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故障树的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故障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在分析通信系统功能框图的基础上,对通信系统进行可靠性研究.构建了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故障树,采用最小割集分析法进行了故障树定性分析,并描述求解通信系统可靠度方法.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提高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可靠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马瑛  王强 《轨道交通》2008,(6):52-54
地铁公安通信系统已经成为地铁公安人员开展日常工作稠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工具。该系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灵活的现代化通信手段,在发现治安问题时通过它能快速合理地调动警力。本文从地铁公安通信业务需求分析入手,针对各系统可采用的方案对公安通信系统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对轨道交通公安通信系统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轨电车通信信号技术与智能交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信号系统是指挥轨道交通行车、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交通信息的重要设施。首先研究了有轨电车的运营基础,并结合通信信号系统归纳有轨电车的主要特点及通信信号系统关键技术。总结了国内外有轨电车通信信号系统的主要构成,重点介绍沈阳市浑南新区有轨电车通信信号系统概况。最后提出有轨电车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并阐述其主要功能及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UPS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模块化UPS与传统的串联热备份、双机并联以及多机分散式并联方案相比,有着明显的技术先进性优势。本文从冗余/容错特性、可靠性及可用性、维修和维护、升级扩展、经济性等方面分析了模块化UPS的优势,并提出了模块化UPS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交通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的发展和功能 ,对它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高速公路电力监控系统的通信要求的基础上,从变电站与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通道、组网模式、变电站内部通信、通信规约及标准四个方面分析确定常虎高速公路电力监控系统的通信方案。该方案已在常虎高速公路成功实施,系统运行稳定,通信效果良好,对其他高速公路电力监控系统通信方案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润扬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通信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结构安全监测与评估系统是对桥梁服役期间的运营环境和结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的一个完整的长期在线监测系统.作为该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通信网络的研究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不同的结构监测需求构成的通信网络种类、方案、工作原理及其网络协议.对润扬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中的通信网络系统的功能和设计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利用X.264视频压缩编码在嵌入式平台上进行实时视频通信系统前台和利用FFMPEG视频解码在linux平台上进行实时视频通信系统后台。实现了视频通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具有视频采集和存储、无线网络传输等功能。该设计适用面广,用户计费流量低,功能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磁悬浮列车信号通信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实现方法,针对磁悬浮列车的特点,分析了整个系统的信号流向,着重叙述了车内设备和地面设备间的数据交换方法,提出几种系统组成方案,通过对比,结合实践,确定了符合现阶段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青藏线西宁至格尔木段关角隧道为典型工点案例,论述了目前铁路应急电话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广播系统的建设现状,通过分析应急电话系统较传统区间通话方式的优点、常见视频监控系统编码格式,重点介绍了关角隧道防灾救援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设备设置情况以及系统结构。对今后铁路项目中长及特长隧道防灾救援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可能对列车运行和客运组织造成干扰,需要应急指挥系统进行综合调度指挥和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建设应急指挥系统是一项复杂决策,功能需求分析是决策的重要依据,要求功能描述清晰、一致和完整.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法对突发事件的情景构建、应对任务和功能需求进行了描述,提出了确定应急指挥系统功能需求的策略.并以列车信号系统故障为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功能需求描述和实现功能需求的数据和技术要求.结果表明,利用情景分析法对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是有效的,可以较好地解决需求分析不确定性和完整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投运率和运行可靠性,基于可靠性为中心维修和状态维修的先进理念,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维护、维修需求和现有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同时支持定修和状态修的车辆维修保障策略。采用基于状态的分布式维修软件结构模型,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系统架构,并对系统的具体部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当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现状基础之上,提出了利用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的新方法;运用改进的动态规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最优化工期。该改进的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成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初期起步阶段,做好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发展布局,恰逢其时.文章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建设发展方面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的接合,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期望城市建设能抓住轨道交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形成互动,产生良性循环,达到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与城市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节能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道交通的建设是实现城市交通节能的重要手段。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的节能工作也十分重要。本文分别从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营管理阶段,提出轨道交通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伟 《交通标准化》2014,(17):44-46
通过对济南市概况的介绍,引出建设轨道交通的必要性,以济南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图为例,提出了济南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建议与思考,特别提出了泉水保护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关系,线路交叉结点的无缝换乘问题及高架线路的隔音降噪问题,可为济南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交通方式,如何协调两者之间关系,实现两网融合发展,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是现阶段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广州市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衔接为例,分析现状衔接水平,并将轨道交通服务区域划分为3个不同圈层。根据各圈层特点,综合考虑乘客对拥挤程度忍受的时间以及轨道交通客流平均运距等特征,选取表征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衔接联动控制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衔接联动控制策略。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将构建的模型实际应用于轨道交通三号线沿线公共汽(电)车线路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是破解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绿色出行环境差和停车难等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在轨道交通大发展机遇期,有必要探讨如何科学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和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研究总结城市交通的内涵,即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内在要素,提出城市交通应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高效可持续运行。从车辆技术成熟度与国产化水平、轨道交通制式多样化、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规模与城市形态和发展阶段的适配性、认证和标准体系、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的一体化土地开发、多模式公共交通衔接换乘等角度出发,梳理发展现况并归纳问题及症结。重点针对结合市情的轨道交通基础性问题,就科学规划城市和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系统提出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角色在多约束、长周期、大投入下的复杂系统工程,采用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实现其高效率、规范化、低成本、全面协同的关键. 详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造的复杂性,总结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4种主要应用模式:面向建造、面向协同设计和分析、基于商业软件平台、基于开放式平台的BIM工程. 在分析当前研究及应用不足的基础上,归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BIM技术面临的三大问题挑战:全生命周期大量模型共享的统一性问题;基于BIM的多专业、多CAD/CAE软件协同问题;全生命周期海量信息数字化、高效率、低成本管理与应用问题. 为弥补现有不足、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BIM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面向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协同管理及平台、基于BIM的多专业正向协同三维设计、面向智能建造和运维的BIM规范性设计、基于IFC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的BIM表达与共享、BIM技术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支撑了城市空间扩展、优化了用地布局;然而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评估了近1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施情况,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功能层次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等;指出当前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单一功能层次的轨道交通造成长距离出行时耗长,缺乏与小汽车的竞争优势,从而影响、制约郊区新城的发展。然后借鉴东京、巴黎等国际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实施和运营组织经验,根据上海实际,分析其发展快速轨道交通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分析上海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提出其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必须"连心",并给出了服务标准、规划方案和预计达到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