属于未来城市交通通信系统(Systuf)项目的组成部分。尽管GSM-R作为铁路通信骨干的地位可能一直保持到21世纪20年代,阿尔卡特—朗讯公司认为,LTE应该成为用于城市和干线铁路地到车语音和数据通信的新一代系统。  相似文献   

8.
GSM-R是以GSM技术为基础,专门为铁路通信系统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通信系统。而语音组呼业务是GSM-R网络提供铁路特有的调度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GSM-R工程设计中,语音组呼业务编号的具体应用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9.
铁路站场业务多样化、业务要求差异化较大等特点对传输承载的可靠性提出严格要求。根据铁路站场业务质量要求的差异特点,综合利用长期演进(LTE)技术中基于服务质量等级(QCI)保障机制和基于用户签约服务标识(SPID)保障机制,提出LTE系统针对铁路站场业务的承载解决方案,并验证服务质量(QoS)技术对铁路站场业务时延和吞吐量等关键指标的有效改进,提高了铁路站场不同业务的传输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铁路通信系统常用接口,分析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业务需求、组网方式;研究通信接口方式,提出典型的接口方案。在铁路通信接口技术演进的基础上,研究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通信接口,提出业务系统通信接口标准化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通信网的不断扩大,用户数量、调度通信、旅客服务、列车控制对语音、数据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第7届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ERTMS)年会提出在GSM-R网络中引入GSM成熟的GPRS和EDGE技术,作为数据传输业务新的发展方向,以提高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我国铁路GSM-R网络中已经引入GPRS系统,通过提供端到端的分组交换数据连接,可以在两个数据业务之间的空闲区插入另一个数据分组,实现同时进行几个数据业务的传输。EDGE是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方案,在现有GSM-R网络中引入EDGE技术,不需要设置新的节点设备,可以支持现有的频率规划和无线覆盖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兰青二线内试验段区间通信系统改造工程为背景,在普通铁路区间通信系统中植入EPON技术,占用长途光缆中的光纤传输介质,即铁路长途光缆+光区话柱方式,实现铁路车站与区间语音、数据、图像综合通信业务的区间宽带接入,既符合普通铁路区间通信系统用户的使用习惯,又弥补了接入业务的不足,降低了维护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无线调度语音通信、车载视频监视、列车文本下发、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监测业务等角度出发,分析市域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业务应用需求。从抗干扰能力、接入机制、移动能力、多普勒效应、综合承载适应性、互联互通等多方面比对铁路、地铁当前在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制式,结合市域铁路特点并分析国内外技术应用现状,探讨适用于我国市域铁路的移动通信技术制式。提出市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制式选择不应局限于GSM-R系统,采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在一些城市开展LTE甚至5G移动通信系统的试验和试用性建设。  相似文献   

14.
铁路通信承载网是铁路通信及铁路各业务系统共用的基础承载平台,包括传输网和数据通信网,是铁路运输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保障。基于铁路通信承载网的技术现状,根据网络容量增长、技术演进的发展需求,研究如何提升承载能力、拓展功能性能、完善运用维护,提出应对策略,为铁路通信承载网技术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GsM—R和LTE-R的技术特点,详细介绍铁路无线通信网中潜在的车地、地地宽带通信业务,阐述了建立LTE—R宽带无线通信网的必要性,重点提出建立宽带铁路无线通信网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LTE—R制式宽带铁路上的构建提出技术演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铁路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是从原有的调度通信系统发展而来,是基于语音的电路交换系统,在配置和使用上不够灵活,并且与其他系统交互操作难以实现和扩展。如果采用纯IP结构的软交换系统,可以发挥软交换的全业务、易互联、可扩展的优势,将原有的语音通信系统、调度系统、视频图像系统统一到一个平台,实现事发现场、指挥分中心、铁道部指挥中心、社会应急指挥中心及铁路自动网(PSTN)、数字调度网、GSM-R网、117人工台之间实时的语音双向通信,调度指挥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7.
1 无线通信的发展与未来目前,通信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最近20多年,无线通信从GSM、GPRS、EDGE、HSPA、CDMA/EV-DO等2G、3G到3.9G的发展,是移动语音业务到高速业务发展的过程.自2003年以来,以IEEE 802.16e为代表的宽带无线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对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好的移动性支持方面的关注,并对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形成了竞争.为应对竞争,3GPP启动了3G长期演进研究项目( 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以OFDM/SCFDMA技术为核心,不仅是3G技术的"演进",也可认为是无线通信的一次"革命",其技术具有"4G"的某些特征,又称为"准4G".  相似文献   

18.
电话网从SPC(程控交换机)发展到软交换是大势所趋,铁路电话网也不例外。演进过程中涉及面广,技术复杂,如何平滑、平稳地对现有SPC组成的电话网进行软交换技术升级改造,将是铁路通信建设和运维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结合某节点更新改造实例,对铁路电话网的演进思路及步骤、注意事项、既有和新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网络融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1基本情况 中国电信CDMA公众移动通信网主要是CDMA2000 1x EVDO系统,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分别由一个或多个载波承载,信号带宽均为1.23 MHz,使用的频率为上行825~835MHz和下行870~880MHz.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GSM-R)是基于GSM技术的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我国GSM-R使用的频率为上行885~889MHz和下行930~934MHz,信号带宽为200kHz.  相似文献   

20.
应用IMS技术开展基于IP的铁路调度通信系统方案研究,为铁路运输生产提供集语音、视频和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调度业务。首先分析了既有铁路调度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业务需求;然后通过对不同交换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技术体制选择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结构、节点设置及承载网络方案比选,提出了基于IMS的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