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设计标准和《轻型高速公路节地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设计标准,选取长春~双辽高速公路K37~K52路段进行了对比设计。根据对比结果分析研究确定,《轻型高速公路节地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合理可行,轻型高速公路在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投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方面效果显著,是实现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与国外高速公路相比较,我国高速公路路基填筑高度明显偏高,如何降低路基填筑高度,是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研究的问题。渗透排水技术的应用是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突破,它运用水的自然渗透原理,打开了雨水的入地之门,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平原区高速公路下挖通道的排水问题,对降低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有重大影响,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大广高速公路衡大段的工程实践,通过对渗透排水系统的原理、结构组成等进行了阐述,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评价十分必要。文中通过在赋权过程中引入三角模糊数,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节地评价体系,对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进行评价,并应用于湖南某高速公路项目节地评价中,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发达地区以及平原地区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已经少之又少,而偏远地区的山区新建高速公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云贵地区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较多。以云南东川格勒至巧家葫芦口高速公路为例,分析、探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选取需要考虑的因素,为在该类地区进行高速公路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发展规模已经由原来的主要发展平原地区逐渐向全国各地区发展。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季冻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特别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冻害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探究并深入了可能造成高速公路路基冻害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地形较为复杂,山地和丘陵约占70%,平原和盆地约占23%,主要还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原丘陵主要为浙北平原、东南沿海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是金衢盆地、浙南山地。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路线经常不可避免地穿过软土地段,所以软基处理在高等级公路设计、施工中是个常见而重要的课题。该文以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段为例,介绍了采用碎石注浆桩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新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属野外线体工程,占地量大、时限长、复耕困难,征地价格无法反映土地的真实价值.基于现代土地估价理论和公路土地影子价格模型,在综合界定高速公路土地价值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下高速公路用地价格构成的新模式,建立了高速公路土地价格评估理论与方法,基于此建立了规范、合理的高速公路节地方案,并以河北省大广高速衡大段为例,进行以桥(隧)代路、支挡结构等工程节地措施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交叉必须设置通道或天桥。根据规范要求,通道与天桥都有一定的净空要求,因此交叉方式的选择势必影响整条高速公路的平均填土量、占地等。在分析平原地区高速公路2种交叉方式利弊的基础上,计算比较了2种方式的经济性,提出了平原地区高速公路通道与天桥的选取原则,以保证高速公路经济合理性的同时能满足两侧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早期的高速公路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绝大多数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量迅速增加,京港澳高速等主要高速公路出现了严重的拥堵状况,因此近年来我国开始进行主要高速公路的改扩建。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总结了高速公路主要的改扩建的加宽方式,介绍了单侧整体加宽、单侧分离、双侧整体加宽、双侧分离、中间预留、高架桥以及混合加宽等方式。结合驻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加宽方式的选择,可以总结出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的主要加宽方式为平原微丘区多采用双侧整体加宽,山岭重丘区则采用单侧整体以及分离的混合加宽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由平原伸向山区,路线设计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深挖路堑高边坡路段,只有根据可靠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方能确保边坡稳定、环境协调并控制投资.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高网长深线青州至临沭(鲁苏界)公路工程实例,对设计阶段可采取的高速公路节地技术措施进行阐述,提出要树立保护耕地资源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有效地设计,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用地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高速公路节约用地是系统工程,需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阶段加以推广、运用,并给出节约用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给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坏,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据统计,雨雾天气山区高速公路的事故为平原地区的29倍。为避免山区公路高边坡垮塌给公路交通带来的危害,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成功研发了远程智能监测系统"云眼"。该项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目前,"云眼"边坡智能监测系统已在重庆、福建、新疆、西藏、贵州等地的多条山区公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业内单位的高度关注,交通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依赖与日剧增,经历了近20年的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交通迅捷的代名词,承载着我国的经济命脉。然而,在高速公路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农业、畜牧业的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仅占地一项往往就要耗费高达几个亿的投资,侵占大片的肥沃良田。如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生产的冲突,已经成为当前高速公路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考虑到既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用地的限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增加支挡结构,传统的圬工挡墙解决了这个问题。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建设标准的日益提高,以前传统的圬工挡墙所暴露出的缺点越来越引起建设者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宁杭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檀心福 《公路》2005,(3):93-96
排水系统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宁杭高速公路江苏段排水系统,重点对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排水、路基边沟排水和路堑截水沟排水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了介绍;此外,还结合高速公路排水系统如何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提出了一些设计原则和具体的工程措施,可供平原微丘区排水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平  李天 《公路》2003,(8):77-80
水是危害公路的主要自然因素 ,公路排水系统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保证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同三国道主干线粤境高速公路开平至阳江段的工程实例 ,介绍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16.
北沿江高速公路全长近400km,马鞍山至巢湖段(简称"马巢高速公路")是其先期建设的一期工程,东接马鞍山长江大桥北岸接线,与合巢芜高速公路交叉,长35.77km,为平原重丘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于2013年月12月底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17.
合理地分享高速公路产业带经济效益是高速公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了我国高速公路公司附属产业发展战略问题。通过对我国18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附属业务的情况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公司在直接参与分享其附属产业效益时主动性不够、成效不佳,其附属产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很小,严重制约了其长远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公司特点,提出了我国高速公路公司发展附属产业需要关注的四个关键点及相关战略。  相似文献   

18.
斜腿刚构应用于高速公路跨线桥,在山区、丘陵、岗地和平原都以其独特的造型,为高速公路和地方增加了一道风景;尤其是斜腿刚构简单、合理的受力特点与其造型的完美结合,使其在高速公路桥梁,特别是跨线桥梁中占有一席之地.结合重庆~丰都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应用M1DAs对斜腿刚构主梁、斜腿进行计算、分析;对斜腿刚臂单元,斜腿根部受力状况,边跨与中跨合理比例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沪杭甬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杭甬及沪杭两条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实践,谈谈平原湿润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特点及方法,以供同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工程中桥梁工程单体投资大,尤其是平原水网发达地区和特大、大城市附近公路网发达地区.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桥梁工程占比更高,其工程投资更大.因此桥梁设计人员的精心设计,可以节省大量的工程投资,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一些节省投资的方法和认识,供桥梁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