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贵阳市绕城高速公路沿线278段边坡的地质灾害排查,得出沿线边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溜塌、滑坍、崩塌及路基边坡滑移,并提出了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排查要点,探讨了基于边坡自身稳定性与危害性两个关键点的边坡安全等级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排查工作中存在的组织紊乱、资料管理无序等问题,通过对贵阳市绕城高速公路沿线278段边坡的排查分析,研究了隐患排查工作流程,以规范管理程序,实现公路边坡安全管理从事后处理向超前预防的转变。通过"贵州省路基管理及公路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对所排查的成果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沿线高边坡地质灾害信息的在线查询,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由于毕都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尤以崩塌、滑坡较为典型,故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就成为毕都高速公路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是毕都高速公路安全保障的关键。对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在毕都高速公路上的应用进行研究,以达到防灾、减灾、治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拟建川甘界~广元高速公路沿线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表明沿线地震地质灾害主要为高陡边坡崩塌落石、边坡中上部岩土体滑移、边坡岩体开裂变形等几类,并对各类灾害对待建公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汶川5.12地震灾区典型震害现象,分析了广甘路主干断裂上盘山体稳定性、隧道长期地应力变化影响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拟建安康至平利高速公路工程沿线调查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布、活动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统计并结合项目类型、规模,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表明:场地基本适宜拟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根据调查区内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等级,提出了采用挡土墙、抗滑桩、锚杆等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0,(1)
青藏高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以西藏G4218高速公路白衣错~莫格段沿线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野外调查,系统研究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危害特点,查明公路沿线灾害分布,分析其对山区公路的影响,归纳灾害形成条件和活动特征。针对沿线不良地质现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山区公路灾害治理和选线提供有效的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7.
沈大高速公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沈大高速公路建设前后沿线五是辽宁省同期经济指标、开发区建设和商品流通等进行对比分析,粗略地勾画出沈大高速公路为沿线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值,沈大高速公路促进了沿线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局长。  相似文献   

8.
以西攀、攀田高速公路为试验线,建立了"汛期行车安全雨量警戒制".在对沿线自然条件、线路状况和致灾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高速公路出入口作为分界点将沿线分为4个区段:黄联关~德昌~垭口~金江~田房.其中德昌~垭口段采用由前期降水和即时雨强组合控制的三级雨量警戒制,主要预防由于降雨诱发线路两旁的地质灾害发生而对行车造成的危害;垭口~金江段采用由能见度指标控制的三级雨量警戒制,主要预防降雨和线路双重不利条件下导致的行车交通灾害;位于线路两端的黄联关~德昌、金江~田房两段由于沿线易成灾的地质灾害点很少且线路条件也较好,按照国家或地方防汛管理办法执行汛期警戒.  相似文献   

9.
红砂岩以其独特的工程特性,在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应用较少。本文研究了宁安高速公路沿线红砂岩的部分物理性能变化规律,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以试验路现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地区红砂岩用于高速公路水稳层施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研究区段现场调查资料和相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相关因素,建立了国道G323贺州段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该指标体系中各个因素的权重值,为沿线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斌俊  刘杰  沈波 《路基工程》2009,(6):206-208
进行襄十高速公路运营5年后的边坡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地质灾害的调查结果,得出了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发生强度特征等。可供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的预警及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巫奉高速公路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的特点,运用多级地质遥感勘察手段,基于地学遥感分析技术,采用Landsat ETM+、SPOT-5、1∶8 000航空立体像,对等多源、多尺度、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从宏观到微观研究路线沿线的地质灾害现象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并从工程地质勘察的角度提出公路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汶马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山体发育大量的危岩体,崩落后对路线施工和运营安全造成影响。对此,通过古尔沟隧道出口崩塌实例,对危岩的特征、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效果明显,已投入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4.
经济潜力模型法量化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的带动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潜力模型出发,探讨了高速公路对沿线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效益问题。通过提出区域可接近性概念,并利用区域经济潜力模型量化分析了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京沪高速公路河北境内青县至吴桥段高速公路)测算出了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至2020年,青吴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的带动效益达13亿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采用Cadna/A噪声模拟软件建立道路交通的预测模型,分析高速公路噪声源的特点,研究拟建高速公路建成后可能会给沿线的声敏感点带来不利的影响,并对高速公路沿线敏感点声屏障设置前后的声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声屏障高度为3m时,敏感点昼夜噪声值均可达到国家标准,其最大降噪量为10.2dB(A),最小降噪量也有7.1dB(A),此研究结果可以为拟建高速公路沿线的敏感点噪声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汶马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站历史气象数据和汶马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段报送的气象实况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分析藏区高原梯度带不同气候特征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取出四川藏区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的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为藏区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以及通车后的运营管理单位开展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点布设、出行信息服务与应急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与要求,提出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改善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提高高速公路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18.
简述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亓晓贵  王爱涛 《公路》2000,(9):61-6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及害害程序评估的进一步完善。以莱新高速公路的地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依据、范围及防治措施,对今后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高边坡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和威胁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安全。为有效提高边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水平,基于高边坡安全检查,结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危险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结果,提出高边坡地质灾害风险指数和风险等级,并依据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准则,建立一套针对高边坡工程的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标准体系及相应的边坡防控对策,为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沈山高速公路环境保护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但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期及营运期不可避免产生社会环境、空气质量等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页影响。在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路线沿线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水土流失,为地球环境增色,是我们公路设计者、建设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