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公共交通》2014,(2):49-49
平安夜当晚,在宝龙城市广场的上下行站点,出现大量参与庆祝活动的年轻人群及大量出租及营运车辆长时间的滞留并占用公交站点,导致公交车辆无法正常停靠站。集团安办、安全服务管理部及各分公司安管工作人员立即与交管部门加强配合,及时疏导滞留的营运车辆。为防止进站时乘客争抢上车,蜂拥至站台下,造成踩踏事件及车辆碾压乘客的情况发生,在场的安管工作人员还对站台乘客进行导乘工作,协助乘客快速进出车站,最大程度地避免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站点上,到处都有安管人员忙碌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车辆经过交叉口,当车辆视线受阻时,对过街行人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利用随机威布尔分布函数,对车辆的可接受间隙概率参数进行估算。利用实际数据分析在有无视线遮挡情况下右转车辆的可接受间隙行为变化,并对连续右转车辆的车头时距进行简单描述。分析结果显示,在视线受阻情况下,右转车辆更倾向于选择较小间隙,连续右转车辆的车头时距也较大。该情况会增加人—车冲突,增加交通延迟、降低右转车辆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快速公交系统中途站点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公交(BRT)站点是整个系统的瓶颈,决定了BRT的运营能力.因此,BRT站点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的实际特征,以实现出行者、营运单位、城市交通系统三赢为目标,分析了BRT站点的车辆停靠功能和乘客服务功能,对BRT站点的长度和宽度进行了量化计算,总结了BRT站点换乘衔接设计要素以及行人过街设施设计要求,从而达到为乘客提供高品质客运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公交司机雨天行车会有诸多不便,如何在雨天安全行车,请看看青岛城运控股交运温馨巴士604路驾驶员的"三检七不要". 1 雨天出车前"三检" 1.1 检查倒车镜雨刮器 雨天的倒车镜容易沾水使驾驶员视线模糊,一定要擦干倒车镜,以便行驶中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后方车辆运动情况,并做出快速反应.同时,要注意检查雨刮器,保证行车过程中前方视线清晰.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铁车站接驳公交仅服务离开高铁站的乘客,在回高铁车站时空车驶回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本文设计了一种考虑回程的服务去往,以及离开高铁车站乘客的接驳公交服务模式,即“高铁快巴”灵活线路,区别于常规模式的固定线路,根据乘客预先提交的出行需求生成灵活型“伞状”线路,以车辆行驶时间最少为目标,通过站点拆分,构建灵活线路优化设计模型,运用IBM ILOG CPLEX进行求解,通过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合理的时间内求解出车辆的行驶路径. 当根据乘客提交的需求设计出车辆行驶路由后,系统会将车辆到站时间发送给乘客,乘客根据到站时间出行,方便了乘客的出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回归分析的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延误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公交车辆站点停靠过程细分为变换车道、减速进站停靠、开车门、乘客上下车、关车门和加速离站6个阶段并进行分析,结合对成都市二环路上公交停靠站点的实例调查研究,建立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延误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铁车站接驳公交仅服务离开高铁站的乘客,在回高铁车站时空车驶回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本文设计了一种考虑回程的服务去往,以及离开高铁车站乘客的接驳公交服务模式,即“高铁快巴”灵活线路,区别于常规模式的固定线路,根据乘客预先提交的出行需求生成灵活型“伞状”线路,以车辆行驶时间最少为目标,通过站点拆分,构建灵活线路优化设计模型,运用IBM ILOG CPLEX进行求解,通过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合理的时间内求解出车辆的行驶路径. 当根据乘客提交的需求设计出车辆行驶路由后,系统会将车辆到站时间发送给乘客,乘客根据到站时间出行,方便了乘客的出行.  相似文献   

8.
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绿灯时车辆无谓的等待,提高交叉口整体运行效率,通过内嵌热成像传感器的视频检测技术用于交叉口行人过街检测,以宛平南路—中山南二路为应用示范交叉口,研究了交叉口行人和车辆排队检测的组合式布置,提出了基于行人和右转车请求的信号控制逻辑关系,制定了交叉口信号控制分级响应方案。经现场实施验证,可以有效地减少行人/非机动车对进口右转车辆的干扰,提高右转车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车辆与行人碰撞时车身头部外形尺寸对行人伤害的影响,选取SUV车辆的前保险杠下端离地间隙、发动机罩长度、发动机罩前缘离地高度、发动机罩后缘离地高度等4个参数作为车辆头部外形的主要考虑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行人横穿道路事故中的行人抛距、头部损伤、胸部损伤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车辆头部外形尺寸的最优方案。针对碰撞角度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其对行人抛距、头部损伤、胸部损伤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的车站客流指示与疏导方案可以帮助乘客在复杂的车站环境中安全、迅速、准确的选择行进路线。文章以南昌地铁双港站、庐山南大道站、地铁大厦站为调查对象,从基础设施设备、客流量、乘客进站走行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得出客流指示与疏导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地铁大厦站为例进行方案优化设计,并从站外引导、乘客进站、乘客出站三类流线模拟乘客走行记录时间来对比优化前后的效果,为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辆公交车排队进站易造成停靠站拥挤、混乱与滞留的现实情况,提出基于车路协调环境下面向进站前的公交车队车速引导方法,给出公交车队控制的定义,构建车队车辆次序优化策略,建立引导车速计算模型及调整流程。同时,构建基于VISSIM及COM接口二次开发的仿真实验系统平台对引导方法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显示,基于车路协同环境的公交车队引导控制模型可有效减少多辆公交车辆排队依次进站时在公交停靠站的停靠平均延误15.6%,提高公交车辆进出站有序性和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交叉路口 交叉路口车辆和行人交织,交通流量大、冲突点多,同时由于道路上车辆、树木、建筑物对驾驶人视线的影响,形成的视线盲区较大,使得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增多。因此,驾驶人必须做到:一是注意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和标志,服从交警指挥,不抢信号,车速控制在20公里/小时,在接近交叉路口50~100米时减速。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上海杨浦区常规公交车交通违法行为特点及危害1.超速行驶,埋下安全隐患不少公交车驾驶员在乘客多的路段缓行压点,一到乘客少的路段则超速赶点,甚至在红灯亮前的一两秒内加速冲过路口;部分驾驶员为了创收,采取加快车速多跑几圈的方法,以达到增加营业收入的目的。2.不按规定停靠,扰乱站点秩序"首车停站顶前靠、后车进站紧跟靠、车身拎直向边靠和不赖站、不斜停、不并停"的"三靠三不"是公  相似文献   

14.
以南昌西高铁站高架送客通道设计及管理为例,通过收集进站机动车流量、车辆到达及通过时间等数据,对现有高架送客通道的3种不同设置形式的交通运行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设计思路,结合排队模型进行改进方案效果评估。提出在停车车道明确施化停车泊位,保障行车车道畅通,同时考虑行人安全通道设计,相比较只是单纯地进行进站区车道划分的情况,具有更好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综合考虑公交车辆"行驶-停靠站-通过交叉口"整个过程,基于行驶过程的信号灯状态,以交叉口公交车辆停车时间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基于车路协同环境的公交车辆车速引导方法策略及模型。将车速引导计算模型分为进站前阶段-进站前引导模型、靠站阶段-驻站控制判断模型、出站后阶段-出站后引导模型。基于VISSIM软件及其COM二次开发接口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车速引导模型可有效降低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车均停车次数、停车延误,提高驾驶平稳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深圳东部公交为不断提升车厢服务质量,满足乘客对美好出行日益增长的需求,精心打造满载"贴心服务"的"贴心巴士特色服务车",将乘客的实际需求真正融入日常营运之中。1LCD多媒体导乘屏传统公交车只依靠语音报站和复杂的线路图,身为乘客,很难直观了解实时站点信息,徒增不便。为此,东部公交特别设计安装了LCD多媒体导乘屏,导乘屏与报站器连接,不仅实时显示到站信息,乘客还能获得车辆实时位置、停靠站点、行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17.
正春节七天长假,洛阳公交人坚守岗位,用优质服务为乘客送去新春祝福。据统计,整个假期,洛阳公交集团累计安全运送乘客289万人次,完成运营里程169.9万公里。为做好春节期间各项安全服务工作,早在春节前,各营运公司已按照集团公司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对各单位参运车辆技术性能、场区车辆卫生、消防内保  相似文献   

18.
四、交通管制作为的实践 (一)路口人车冲突的改善 号志时相的设计,一般多采取同向右转车与行人同时开放方式。虽然相关法令规定相应车辆均应暂停,"礼让行人"先通行,然而部分右转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以致交通伤亡事件时有发生。为落实"人本交通"并兼顾整体交通顺畅,台北市于人车交织冲突严重的路口,设计更细腻的交通管制规范,规划行人绿灯早开、行人绿灯早关与行人专用时相等号志时制,以交通管制手段减少行人及转向车辆间的交织及冲突。  相似文献   

19.
以天津市洞庭路有轨电车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处理分析,分别研究了路中乘客流到达规律、乘客影响下行人过街平均速度和乘客比例对人行横道通行能力的折减,定性和定量地提出了有轨电车站点行人过街系统的设计建议,为路中式有轨电车行人过街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右转车辆与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干扰,严重影响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对行人、骑车人及机动车驾驶员在交叉口冲突时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73.36%的行人或骑车人在发生冲突时让右转车辆先行,17.65%的机动车驾驶员跟随前方强行通过的车辆通过冲突点.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