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对高速公路工程进度风险管理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设立进度风险管理的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进度风险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价;对京台(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进度风险评价进行实例分析,建立三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其6项主要风险,分别是原材料市场变动、工程变更、环境保护风险、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设备供应不及时及征地拆迁因难,进而提出风险应对措施,为高速公路工程进度风险管理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蒙自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收集弃土场基本资料,对场地及周围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场地现存情况;计算场地洪峰流量和排水能力,得到弃土场截排水系统水文分析结果;利用模拟计算软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场地各种工况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弃土场安全稳定计算结果;对各风险事件在整个风险评价中的权重进行分析调查,得到不同风险事件的风险概率级别和风险损失级别;最后,通过专家调查法,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场地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弃土场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蒙自绕城高速公路弃土场安全风险等级为三级,需要制定相对应的对策措施和应急计划。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高速公路行车风险评估的客观性,减少已有评价方法在指标聚合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影响,准确反映高速公路和环境风险状况,针对已有评价方法在指标聚合过程中的主观任意性,提出基于影响系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聚合,并以此建立高速公路不同状态下的行车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分析自由行驶稳定安全条件、换车道行驶状态和跟车行驶状态的车辆碰撞限制安全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安全条件提出风险评估基本指标及不同状态下的车辆行驶风险函数。通过相同比例的指标增量计算风险增量,利用风险函数及风险增量计算各个指标的影响系数,运用影响系数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聚合权重,从而建立高速公路不同行驶状态风险评估模型,最后提出高速公路行车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利用模型对陕西定汉线宝鸡至坪坎高速公路某长陡纵坡路段的不同行驶状态风险进行计算,确定行车风险等级,筛选出不同行驶状态下的高风险路段,通过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运用评估模型确定的1个换车道高风险路段和2个跟车行驶高风险路段与利用现行的《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确定的高风险路段一致。该模型对于高速公路行车风险的有效识别及划分,可以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郭光磊 《华东公路》2015,(3):126-128
以京秦高速公路京冀、冀津接线段为例对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提出评判风险的方法及化解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的机制,本文首先在阐释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特殊性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建立科学可行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风险具有的多因素、模糊性等问题,提出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风险进行系统评价,并以国内某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从完善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经营效益、建立风险管理机构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和控制高速公路经营企业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事故易高发,科学合理的施工风险评价方法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事故风险。引入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CIM),结合风险分解结构(RBS)及层次分析法(AHP),从参建人员、设备设施、自然环境与组织管理等4个方面建立了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价模型,突出考虑了设施和自然环境风险,系统探讨了以CIM为核心的风险评价方法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指出了环境因素和场地因素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事故频发的主要诱因。最后以洛栾高速公路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洛栾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风险等级为Ⅳ级,属风险较高,其中,不良地质、不良地形、特种设备拆装不当、场地运输设施难搭设等6种风险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吻合。运用CIM模型进行的风险分析,克服和弥补了传统风险分析方法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拟建高速公路桥梁的初步设计阶段,从桥梁工程的安全风险源评价、多阶段风险评价、关键风险评价指标和风险指标对策措施等多方面着手,结合项目建设条件、工程设计方案、功能要求等方面,开展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选取云南省某高速公路桥梁为项目依托,针对其建设条件风险、施工阶段风险和运营阶段风险共三方面展开讨论,对其进行风险分析、选定风险源、得到评估指标,确定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拟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和施工条件复杂,运营管理条件相对简单。其中,建设条件风险源众多,风险等级相对较高。针对三方面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保障措施,减轻风险损失,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风险源的分析,总结出6个主要的风险因素:降雨、边坡形态、地下水、地质构造、风化作用和振动作用,并得到了6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将6个风险因素分别划分为5个模糊等级,建立因素集。把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建立为5个等级的评价集,运用Karwowski隶属度函数推导得到各风险因素对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的评价矩阵,分别对高速公路边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进行了评估,基于风险评价矩阵得到风险等级大小。依托广河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对其风险发生概率和损失进行了评估,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得到该边坡工程风险等级大小,并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高边坡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和威胁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安全。为有效提高边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水平,基于高边坡安全检查,结合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危险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结果,提出高边坡地质灾害风险指数和风险等级,并依据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准则,建立一套针对高边坡工程的安全检查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标准体系及相应的边坡防控对策,为保障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是公路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尚缺乏一套全面、实用、规范化的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的高速公路影响后评价报告及编制办法,总结分析现存的问题与不足,深入研究高速公路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包括社会经济影响、环境发展影响、资源节约影响和交通环境影响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对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分析比较,根据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价量化模型,为高速公路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了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在施工中易受到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需正确认识风险评价的重要性,明确的风险评价流程,合理划分风险评价单元,选择恰当的风险评价方式,构建符合山区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实际情况的风险评价体系,为山区高速公路施工风险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维民 《公路》2015,(2):131-13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少高速公路先期建成路段由于设计标准较低、超大中修期服役等原因,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大交通量的需求,面临着改扩建等问题。阐述了敏感性分析理论,采用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改扩建高速公路的敏感因素。然后分别从影响交通安全的风险因子发生概率、严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改扩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针对分析出的改扩建高速公路的风险因子的敏感性大小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为改扩建高速公路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性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外关于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和工程质量风险的研究基础上,立足业主角度,从防范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的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影响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的风险因素,对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指标进行了确定,并建立了施工单位信用评价、总投资进度计划等16项目指标的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模型,将模型运用到HT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实践中,。最后根据HT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质量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在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度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高速公路建设进度风险模糊可拓群体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群体专家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可拓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对高速公路建设进度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为高速公路建设进度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进行风险评价,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在效益决策时提供依据。在对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风险评价方法广泛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局限性,提出了灰色层次分析法模型。该模型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灰色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并对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风险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论。文章运用该模型对某省的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风险进行评价,验证了此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运用该模型可以对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风险评价得更科学合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结论可靠,可以让管理者对风险程度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在基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基础上建立了新的风险评价模型——风险处理措施安全补偿系数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并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赋值和分级。应用该评价模型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试验段的施工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相比较,有效降低了事故的风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影响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投资的风险进行分析,在模糊数学原理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影响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投资的风险进行分析,在模糊数学原理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提供科学合理的评判基础,结合高速公路项目特点,分析高速公路路线的影响因素,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角度进行分析,构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以经济指标为决策因素建立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对路线方案进行评价,得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模糊多层评价模型在公路社会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评价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效益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社会评价大多采用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但它存在一定弊病.文中以少洛(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社会评价为例,将模糊集理论与层次分析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模糊多层评价模型,运用结果表明,其评价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