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公路隧道勘察设计多个阶段大量丰富、准确的工程信息未能有效管理、缺乏再利用的现状,提出将CAD、GIS技术运用于公路隧道的信息资料数据库管理.通过对工程实例调查标准化和整合多来源、多个时期、多样格式和多数据标准的公路隧道信息,以三维可视化为重要特征,建立平面图与隧道各类附属设施、隧道设计资料数据库、隧道设计模型、地质及地形三维模型之间的联系.构建公路隧道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建立了覆盖公路复杂隧道的设计、运营、养护等多阶段的信息管理、共享服务平台.通过vc2005和ObjectArx2008开发工具实现,并在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中进行了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公路隧道交通信息感知水平,实现公路隧道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需求,基于雷视融合感知技术,建立了公路隧道交通管控系统,通过时空匹配、ROI目标融合和距离融合方式依次实现雷视融合感知;构建了公路隧道交通管控系统体系架构,包括设备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5个层次;以雷视融合、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驱动,建立了三维实景化管控、数据分析研判、应急联动管控和信息共享四大应用平台,实现了全息感知、多源融合、事件研判、辅助决策、智能控制、精细管理等功能。通过济莱高速公路隧道群实例证明:基于雷视融合的公路隧道交通管控系统可精准感知隧道运行状态,为公路隧道信息感知和智能化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隧道智能配电系统是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可靠的配电系统是保证隧道安全营运的基础。在调研市场上可以实现应用的智能化硬件产品的基础上,以施耐德电气的智能配电系统在G98环岛高速三亚崖州湾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为例,通过分析隧道传统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隧道日常管理与运营维护的实际特点,对智能配电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阐述,探讨在工程上如何构建智能配电系统,实现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最优化,保障隧道平安、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隧道模型中设计、施工阶段的数据信息在隧道养护阶段的冗余,增加了隧道模型在网络养护平台的应用难度,因此,通过WebGL技术建立了一种轻量级的隧道模型网页端可视化方法,实现网页端模型重构并全景贴图技术还原隧道真实场景。结果表明,WebGL自身的压缩技术使隧道模型在网页端的可视化和漫游交互十分流畅,确保了模型信息的完整性、多数据格式的兼容性和可视化效果的真实性,为后期建立以隧道模型可视化为中心的养护信息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里程快速增长,但在隧道运维管理中存在技术落后、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引入公路隧道的运维管理,通过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及设计系统架构,实现可视化的公路隧道运维管理。以浙江省41省道岭下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运维管理平台,为公路隧道运维管理提供一种直观、便捷的管理方式,提高公路隧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储伟伟  储雪松  高立强  吴锋 《隧道建设》2018,38(10):1643-1652
为解决紫之隧道由于养护工程规模庞大、运维对象数量众多所带来的管理决策困难等问题,引入BIM技术,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实际,通过对BIM软件的二次开发,创建涵盖结构、通风、给排水和供配电等多个专业的紫之隧道工程运维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网页端三维展示技术,开发B/S架构的紫之隧道运维管理系统,相对于传统的隧道管理方式,该系统具有可视化程度高、空间定位容易、使用方便等特点。系统提供三维展示、定期检查、机电设备管理、监控和监测数据展示等模块,使管理者能在三维场景下,对隧道的病害数据、监控数据以及监测数据有清晰直观的了解。该系统在紫之隧道上的应用,能为保证隧道运维工作质量、提升运营维护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刘大洋  韩坤林  潘东宏  王政荣  张朋 《公路》2022,67(1):254-258
以大型桥隧集群智能运营维护为背景,研究BIM技术在大型桥梁隧道集群运维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桥隧构件级解析与编码技术,巡查、检测、监测、养护等多业务协同技术,静态、半静态、动态实时等多元数据融合技术,以及数据集成可视化交互等技术.并以重庆曾家岩嘉陵江大桥工程大型桥隧集群为应用案例,介绍了研究成果的工程应...  相似文献   

8.
刘攀  邓博 《隧道建设》2019,39(Z1):478-485
为解决当前隧道机电设备种类繁多,软件系统独立,应急处置时需人工操作多系统实现设备联动控制,以及设备缺乏预防性养护的问题,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设隧道机电设备综合管控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将隧道外场机电设备分为PLC控制设备和非PLC控制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采取不同的数据采集手段,实现对隧道机电设备状态的监测与故障报警; 2)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结合交通事件发生位置与区域影响,制定机电设备联动控制应急预案,实现隧道交通综合管控与交通诱导; 3)采集机电设备历史养护数据,依托云平台提供的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历史检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与分析,重点关注检测数据存在异常变动的机电设备,实现机电设备“预防性养护”与差异化清洁维护。通过建立该系统,实现隧道运维阶段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提高运营经济效益,提升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沉管隧道运维技术发展,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与数据挖掘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沉管隧道的国内外概况、运营与病损情况、检测与评估技术、病害预防及处治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以沉管隧道用途、管节长度与埋置水深等关键信息为基础,阐释了其国内外发展概况;简述了沉管隧道运营现状,并重点对沉管隧道接头、主体结构、附属结构与设施的常见病损特征进行了数据挖掘;对隧道检测、监测与评估技术进行了对照剖析,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检测与评估技术的进步与不足;从前期预防与后期处治的双角度,阐述了沉管隧道的不均匀沉降、裂缝与渗漏水等常见病害的预防与处治;并从沉管隧道运维信息的角度,对其运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沉管隧道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运维技术难题;在役沉管隧道出现了过大(差异)沉降、裂缝、渗漏水等病损,其中管节不均匀沉降最为常见;沉管隧道检测仍以结构检测对象和传统周期性检测方法为主;沉管隧道评估诊断多侧重于沉降量控制标准的角度,考虑多因素综合角度的服役性能评估尚处于空白阶段;沉管隧道常见病害应坚持建设期预防和运营期处治双管齐下的对策。未来,沉管隧道运维将向运营环境全要素拓展,并更注重实时自动化监测技术、大数据智能评估技术与基于状态的养护策略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公路养护管理中因系统分散导致的“协同性差”和“信息孤岛”问题,对众多养护管理系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以标准化数据为基础,打通业务数据通道为核心,研究一体化管理平台能实现智能协同的目标。为此,基于路桥隧等公路基础设施的病害知识库、成因分析库、养护方案库、决策干预策略库等经验库,配合多源信息集成、自然语言识别、特征权重因子优化等核心算法等技术,通过功能同入口、数据同标准实现数据汇聚,利用养护全数据源,通过平台“五层技术架构体系”设计,实现养护业务智能协同和养护科学决策功能。该平台在重庆、福建、浙江、山东、湖北、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北京等省市部署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数据整合技术(ETL)和三维可视化智能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公路建设项目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并结合"国道G314线库车至阿克苏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和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分析平台,涵盖公路建设项目全部业务功能,并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与后续运营管理及养护期的数据跨阶段共享。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提供安全、可靠、高效、快捷的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浙江省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中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回顾数十年来浙江省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浙江省隧道工程领域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情况,包括特殊隧道建设技术、安全节能运营技术和隧道养护技术3方面代表性成果。然后,分析浙江省公路隧道领域在钻爆法施工质量缺陷、钻爆法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TBM/盾构法占比低、智能新技术应用少、预防性养护与装备技术应用滞后等方面的短板。最后,提出未来浙江省隧道工程安全、智能、绿色3大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林晓东  李晓军  林浩 《隧道建设》2018,38(6):963-970
为解决在盾构隧道工程中,地理信息系统(GIS)标准缺失和建筑信息模型(BIM)分析功能薄弱的问题,在分析GIS的数据管理和BIM的数据标准基础上,建立集成GIS/BIM的盾构隧道全寿命期管理系统。首先,概括总结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 其次,基于IFC标准扩展统一的盾构隧道信息模型,涵盖盾构隧道地质、结构、线路、施工、监测和病害等数据; 然后,介绍系统信息的关联,包括隧道编码、GIS和BIM的集成方案; 最后,以上海地铁盾构隧道为依托,描述系统在工程全寿命期的应用,包括隧道地质勘察、结构设计、运营监测和养护维护等阶段。该系统制定了统一信息模型,方便数据交换和管理,在信息模型基础上实现了信息可视化与不同分析功能,提高了盾构隧道的全寿命数字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工程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等特点,传统运维工作尚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精度差和外海作业安全风险较大等瓶颈性问题。为了实现港珠澳大桥的安全、可靠、高效运维,总结出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存在服役状态感知能力低、监测信息利用率低、交通风险主动管控效率低、运维管理信息化和养护决策智能化程度低等四大共性难题,梳理了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的关键技术,提炼出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的9项工程建设内容:基于5G的跨海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物联网,基于北斗的毫米级变形监测及封闭空间定位系统,水下结构智能监测平台与大数据融合处理系统,基于无人机集控的巡查、检测、应急一体化系统,基于巡检机器人的跨海桥隧抵近检测与维养系统,跨海集群设施服役环境数字化与运行状态监测评估系统,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跨海集群设施数字化维养管理系统,全时交通安全运行与快速应急处置智能系统,跨海集群设施运维一体化管控平台。此外,还提出了包括设备感知层、通信层、基础资源层、数据支撑层、业务支撑层、智慧应用层、用户交互层等的总体技术架构。最后,总结了港珠澳大桥智能运维的主要技术特色。港珠澳大桥的智能运维工作、成果、经验可为其他跨海交通基础设施的...  相似文献   

15.
论述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该系统为实现公路隧道状态采集、数据挖掘、病害评价、病害处置策略制定、养护计划制定与费用分析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重点阐述其系统结构、系统功能、技术特点及实际应用效果,为公路隧道管理者提供一套新型隧道养护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了高效率解决交通隧道巡检维护中人员响应速度慢,消息滞后,应急调度不及时等问题,通过分析交通隧道实际运维中出现的各类事故和灾害,建立了交通隧道事故和灾害预警模型,并据此提出了交通隧道智能巡检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实现隧道的火灾监测、交通预警和危化品泄漏处置等智慧运维巡检功能,提高交通隧道养护维修的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1,(5)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日常运维养护是高速公路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工作之一,结合当前IT技术的发展和华丽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境内外先进的IT运维经验,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构建华丽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一体化、可视化和自动化运维平台。通过应用实践,该平台对机电系统日常运维和养护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对于缺陷责任期后运营单位顺利接手系统维护夯实了基础,也为未来高速公路运维可视化、智能化和体系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亏GoogleEarth的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GoogleEarth软件引入到道路养护管理系统之中,建立了基于GoogleEarth的道路养护管理系统。通过研究GoogleEarth软件及其可扩展性和数据处理方法,对GoogleEarth平台上实现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COM编程结构,完成系统的二次开发,实现了道路信息、养护信息、决策信息等在GoogleEarth中合理的可视化表达,使道路养护管理系统更直观易懂,容易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17,(11)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交通从建设为主阶段转向建养并重阶段,亟需加强公路隧道的信息化养护管理。而我国公路隧道养护信息的管理现状表现为"信息规模庞大、信息记录不标准、信息利用水平低下、缺少动态信息、养护信息与决策管理脱节"的局面。因此开发"云友"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智能云平台,其中包括公路隧道养护、检/监测以及预测决策等单元,实现公路隧道养护的数字化管理,为养管部门提供科学化的维修决策。通过工程应用,其可靠性和适用性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隧道的设计、施工、运营等现状的阐述,分析了隧道病害产生的类型和原因,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以组建隧道病害诊治与养护公司作为处理病害防护及养护的意向,进而对隧道病害诊治的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组建高科技国字号隧道病害诊治与养护公司的思路和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