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以汕梅高速公路利用隧道弃渣修筑填石路堤为例,介绍了填石路堤的基底处理、边坡面土石结合处的处理、边坡码砌、碾压检测等设计指标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通过潭邵高速公路填石(土石混填)路堤的施工实践及对有关局部地段的处理,介绍了控制填石(土石混填)路堤稳定性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潭邵高速公路填石(土石混填)路堤的施工实践及对有关局部地段的处理,介绍了控制填石(土石混填)路堤稳定性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赵敏 《山西交通科技》2023,(6):54-57+61
山西省内山岭重丘区在役高速公路路堤边坡主要以土石边坡为主,经过长期服役后,土石边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为提升在役土石边坡支护处治的精准性,最大程度节约养护成本,以山西省内在役高速公路土石边坡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边坡病害类型及常用支护处治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均方差决策理论,对不同支护处治方法分类进行了量化比选,并给出了各类处治方法中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渝邻高速公路常见的泥岩、砂岩和页岩土石混填路堤为研究对象,通过强夯试验研究确定强夯再压实的夯击参数及质量控制标准,用以指导渝邻路高填方路堤的施工并达到预期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6.
强夯再压实技术在渝邻路高填方路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重庆渝邻高速公路常见的泥岩、砂岩和页岩土石混填路堤为研究对象,通过强夯试验研究确定强夯再压实的夯击参数及质量控制标准,用以指导渝邻路高填方路堤的施工并达到预期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路基传统检测方法的评价,分析其在土石路堤检测中的不足,提出了静力贯入法与面波检测法来控制土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土石混填的路堤,如何保证其施工质量是施工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土石混填路堤的试验和施工实践,摸索出采用静重15t的振动压路机施工,根据土、石比例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铺料厚度、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在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膨胀土地基路基填方失稳破坏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百色高速公路路堤病害中以在膨胀土斜坡地基上填筑的路堤发生滑移和坍塌最为严重。当路堤沿公路路线方向和垂直路线方向有一定坡度时,填筑路堤都有发生滑移的危险。通过对南百高速公路K169+500m~K 189+400 m段路堤失稳破坏调查,总结出膨胀土地基路堤填方的3种破坏模式,即以横向为主的滑移、以纵向为主的滑移以及存在纵横向的空间滑移模式。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路堤的破坏模式进行模拟,探讨了路堤破坏的原因。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 30—2004)有关膨胀土地基路堤填方规定有了新的思考,为在膨胀土地基上进行填方施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土石复合路堤的模型,研究土石复合介质压实特性和波动传播特性,着重探讨了石料粒径、含石量、压实机械等因素对该土石复合介质的压实特性和波动传播特性影响,提出土石复合路堤压实度波速公式,测试结果与挖坑取样等传统方法相比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快速、检测质量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对于土石混填路基强夯处治效果的评价,还没有比较好的无损检测手段。采用测量面波速度的方法来评价强夯加固处治措施的效果,在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后,结合梁长高速公路的路基强夯实际工程,应用该方法对该段高速公路的路基压实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强夯处治前后面波速度的变化反映了岩土力学性质的变化,利用测量面波速度的方法可以评价强夯加固处治措施的效果,瑞利波法用于评价强夯施工效果高效、准确,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AC对土工格栅加筋路堤不同铺设位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土工格栅加筋路堤铺设于底部效果最优,理论验证表明该模拟结果具备合理性。格栅材料、路堤材料、填土高度、过渡段模量比和格栅铺设范围是加筋土路堤的五个影响因素,对改善坡降差的效果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对高填方路堤在浸水情况下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了水位高低、路堤高度、加筋、填料性质等因素对浸水高填方路堤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水位时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比低水位时显著;浸水高填方路堤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填土层高度的25%~35%处;加筋能有效地减小浸水高填方路堤的侧向位移和竖向位移,起到防止路堤填土层底部开裂和提高路堤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多相土石复合介质电阻率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大量多相土石复合介质试件的电阻率测试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土石复合介质土石比、压实特性、含水量等参数对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基于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多相土石复合介质电阻率方程,该方程与Keller非饱和土电阻率方程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形式。研究表明:多相土石复合介质电阻率随含水量的增加呈幂函数衰减,随击实次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含石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条件下对电阻率的影响以含水量最为敏感、击实次数和含石量次之;在考虑含石量对土性参数、胶结系数以及饱和度指数的影响后,多相土石复合介质电阻率特性完全可以用Keller非饱和土电阻率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5.
赵若 《交通标准化》2014,(12):19-21
为了减少路桥之间可能发生的差异沉降,防止桥头跳车,桥头引道路堤的填料应该具有轻质、高强等特性.通过试验,系统研究了石灰稳定皂化渣土混合料的强度、刚度、水稳定性等路用技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配合比的石灰稳定皂化渣土混合料密度比石灰土小25%,并且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是一种良好的桥头路堤填筑材料.  相似文献   

16.
运用高流态粉煤灰混合料填筑桥头引道路堤,是减小路桥衔接处的沉降差异、消除桥头跳车的有效方法。基于正交试验的高流态粉煤灰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不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桥头引道路堤回填新方法,也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对于同类型高流态粉煤灰混合料工程的配合比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室内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土石比、围压和地震烈度对土石复合介质的动力特性的影响;针对动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动强度参数动黏聚力和动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相同压实度条件下,土石复合介质的动强度随土石比的减小而增大,随地震烈度的提高明显减小;对某一含石量,动黏聚力随烈度的增大逐渐减小,并且随土石比减小减小得更快,而动内摩擦角随烈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烈度相同,即相同振次条件下,动黏聚力随土石比减小而增大,动内摩擦角也随土石比减小而增大。最后,给出了动黏聚力和动内摩擦角随土石比和烈度变化的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非常关键。尤其在高原冻土区,有效的边坡防护是保证高原冻土区公路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前提。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高原冻土区路基边坡防护的几种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柱网结构路基中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以及路基在动静荷载下土工格栅拉力的变化特性,建立了高速铁路柱网结构路基足尺物理模型试验装置,用激振器对路基施加动静荷载,利用土压力盒以及布拉格光栅分别监测路基内部土压力以及格栅拉力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路基上部荷载对路基内部土拱的稳定性存在影响,随着荷载的增大,土拱出现先强化后弱化的现象;桩土荷载分担比存在上限值,随着桩土差异沉降先增大后减小;当路基上部受到静荷载作用时,土工格栅能够使得桩顶上方承担的静荷载增加约12%,且路基中心处的格栅拉力增长最大;路基在长期动荷载作用下,格栅拉力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桩帽中心处的格栅拉力约增长了8%,路基筋材的设计需要考虑路基上方动荷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