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连续梁结构具有重量大、刚度高的特点,对顶升改造具有较高要求,顶升过程中易产生位移不同步引起的结构弯扭,进而产生内力重分布,严重时将导致梁体开裂.以浙北地区某连续梁桥顶升作为案例,对该桥整体顶升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进行成因、位置等具体分析,指出连续梁桥顶升应着重关注位移不同步引起的扭转变形,建议采用位移结合支反力双指标监控措施,防止顶升期间支点位移不同步引起的弯扭作用导致梁体开裂.  相似文献   

2.
南昌市老福山-坛子口立交为多跨连续箱梁结构,经过多年运营桥梁支座功能失效,采用PLC多点同步液压顶升控制系统进行同步顶升更换支座。由于该桥顶升荷载达160 000kN、顶升长度达504m,采用钢管支撑和承台组合结构与预应力小盖梁作为顶升底盘结构体系;为控制梁体位移,采取匝道限位、辅助抗拔桩-钢丝绳限位体系与桥面牵拉限位装置的限位措施。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钢支撑和承台组合结构及预应力小盖梁结构模型,进行不同顶升工况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承载能力均满足大吨位顶升的需求。工程实施结果表明: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安全度,且各点同步位移误差控制在±2.0mm内。  相似文献   

3.
以某运河钢桁梁转体桥顶升加固为例,运用不同的顶升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计算在不同支点顶升力作用下钢桁梁桥线形、应力与节点反力,对比顶升过程中钢桁梁桥的受力状况,确定先从悬臂中间向悬臂端头方向顶升、再向主塔支座方向顶升的最优顶升方案。  相似文献   

4.
马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99-102,316,317
采用Midas/Civil软件对连续梁桥顶升过程中由于各顶升千斤顶之间的同步误差而产生的应力进行分析,进而得到顶升过程中的最大容许误差,并以之为依据寻找更加安全的顶升方案。计算过程主要以弹性体力学理论以及有限单元法为依据,通过对各种工况的同步误差产生的不同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比较,来得出有规律的经验型结果。分析过程以一座简单的等截面连续梁桥为例子,进而推广得到一般性结论。分析了桥梁顶升过程中各顶升点的同步误差对桥体局部应力的影响以及误差的控制范围。连续梁桥属于超静定结构,外加位移会产生附加内力。  相似文献   

5.
湖州岂风桥整体顶升施工及监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湖嘉申航道升级改造工程,要求增加原有航道的宽度和通航净空高度,位于航道上的岂风桥决定采用整体顶升的方式抬高2.5 m,文中介绍了顶升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支撑结构的组成形式和顶升的过程.为保证顶升的安全,还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支撑系统的受力特点,并对主跨上部结构和支撑结构的应力进行了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6.
横潦泾大桥主桥为主跨12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由于苏申外港线航道整治,为满足Ⅲ级航道通航尺度的要求,该桥采用整体顶升技术将桥梁整体抬高约1.58m。为保证顶升期间梁体应力变化在安全范围内,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支座处箱梁节段实体分析模型及三维变截面梁单元模型,分析顶升期间梁体受顶部位的局部应力及顶升不同步引起的梁体应力,并进行顶升过程应力监测。结果表明:主梁受顶局部底板应力较大,将局部底板厚度由0.7m增至2.0m;顶升前、后梁体整体应力保持在±0.72 MPa以下,满足梁体应力的安全储备要求;顶升后,该桥的顶升位置偏差均小于0.005m,满足设计要求。该桥改造后已安全运营5年,主体构件未发现新裂缝,结构整体安全,证实了超百米级连续梁桥整体顶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总结杭申线沪杭高速公路桥顶升改造的工程实践经验,该工程具有顶升面积大、顶升联较长、支撑系统和顶升高度大,涉及跨运营铁路顶升等特点。介绍了顶升支撑系统设计、顶升限位措施、千斤顶布置方式、调坡顶升方案、承台及立柱改造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某下行匝道桥为4×25m简支梁桥,单跨空心板梁重约500t。为了与新建城市快速干道高架桥连接成网,采用断柱顶升接高方法,对该桥进行整体反坡顶升改造,最大顶升高度2.5m。顶升控制系统为同步顶升不平衡高差控制系统,顶升导向装置为自行研制的缓冲导向装置。采用锚固于承台基础上的钢管与型钢组成顶升托架体系,单墩处布置4台200t千斤顶,每台千斤顶配置1台随动保护装置;安装调试好顶升系统后,对千斤顶施加梁体重量85%的预顶力,采用新型绳锯无震动直线切割立柱;顶升前,称重梁体,试顶后正式顶升,每个循环逐跨依次顶升10cm;对断柱续接断面进行特殊处理,续接断面植筋、安装模板后,浇筑续接段混凝土。实践表明,该桥断柱顶升接高施工技术安全高效、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9.
桥梁顶升工艺在既有桥梁改造和功能提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钢牛腿可作为桥梁顶升施工的支撑平台,国内外对此开展过相关研究和应用,但是没有做具体的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该文以某桥梁整体顶升为背景,利用钢牛腿作为顶升的支撑平台,运用Ansys进行有限元计算,设计了两种试验方案:分别考虑混凝土材料的弹性和弹塑性进行受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因素时,结构应力比考虑弹性时要小,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结果,得出第二种结构形式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郑开大道西干渠桥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开大道K28+119.37km处,因河南省机西高速(二期)项目在K6+325.497处下穿郑开大道,导致西干渠桥需要整体抬高。为确保桥梁顶升施工完成后的线形与设计线形在各测点的误差均控制在设计及规范要求的范围内,顶升采取多站点智能桥梁同步顶升系统,通过该系统可设置顶升速度、同步精度及压力控制精度等参数,实现对多台顶升设备的智能控制,杜绝支座的剪切变形,避免桥梁的二次破坏。本文介绍了该系统在郑开大道西干渠桥顶升施工中的成功应用及具体实施方案,为未来桥梁顶升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