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地下水的作用下,粉土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及密实度会发生系列变化。尤其是强烈毛细水上升高度,对路基产生危害作用更大。为此我们通过现场调查以及室内和现场试验对淮北地区粉土路基的毛细水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土中毛细水上升高度及毛细水上升引起的含水量增加都与土基的密实程度成反比;路基粉土填料因毛细水上升引起土体含水量的增加,会有微膨胀,从而降低压实土体的密实度和土体的强度;采用铺设土工防水板的方式可有效阻隔水对土基的侵润,阻断毛断细水的上升,达到保证路基填料含水量不发生变化,以确保压实路基土在运营使用中的路用强度不致降低。  相似文献   

2.
在路基路面设计中,需要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以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较低的压缩性及渗透性。而土的密实度测试是控制填土路基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测试方法目前主要有两大类:无损测试法和有损测试法。据此,对各种测试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武广客运专线衡阳段路基A,B组填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颗粒分析、击实试验、中德对比分析试验及土工大三轴剪切试验等,研究武广客运专线路基A,B组填料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指标及其强度特性,并考虑填料中细粒土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基以压实系数作为密实度控制指标是最合理的;衡阳段路基密实度控制指标:基床底层压实系数应取0.95,路基本体压实系数应取0.93;路基施工中碾压荷载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细粒土的含量为6%其路基填筑质量更好。研究成果在该段路基施工中应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路基土只有经过严格地压实,具有足够的密实度,才能获得一定的强度和水稳性,已为大量实践所证实。影响土的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含水量、施工压实做功(如机型、层厚及碾压遍数)以及土类(土的矿物成份、颗粒组成及塑性)等几个方面。土的  相似文献   

5.
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毛细作用对非饱和土路基土含水量的影响,分析了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现象机理,探讨了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因素,在土颗粒等粒径假设下导出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时间、土颗粒大小排列关系及毛细水半径效应;利用多孔介质理论建立路基土毛细作用多孔介质模型,探讨了多孔介质模型下的非饱和土渗透率关系;基于毛细水流质量守恒和路基毛细作用模型及土-水特征曲线,求得路基毛细水达到最大高度所需要的时间和单位体积路基土毛细作用下含水量的变化关系。路基含水量与地下水位(GWL)具体试验观测数据对比表明:毛细作用对路基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砂类土是目前较为普遍应用的一种公路路基填料。高速公路要求路基能够长期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并且对各种气候条件下路基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陕西-高速公路的砂土填料进行直剪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砂土路基填料的抗剪强度在较高的密实度下有较强的水稳定性。(2)当极端暴雨条件下,砂土路基填料的含水率达到饱和含水量时,其抗剪强度将会明显的降低,这将影响到路基的强度。须做好防、排水工作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增大击实功的路基压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压实度是路基填筑时控制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指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击实功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击实功,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都有显著提高,抗压强度最大增幅达到50%左右。因此增加路基土的密实度,可以明显地提高路基土的强度,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还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压实机具和碾压遍数对压实度的影响,并采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对压实后的路基强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碾压遍数的增加,压实度存在一定的增大趋势,但对不同材料的路基应选用不同的机具组合、碾压遍数等,以保证压实效果最佳。总之,由于目前重型压实机械的普遍使用,为更好地控制压实质量,适当提高路基压实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六、挖方路基 1.土质挖方边坡坡度土质挖方边坡坡度表主要是根据一些调查资料及各地经验编制的。土质与石质土挖方边坡的稳定性与其天然密实度有很大关系。另外,土的颗粒组成与含水量,甚至土的沉积年代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都有影响。根据对已成道路的调查及一些资料的情况来看,石质土与土质边坡坡度的差距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公路路基水盐迁移特性及对路基路用性能的影响,依托青海察(尔汗盐湖)格(尔木)高速公路察尔汗盐湖区段路基工程,以察尔汗盐湖区段沿线的含砂低液限粉土、粉土质砂、砾类土为研究对象,开展毛细势作用下非饱和土路基水盐迁移及路用性能室内试验研究,揭示在毛细势作用下强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水盐迁移规律,明确不同填料路基毛细水的上升高度与盐渍化程度,以及次生盐渍化对路基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砂低液限粉土(非盐渍土)、含砂低液限粉土(弱盐渍土)与砾类土路堤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分别为85、75和55 cm,有害毛细水上升高度分别为60、40和45 cm,次生盐渍化高度分别为50、30和45 cm;随含盐量的增加,粉土填料CBR值整体上呈减小趋势,而砾类土路堤填料CBR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验证了水盐迁移造成粉土和砾类土路基路用性能的降低,但次生盐渍化对粉土路基路用性能的影响更甚。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红砂岩碎石土路基压实质量,减小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对红砂岩碎石土路基试验段开展强夯加固试验,分析路基强夯加固效果。研究表明,路基填筑高度一致时,路基加固效果随夯击能量增加而提高,且夯坑1.5 m半径范围内土体出现明显裂缝和回弹;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增加而减小,路基密实度提高,夯击能量≥1200 kN·m时,累积夯沉量在680 mm以上,且夯击次数超过5次后,夯坑周围土体变形趋于稳定;随夯击能量增大,强夯加固后路基土体压缩模量提高,最大提高11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测红黏土颗粒分析曲线、土水特征曲线,对两种红黏土进行毛细水综合试验,分析土颗粒大小、压实度、土体类型、土水特征曲线对红黏土毛细水上升的影响;根据含水率分布规律,建立了一定时间内毛细水上升高度与含水率、密实度的关系,得出毛细水上升高度随着土体压实度增大而减小、水位变化对毛细水上升有很大影响、土水特征曲线对毛细水上升...  相似文献   

12.
傅代正 《公路》1989,(6):34-39,46
近年来,公路由于重型车辆通行,且交通量日益增大;机场由于机型越来越大,铁路也向重载方向发展。为使公路、机场道面和铁路基床不遭破坏。延长使用寿命,保证运营安全,对土基填筑的密实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常用的静力压实机械往往不能胜任。近年来,国内外各种型号的振动压路机相继生产出来,并广泛应用于填土工程压实工作中。这种机械化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使用传统常规检测手段控制填土压实密实度,与施工速度很不适应。国内外近年先后又研制生产了核子仪器,用以快速测定土的压实密实度。我们对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至蒙古线安装H986改变线路纵断面坡度,满足货物列车通过检测系统时的速度要求,加宽加高路堤,抬道施工最高处选3.03m。确保既有行车线抬道施工行车安全,干旱地区增加路基土含水量使路基密实度达到规范规定,提高工程质量,保证H986检测系统的正常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4.
SEEP/W在基于非饱和土理论的公路排水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针对基于非饱和土理论的公路排水设计问题,介绍了基于有限元法的非饱和土水模拟软件SEEP/W,并用SEEP/W对实际道路渗流场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比实测数据,认为SEEP/W可以很好地模拟复杂边界条件下的路基非饱和土水暂态流问题,并且认为土水特征曲线、水力传导曲线和几何边界是模拟计算的关键参数.通过路基内部渗沟和排水层对路基水分运动影响的模拟计算,发现渗沟或集水管同排水层的共同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路基水分.  相似文献   

15.
季冻区粉砂土路基水、温变化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砂土介于细砂土和粉土之间,颗粒组成中黏性颗粒含量较少,用其填筑的路基含水率变化范围较大且与路基温度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在负温条件下由于水分的迁移积聚会加剧路基的冻胀。为了研究季冻区粉砂土路基的水、温变化规律及其对路基冻胀的影响,选择典型粉砂土路基,利用自主研发的监测设施对试验段路基水、温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在冻结过程中,水分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越往路基上层迁移积聚现象越显著;在路基不同深度处,由于温差和含水率的不同冻结单位厚度(即0.2m)土层所需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填方路基由于边坡的存在,距边坡较近处路基土的温度要略高于路中线处路基土的温度,冻融所需时间也短于后者。研究结果进一步了解了粉砂土路基的水、温变化规律及冻融过程,对今后粉砂土路基的施工和冻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膨胀土用作路基填料的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弱膨胀土经过处理后可作为路基填料,公路路基采用压实度与CBR值双重控制指标.由于膨胀土与水作用后显著膨胀、软化,按现行试验方法,膨胀土CBR强度值往往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文中以非膨胀性粘土包边法这一常见有效的处置方法为原型,探讨适合膨胀土特殊性质的CBR实验,并借此研究土水作用的其他相关性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下水上升和边坡渗水导致的路基不均匀变形问题,设计了室内路基模型试验,模拟地下水和边坡渗水对路基湿度场及其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底部补水和边坡洒水的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地下水和边坡渗水对路基的影响;当路基底部水源充足时,路基含水率随补水时间的增长由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大,密实度逐渐下降,其中边坡变化最为明显,路基左部次之,路基中部最小;边坡水分入渗时,路基水分迁移是以横向为主,密实度以边坡变化最为明显,路基左部次之,路基中部最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土出现的硫酸钠盐渍化现象,为探究水盐耦合效应对含硫酸钠风积沙路基土水力、力学性质的影响,实验室配置不同Na2SO4盐分含量的风积沙路基土试样,基于ASTM D5298-16规范中滤纸法测试其基质吸力、总吸力并绘制土-水特征曲线,分析含盐量对基质吸力、总吸力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在v-G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含盐量修正,建立可以考虑水盐耦合效应的风积沙路基土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拟合验证。结果表明:Na2SO4盐分含量对风积沙基质吸力、渗透吸力和总吸力均有影响,当体积含水率较高时,含盐量主要通过影响渗透吸力而对总吸力影响较大,而当体积含水率较低时,含盐量会对基质吸力产生一定影响;含盐量改变主要对v-G模型中参数a产生影响,含盐量修正后的v-G模型在拟合阿拉善地区含硫酸钠风积沙路基土基质吸力和总吸力土-水特征曲线时适用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该类土体相关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路基压实土在自然环境下对水分的保持能力及相应的模量变化对路基性能演变有重要影响.为了解模量、基质吸力、含水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某公路路基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压实度对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SWCC模型.然后通过路基现场面波试验得出剪切波速度,采用3种模型来描述剪切模量与基质吸力和含水...  相似文献   

20.
膨胀土路基毛细水上升规律及处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采用Richards土水运动方程和土水特征曲线计算土柱毛细水上升高度的方法,并开展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基底垫层的土质、级配以及厚度对膨胀土路基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毛细水的上升高度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初始含水量的升高以及级配的变差而增加,级配对毛细水上升的影响最为显著,各垫层材料对毛细水上升的阻隔作用由优到劣依次为级配不良均匀砂、级配不良砂、石灰改性土、级配良好砾.建议首选20 cm厚的均匀砂,或者采用30 cm厚的级配不良砂或石灰改性土作为膨胀土路基垫层,这样可以有效保证路基的水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