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结合旧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项目,通过确定旧料的掺配比例,对掺加30%RAP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和普通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并着重分析两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再生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体积指标,力学性能及各项性能指标,在相同的条件下,掺加RAP的再生混合料的各项性能优于未掺加RAP的普通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沥青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是其老化的快慢是人们可以控制的。针对沥青的老化及其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从沥青的组分分析入手,研究老化的实质,对影响沥青老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对沥青老化所引起的路面性能的衰减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延缓沥青老化和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扩散理论入手,分析再生剂与旧沥青之间的扩散机理.认为温度、再生剂性质和沥青性质是影响沥青热再生中再生剂扩散能力的3个重要因素。通过旧沥青向新集料的扩散模拟试验,分析了拌和时间、施工温度、再生剂量、旧沥青量对旧料扩散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S239奔牛至昆仑转盘段养护改善工程项目是常州市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技术的高等级公路项目。文中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分析了沥青路面回收料的铣刨、回收、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等工艺。认为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可以达到普通全新沥青路面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可以用于高等级路面。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球磨方法,对破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再生集料的表面薄弱层进行处理,获得抗破碎能力强、吸水率低的加工再生粗集料和大量的球磨粉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不同浸水时间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及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全球磨加工再生集料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抗水稳定性及抗冻性能,并且在试验路段的基层中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是一种通过提高沥青路面的劲度模量,来提高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性能的新型材料。针对高模量改性剂PR.Modulus干法工艺制备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展开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高模量剂PR.Modulus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保持不变,水稳定性能也有所提高。对动态模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得知,提高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减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是影响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控制泡沫沥青的用量,采用间接拉伸强度试验和疲劳性能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泡沫沥青用量和泡沫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系。以期增加对泡沫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路面的抗滑性能不足,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目前,常规的养护措施,主要包括:微表处、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及薄层罩面等。但上述养护措施,均存在一定的限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超薄磨耗层技术。本文基于超薄抗滑磨耗层TFC,首先研究了TFC各材料用量对其剥落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材料用量范围,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定了室内及试验段TFC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及水泥用量的增加能够明显降低TFC的剥落率;为保证TFC良好的抗剥落性能,乳化沥青用量不应低于10%,水泥用量不宜低于1%。此外,TFC的构造深度及摆值均明显大于常规路面,表现出了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环保、充分利用资源、节约投资等优点,在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维修中等到了很多的实践应用,被证实为有效的路面维修方法。本文分析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类型,介绍了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和水损坏是目前南方湿热地区高速公路路面的最主要的早期损坏形式。依托衡炎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项目.对50号硬质沥青、70号重交通沥青、SBS硬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铺筑试验路进行了施工工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号硬质沥青可大幅度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抗水害能力和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1.
级配碎石过渡层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改善沥青路面排水条件,但级配碎石模量低,具有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将其作为过渡层置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会改变原路面结构应力状况。通过使用非线性路面设计程序,从沥青面层厚度、模量两个路面结构参数分析路表弯沉值、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控制指标。归纳总结沥青面层厚度以及回弹模量变化对路面各个结构层的拉、压、剪切等力学响应规律,对倒装结构组合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燃烧法是一种新兴的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试验检测方法,通过确定沥青含量修正系数和对比燃烧前后级配变化,并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进行运用,验证了燃烧法的准确、快捷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大量国外文献,分别从交通量等级、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表处路面及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津巴布韦沥青路面的材料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并与我国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津巴布韦等类似非洲国家的道路交通量非常小,所采用的路面结构主要以低等级路面为主。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工程实践,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原理出发,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层及结构类型,分析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点。结合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形成机理,从材料的管理、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环节,提出了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何成勇  张维全 《中国水运》2007,7(10):124-125
级配碎石是一种松散材料,可作为沥青路面的基层,研究表明,能有效改善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和反射裂缝的发生,提高基层的排水性能。本文叙述了青海省某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基层的材料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传统疲劳强度理论,用修正系数的方法来估计裂缝扩展阶段的寿命没有任何的理论依据。提出两阶段方法预估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路面进行疲劳断裂分析,研究沥青路面裂缝的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的不均匀性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从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特点及其强度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通过深入分析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离析的机理,提出行之有效的路面均匀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韶赣高速公路的工程特点,开展了组合式基层沥青砼路面的应用研究。通过全寿命成本分析的比较论证,发现组合式基层沥青砼路面在广东地区应用的实例极少。总结了组合式基层沥青砼路面及传统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组合式基层沥青砼路面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9.
黄道金 《水运工程》2004,(3):134-138
通过孟加拉国某公路项目的施工实践,介绍路面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配合比及最佳沥青含量及相应参数,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