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网络计划工期的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并根据网络计划工期计算风险等级划分的模糊性,利用专家打分法和AHP方法形成网络计划工期计算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网络计划工期风险评价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不良地质条件下锚索施工成孔难、卡钻、偏空等技术难题,提高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水平,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预应力锚索构造、跟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同类型预应力锚索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邵光高速公路A5标段K48+160~K48+430段右侧高边坡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防护工程施工,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并与普通预应力锚索进行对比分析,体现出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防护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锚索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方式对钢绞线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可以长期经受住高温状态。通过使用预应力锚索技术,能够显著地提高土层的锚固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岩体稳定性提供保障。预应力锚索技术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使其在公路高边坡施工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技术在公路高边坡施工中的重要意义,对预应力锚索技术的施工准备和应用流程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详细探讨了预应力锚索技术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YL二级公路滑坡段为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出抗滑桩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了锚索设计计算,并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表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结构更为合理、材料利用率更高,在公路滑坡治理方面技术优势更为明显,但设计和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为确保设计及施工质量,必须从支承支挡结构地质及受力模型出发,通过解析模型内力分布情况,量化确定出预应力锚索设计拉应力和桩身内力分布,为公路滑坡段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海 《工程科技》2005,(1):115-118
文阐述了锚索张拉应力值、锁定应力值和设计应力值的概念;锚索预应力损失的种类和原因,采用锚索测力计校验和克服预应力损失。使得锚索预应力趋于稳定后达到设计应力值;采用锚索测力计对锚索预应力进行长期观测。  相似文献   

7.
油气集输联合站设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联合站设备的风险评价,对提高其安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内油田联合站设备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功能特性,提出了联合站设备风险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较全面的联合站设备风险影响模糊失效可能性因素体系和模糊失效后果因素体系,制定出较客观的联合站设备失效可能性因素及失效后果因素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具有受力分布合理、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滑坡边坡治理工程中。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K97+340~K97+450段右侧顺层边坡滑坡处治工程为实例,分析了边坡滑坡产生的原因,并采用GE05软件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处治方案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和验算,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宁军 《西部交通科技》2014,(4):22-26,89
文章通过调查和研究十天高速某碎石土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诱发因素,对碎石土滑坡的成因和稳定性进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价,提出应用分离式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进行治理设计,并采用有限差分弹性地基梁法进行治理设计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坡脚人工活动及强降雨是碎石土滑坡产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分离式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应用于碎石土滑坡治理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治理山区斜坡路基边坡稳定性问题,文章以重庆梁平至四川开江高速公路某坡度较大的边坡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勘察数据,确定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进行加固治理,阐述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技术要点,并通过监测数据验证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治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可以提高斜坡地基边坡的稳定性,加固效果明显,有效保障了山区公路边坡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太平湖大桥铜陵岸边坡工程地质特征、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工程设计规范和原则分析计算出该边坡岩体结构面检算指标、地震与正常状态下的滑坡推力以及各断面预应力锚索锚固长度。介绍了铜陵岸边坡的预应力锚索、钢筋锚杆、钢筋混凝土框架、地表与仰斜排水等工程设计及防护结构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某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研究矮塔斜拉桥施工阶段线形对结构自重偏差、混凝土受力龄期、系统温差、索塔温度梯度、主梁梁温度梯度、索梁温差、斜拉索张拉力偏差、主梁预应力张拉力偏差等参数的敏感性,并引入敏感性评价参数α,合理评价各种参数对施工阶段桥梁线形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作用对施工阶段桥梁线形影响较大,矮塔斜拉桥的施工监控应加强温度监测;主梁自重偏差对施工阶段桥梁线形也影响较大,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方量误差。  相似文献   

13.
朱黎 《西部交通科技》2012,(5):19-21,29
文章以云南省红河州个屯一级公路某桥梁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墙施工为例,在计算分析挡墙稳定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式挡墙肋桩施工的工艺流程及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挡墙肋桩施工验收及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宁坛洛高速公路K18 200~K18 300出现的大滑坡进行了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分析,确认边坡的岩土特性,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适合本岩土工程治理的方法,即预应力锚索及锁梁配合预应力锚索桩的综合处治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梅(州)河(源)高速公路K95 940~K96 170段地形横坡陡峻,该边坡在开挖失去支撑情况下产生整体或局部滑动变形破坏,采用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支挡处治措施,对于类似路基横向陡边坡处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计算模拟某坡顶邻近建筑物边坡的开挖锚固过程,对比分析了未锚固和及时锚固工况下边坡的位移、变形情况及对邻近建筑物基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的及时支护能有效保证边坡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7.
济南建邦黄河大桥主桥采用主跨2×300 m三塔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中塔处为塔梁墩固结,边塔塔柱通过箱梁时,箱梁形成开口截面,从而主塔与塔墩固结,形成中塔固结,边塔半漂浮的体系;主梁采用单箱四室斜腹板截面,桥宽30.5m,标准索距梁段均设有横梁及横向加劲肋板;中塔柱为纵向人字型结构,边塔柱采用独柱式结构;斜拉索采用镀锌平行钢丝拉索;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大桥在桥式布置、主梁、主塔构造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马岭河特大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如何控制其主墩的施工精度以及精确定位斜拉索索导管是该桥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分析了该桥8#主墩的施工难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测量控制方法,并总结出能确保施工精度和有效缩短测量时间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9.
济南黄河大桥于1982年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一座双塔双索面悬浮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受交通荷载增长、环境、材料退化等多种不利因素的逐年累积,对桥梁运营安全构成威胁。为更加精确地把握该桥的技术状态,2007年和2008年两次对主桥进行了质量检测,并于2009年3月31日至8月31日实施封闭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