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5,(6):578-582
文章分析了港口煤炭作业细颗粒物(PM_(2.5))的主要来源,采用天津港主要煤炭作业货种粒径筛分实验、煤炭起尘污染源样品再悬浮实验和天津港煤炭作业起尘(细颗粒物)监测等技术手段开展研究,基于已取得的实验和监测数据,对港口煤炭作业细颗粒物(PM_(2.5))的排放特征、排放强度展开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提出了港口煤炭作业PM_(2.5)的源强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露天堆放的煤堆是煤炭码头堆场粉尘污染的主要来源。现行港口管理中针对各煤堆除尘作业的实施多依赖经验,未能充分考虑煤堆起尘区域的特点,造成抑尘效果不佳或资源浪费。对考虑外界影响因素变化下的煤炭码头露天堆场散逸性粉尘扩散进行定量研究,以中国北方某煤炭出口码头堆场为例,考虑在不同风速、多种风向入射角(0°、45°、90°)下的多组合试验工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各煤堆粉尘扩散进行数值模拟,将具体起尘区域可视化,并计算得到煤堆表面的粉尘扩散量。针对性分析不同位置的煤堆起尘特点,可为相应条件下堆场除尘作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长兵 《水道港口》2012,33(6):532-535
以秦皇岛煤炭港口为例,筛选煤粉尘(TSP)作为典型大宗散货港口大气环境优先污染物,通过对港口区域现有重点煤尘污染源、烟尘污染源和工业粉尘污染源排放和治理状况以及大气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的研究,结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满足秦皇岛煤炭作业环境和周边地区大气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为约束条件,探求了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及环境承载力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外界对传统煤港"脏、乱、差"的认识,黄骅港坚持自主创新,通过建设大规模储煤筒仓群、实施本质长效抑尘技术、构建全流程粉尘防控体系等措施,从源头控制粉尘的产生;通过建设生态水循环系统,治理港口含煤污水顽疾,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构建覆盖全港区的生态治理体系,通过科学管理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地,打造煤炭港口生态建设发展的样板,实现港口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配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黄骅港煤炭港区三、四期工程实例,系统分析了"双侧靠船、装船机全回转作业"的煤炭码头新型装船作业模式,建立了相应计算机仿真模型,基于港口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对煤炭码头合理通过能力进行研究,为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艳明  肖扬 《中国水运》2014,(11):71-72
黄骅港作为我国第二大煤炭下水港,在我国煤炭资源运输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更好地提高船货衔接水平,提升整个港口运输效率,成为黄骅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煤炭准班轮运输作为一种高效的运输模式,能够提升港口泊位利用率和船舶周转率,对黄骅港煤炭准班轮运输模式进行探讨,将有助港口整体效益的大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黄骅港将于3月1日起更名为“沧州港”。12月26日上午,省港航局在沧州市主持港口更名新闻发布会,并发表公告,决定自2006年3月1日起,将黄骅港正式更名为“沧州港”。未来沧州港规划有三个港区即煤炭港区、综合港区和河口港区。黄骅港自1985年开展前期工作,1997年11月煤一期工程开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散货港口桥式抓斗卸船机在铁矿石接卸中的粉尘排放标准,针对卸船机抑尘需求,给出桥式抓斗卸船机抑尘系统改造方案。该方案可实现在卸船机大料斗左右两侧的挡风门区域、机内中转小皮带头尾区域、机下大皮带的落料点区域进行干雾抑尘治理,能有效降低抓斗卸船机作业中产生的扬尘,将无组织粉尘排放的粉尘浓度控制在10 mg/m^(3)以内,从而满足散货港口对扬尘管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08,31(5):73-73
作为中国最大输煤港口群的河北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将打破“一煤独大”格局,将在未来10年内建立起煤炭、原油、铁矿石、液体化工品、粮食、集装箱等六大货种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0.
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通道出海口。在黄骅港现有航道条件下,能否充分挖掘航道的潜力,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给出合理的船舶富余水深,以提高港口煤炭装载量。文章通过分析影响船舶富余水深的因素,探讨黄骅港富余水深的计算方法,并与相关国际通用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得出黄骅港安全航行富余水深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