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角隧道施工通风斜井分隔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罗占夫  职常应  乐晟 《隧道建设》2009,29(4):411-414
关角隧道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共设10座辅助斜井,无轨运输系统组织施工,斜井工区施工通风难度大。介绍施工通风斜井分隔方案的设备布置、能耗分析、中隔板结构形式、防漏风措施等技术,通过斜井分隔方案在关角隧道10号斜井的现场应用和通风效果测试,表明斜井分隔方案可以在无轨运输斜井的施工通风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关角隧道单车道无轨斜井施工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关角隧道XGZHQ5-2标段单车道无轨斜井施工进度滞后的现状及其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经验总结,采取双联进洞、中隔板通风、皮带机运输等方式对施工方案进行切实可行的优化,同时加强项目管理,有效地缓减了工期压力,为关角隧道现场施工提供指导,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关角隧道斜井皮带机运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长大隧道长斜井出碴运输难题,提高长斜井出碴运输效率,对隧道皮带机运输技术进行调研,对传统运输方式与皮带机运输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皮带机运输的优越性,并结合关角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种斜井出碴运输设计方案,对斜井皮带机在井底转载、储碴、喂料和破碎等细节方面进行方案比选,选择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出碴运输方案,为指导关角隧道现场施工提供借鉴,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沈碧辉  杨其新 《隧道建设》2008,28(2):170-172
施工通风是特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特长隧道能否顺利建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吕梁山特长铁路隧道5号斜井工区为例,根据长大斜井与正洞多工作面施工的特点,提出设计方案,并据此推算出施工风量布置风机,以选择合理通风方案,并针对该工区施工通风特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罗燕平  韩景科  文展  骆阳  刘甫 《隧道建设》2019,39(Z1):385-391
为加快长大隧道施工进度,多采用开挖斜井增加工作面,而多工作面同时施工时,通风成为影响掘进速度的重要因素。以金家庄螺旋隧道斜井工区工程为依托,针对左线现有压入式通风方案工作面风量较小、通风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风仓式通风方案。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2种方案的“风机-风管-隧道”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并将数值计算所得测点风速与现测数据进行校验。计算结果表明: 1)现有压入式通风,风管供风量和洞内风速均不能满足隧道施工通风要求; 2)采用风仓式通风方案后,能较好地控制工作面风管出口风量,使各工作面风量满足要求; 3)风仓式通风具有灵活性,可随着隧道开挖进尺的增加,调节风仓内风机,控制工作面风量; 4)风仓式通风能减少风管长度和转角,从而减少漏风量和风压损失,较好地为工作面提供风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静华  陈强  田万良 《公路》2024,(1):416-424
隧道施工通风是隧道全过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项目前期策划,现设计为无轨施工斜井,计算斜井加隧道主线施工需风量,对风机选型,分阶段施工通风设计,从而对大巴山隧道中间段进行通风设计,保障隧道正常施工。结合特长隧道施工计划,划分为多个阶段,利用不同的通风方式,完善隧道施工通风设备,将隧道施工通风效果最优化,为隧道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7.
刘海荣 《隧道建设》2015,35(6):579-583
关角隧道施工的一大难题是深长斜井的反坡排水,快速有效地排除斜井施工阶段和正洞隧道施工阶段的涌水对隧道的正常施工影响重大。针对关角隧道的水文特征及斜井反坡排水具有的长距离、高扬程和大流量等特点,对各施工阶段斜井的反坡排水系统进行研究,总结出国内外水泵配置、双联拱式固定泵站、供电线路并网等技术措施,避免了突涌水造成淹井事故的发生,同时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牛红培 《隧道建设》2014,34(8):784-789
关角隧道是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该隧道富水区长22.5 km,涌水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关角隧道5#斜井为背景,通过对排水设备的选型和组合,实现斜井的自动排水。介绍使用PLC控制器及软启动器实现自动排水的原理,对传统泵站的缺点进行分析,并对自动排水系统与传统排水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自动排水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均优于传统排水系统,该自动排水系统在关角隧道的施工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并降低了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9.
陈绍华  李志平  马栋 《隧道建设》2017,37(7):907-911
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是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的控制工程,全长32.690km。新关角隧道建设面临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高海拔特长隧道的运营、通风防灾救援及旅客疏散等运营安全技术均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难题,新关角隧道建设中创新了隧道施工通风技术、出碴运输模式、防冻害技术、运营通风和防灾疏散救援技术,推动了特长隧道技术的进步,为在青藏高原修建长隧道提供了成功的参考案例,并获得国际隧道及地下工程协会(ITA)2016年度重大工程奖。  相似文献   

10.
豆小天  陈庆怀 《隧道建设》2011,31(1):104-109
为提高隧道施工通风效果,改善隧道施工环境,实现快速施工的目的,以西秦岭特长隧道斜井进双正洞无轨运输施工通风为例,从方案比选、通风设计、效果监测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罗家理斜井施工通风技术,并对大风室接力通风在罗家理斜井的成功应用进行详细说明。所采用的通风技术工艺简单、可靠、经济、高效,通风效果较好,有效地控制了空气中的尘毒污染,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快速进行。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施工通风有着众多方式,各种通风方式都存在优缺点。长大隧道施工中,独头掘进距离长,需要的风压与风量大,且常设计有施工竖井(斜井)等辅助坑道,因此,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各通风方式的特点,结合隧道自身的环境、施工方法、经济以及施工管理等因素,利用辅助坑道,选择最优通风方式,以确保施工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2.
翁振华 《路基工程》2011,(2):169-171
中天山隧道为双单线隧道,是国内少数几座特长大隧道之一,进口采用TBM掘进,出口为钻爆法施工。在出口五千多米的位置设置了一条2547m长的单车道斜井,坡度为11.3%。着重介绍斜井通风方案的比选及相应措施的施工技术。通过实践表明,采用大功率风扇通风接力排烟方案简便、可行,效果良好,为类似特长大隧道斜井的通风排烟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3.
包家山隧道3#斜井工区施工通风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穆千祥  曹支才  肖元平 《隧道建设》2010,30(3):336-338,343
针对包家山特长公路隧道3#斜井工区钻爆法开挖、斜井有轨提升、正洞无轨运输、多作业面同时施工的特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的施工通风方案。现场应用测试证明,通风效果良好,通风方式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4.
陈绍华 《隧道建设》2016,36(3):355-372
青藏铁路西格二线关角隧道是我国首座长度突破30 km的铁路隧道,文章介绍关角隧道的主要修建新技术: 采用斜井分隔风道新技术和斜井皮带机出碴配合钻爆法掘进的新技术,加大供风量,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克服高寒缺氧难题;采用岩溶裂隙水综合注浆技术及合理的排水配置,解决持续高压涌水难题;采用调整结构形式、加强初期支护和允许适度变形的技术方案,解决宽大断层束大变形问题;通过严格的计算,首创采用活塞风解决30 km长隧道运营通风技术方案,研究隧道内火灾烟气分布规律后,采用安全隧道射流风机加压和事故隧道均衡分散式竖井排烟新技术,形成防灾救援新技术。文章介绍关角隧道建设所取得的技术成就,以期对后续的高原特长隧道起到指导,达到推动中国铁路隧道技术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基础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公路里程大幅增加,随之涌现出了一大批长大隧道。在隧道施工和运营中,通风设计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该文以米仓山特长公路隧道为例,对米仓山隧道施工期间通风方案进行设计,并对长大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施工工区的划分、风量风阻的计算以及通风布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①长距离独头掘进隧道计算需风量时应考虑隧道内作业人员、爆破、内燃机械以及最低风速4个因素,并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某些参数的取值进行扩大;②在考虑射流风机克服隧道阻力的同时,还应增设局扇驱散局部聚集的粉尘及有害气体,如二衬施工处;③长距离独头掘进隧道应充分利用斜井、竖井进行通风,从而减小通风距离,达到理想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秦岭隧道店子坪斜井施工段施工通风方案进行分析,以及对超大功率风机方案和普通风机接力方案进行比选,从隧道内需风量及风压计算到设备选型及通风系统布置,全面介绍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大坡度长斜井有轨运输系统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昌 《隧道建设》2009,29(5):574-578
以龙厦铁路象山隧道3#斜井工程为依托,针对大坡度长距离有轨运输斜井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井底车坊布置解决工序间的相互干扰问题,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使斜井有轨和正洞无轨运输更好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合理设置抽排水系统,解决了斜井反坡排水的问题,达到安全快速的施工目的。  相似文献   

18.
龙潭特长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璋  陈光明 《公路》2007,(3):182-187
龙潭隧道长约2×8.7 km,设置了2斜井 2竖井,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特长公路隧道,其建设规模大,难点多,技术要求高。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国内外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成功经验,对隧道的关键技术,如隧道平纵面设计、斜井与竖井的选型与布置、岩溶区长大隧道修筑技术、长大斜井与竖井的施工、隧道通风与防灾救援设计方案等都进行了大量的方案比选和技术创新,并将其列入交通部西部科研项目,进行分析研究,以指导本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9.
山岭隧道施工通风方式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永生 《隧道建设》2010,30(5):569-572,581
对山岭隧道基本施工通风方式进行介绍,重点讨论为适应长大隧道斜井多工作面施工而开发的新型通风方式,即单斜井双正洞射流巷道式通风和中隔板风道式通风,对这2种通风方式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并对隧道施工通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特长隧道的不断增多,为了解决通风问题,一般采用斜井进行通风。摩天岭隧道全长7353m,为西南第二长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右线设通风斜井1座,斜井长817.673m,倾角25°,开挖过程中遇大型溶洞2处,一处斜井正穿溶洞,溶腔断面大;一处为泥质充填,厚度无法探测。本文就此2个斜井溶洞的处理,提出可行的施工方法,并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体会,以供同类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