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制作与吊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少利 《隧道建设》2011,31(6):717-721,754
为解决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几何尺寸大、整体刚度小、吊装重量大、定量控制钢筋笼的几何误差困难的问题,确定吊装机械、吊具验算、高空接长方案将是施工的关键。根据技术规范和工程经验,设定了天津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地铁工程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制作标准;通过计算分析,掌握了超长钢筋笼吊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环节。得出以下结论:1)制作允许偏差的严格执行有利于超长钢筋笼顺利进入槽孔;2)采用400 t和150 t履带吊双机吊装可满足起重量的要求;3)吊具安全验算应包括钢丝绳强度验算,主、副吊扁担验算和卸扣验算;4)超长钢筋笼必须采用分段制作、分段吊装、高空接长的方案,焊接与接驳器连接相比,质量和可操作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钢筋笼吊装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宏斌 《隧道建设》2010,(Z1):446-450
以南宁轨道交通工程广西大学站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为实例,通过对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长大钢筋笼吊装的设备选型、吊点、吊环筋、吊环加强筋等进行方案比选和力学计算,并结合现场实际操作,重点介绍钢筋笼吊装中的力学验算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圆形地下连续墙采用液压抓斗开挖,线形以折代曲,钢筋笼也按照折线布置,结合马普托大桥地下连续墙施工,论述了钢筋笼设计、加工控制、吊装下放情况及施工过程中为确保质量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夏欢  朱其敏  王通  纪晓宇 《公路》2023,(6):92-99
张靖皋长江大桥锚碇基础创开创性地采用了支护转结构复合地下连续墙基础结构,南锚碇外围双层地下连续墙设计深度达83 m,采用钢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搭配成墙的施工工艺,先行槽段中钢箱在槽位中的姿态直接决定后行槽段钢筋笼是否能顺利下放到位,为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应用了一系列关键装备和施工工艺。首先,从钢箱分节段制造阶段开始利用先进的工厂化生产线严格把控加工精度,吊装过程中避免出现塑性形变,节段钢箱槽位垂直匹配对接过程中严格控制其线形;其次,采用大刚度顶口搁置方案,并使用钢箱槽位姿态纠偏系统高精度调节钢箱垂直度,使钢箱安装垂直度达到小于1/1 000的施工需求,且进行二次检测进行验证;最后,总结了试验过程中垂直度控制的关键技术和优化方向,为锚碇主体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与效率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今后该类型复合地下连续墙基础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基坑围护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地下深基础施工中。钢筋笼吊装作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其高风险性、高操作性,极容易在施工中发生危险。天津机场线城际铁路隧道盾构工作井工程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解决了遇到的实际技术难题,即在软土复杂地质下,及周边临近机场跑道,需要满足机场净空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了分节起吊组装超长大吨位钢筋笼施工作业,并成功完成了预期的施工目标。现对工程中钢筋笼分节部位采用的一种新型可调节型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型式进行试验分析及总结,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区58m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覃君  张勇 《路基工程》2015,(5):164-167
以杭州地铁4号线官河站地下空间连接工程为例,介绍了软土地区58 m超深、超厚、超重地下连续墙成槽关键技术以及设备选型、护壁泥浆性能、坑外辅助降水等措施,钢筋笼吊装、预埋接驳器质量控制、水下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确保地下连续墙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般地下连续墙具有挡土、防渗的作用,但是其结构存在着施工冷缝等不利因素。因此,亟需探索新的地下连续墙结构,补足地下连续墙结构上的不足。基于相关实践,对防渗膜地下连续墙、钢箱地下连续墙以及钢筋笼附膜地下连续墙3种工艺进行了介绍,并与一般地下连续墙进行了包括防渗能力、结构整体性、综合受力能力以及施工难易程度、施工成本等方面的对比。相关工艺可以为类似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接头桩吊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南京地铁许府巷、玄武门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介绍在保证吊装长大钢筋笼和接头桩的安全性、可靠性、使被吊物体不发生弹性变形和降低抗弯强度的情况下,选择起重设备、确定吊点位置、配备吊具,并介绍接头桩、钢筋笼的吊装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朱其敏  朱俊涛  夏欢  王通  戴俊平 《公路》2023,(6):107-114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跨度2 300 m,为世界最大跨径悬索桥,南锚碇采用了支护转结构复合地下连续墙基础,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存在超深异型槽段,成槽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以南锚碇地下连续墙基础为依托,开展现场工艺试验,从槽壁稳定性控制、成槽施工工艺以及成槽质量控制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超深异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以及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泥浆管理,可以保证超深异型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相比于纯铣工艺,抓铣结合施工工艺有利于泥浆指标控制,可以降低清孔换浆时间,更加节能环保,主体工程施工时可将抓铣结合施工工艺推广至其他形状槽段施工;采用加长型孔口导向架可以防止异型槽段成槽时孔型发生扭转,应用勤测勤纠技术实现了超深地下连续墙高精度成槽,高于工程控制要求(1/800),保证了十字型槽段钢箱的顺利下放;采用更具备科学依据的贯入式沉渣厚度检测仪可以对沉渣厚度进行准确检测,从而控制沉渣厚度,保证地下连续墙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车站和隧道施工大部分还是采用明挖法,基坑围护结构主要是地下连续墙支护方式。以宁波市机场快速干道永达路连接线工程I标段为实例,重点介绍了地连墙施工中高重型钢筋笼吊装的吊装参数确定、起重设备选型、吊点布置和双机抬吊过程中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天津市文化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对66 m深异形地下连续墙在天津地区复杂图纸情况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技术、垂直度控制技术、防坍塌技术及钢筋笼吊装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结果证明该技术节省工期、造价低廉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狭小场地条件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施工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配筋形式,并将其命名为“桩式墙”。首先,通过公式推导对桩式墙进行设计; 然后,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形成桩式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并以抗弯性能为切入点对比桩式墙结构、传统地下连续墙结构及支护桩结构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 与传统地下连续墙结构相比,同等情况下应用桩式墙结构需使用1.27~1.58倍的纵向钢筋,但可使施工期间的灵活性大幅提升,可在狭小或复杂场地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地下连续墙工艺限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出现墙面渗水、接缝漏水等现象。一旦发生渗漏,堵漏服务将显著提高施工成本。为避免地下连续墙后期堵漏,节约成本,提出了钢筋笼附膜地下连续墙技术并基于杭政储出围护结构项目,对防渗膜材料性能、钢筋笼附膜工艺开展了试验研究。开挖结果显示,试验区地下连续墙开挖侧墙面与接缝处无渗漏现象发生研究结果表明,钢筋笼附膜地下连续墙工艺在具有可行性,且满足地下连续墙墙面截渗、接头止水要求,是围护结构防渗施工新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4.
低净空环境是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点之一,该施工问题在高架桥、高压线等基础设施下较为常见。根据南昌丹霞路综合管廊项目对高压线下低净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进行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分节吊装过程中,钢筋笼分节组合断面宜设置多个断面;采用抓-铣结合工艺能有效缩短工期;工字钢接头内侧需进行二次处理,避免钢筋笼无法有效下放。  相似文献   

15.
地下连续墙接头箱被广泛应用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箱被埋事故时有发生。根据实际项目工程实践,对接头箱被埋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包括技术、施工环境两类原因。提出接头箱被埋后的三种处理措施,分别为吊车顶拔、油顶配合吊车顶拔以及侧向剥离。并基于某水厂扩建工程接头箱被埋事故,给出该事故原因分析、实际处理措施以及处理结果,最后提出部分施工建议,以期为相关事故提供有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靖皋长江大桥起自如皋市石庄镇焦庄村东侧,上跨S336,经石庄工业园东北、如皋港东升石材产业园东侧,路线转向南偏东,后于如皋华泰重工厂区架桥,采用主跨1 208 m双塔悬索桥跨越福北水道,进入如皋中汊。该悬索桥南锚碇位于长江江心岛上,基础采用圆形地下连续墙结构。地下水位受长江水潮汐影响明显,时刻不断地随潮位变化,下水位峰值较长江水位滞后约1~1.5 h,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影响较大,如何控制成槽及清孔质量、钢筋笼吊装是施工成功的关键。同时,成槽泥浆处理也是制约整个项目的关键工序。通过介绍张靖皋长江大桥工程概况、地下连续墙施工、泥浆处理和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并对地下连续墙槽段进行超声波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墙体和接缝质量良好,均为Ⅰ类桩。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重要管线迁改严重制约地铁车站建设进度的问题,依托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4标江星路车站基坑下穿既有运营110 kV高压线缆工程,提出采用导墙开挖前临时悬吊管线并设置U型槽钢构保护、划分槽段并用改进后抓斗完成成槽作业、分段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平面“双拼”方式入槽后灌注混凝土的一整套施工方法,在对电缆排管原位保护情况下完成地下连续墙施工。施工过程中管线未受明显扰动,地连墙分幅处也未发现有明显渗漏情况。对比管线迁改方案,管线原位保护和配套施工方法可以明显节约施工成本和缩短工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