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汐河口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径潮流动力的不同及其复杂的时空变化导致河口的不同区段水沙特性等也明显不同.在河口治理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征.河口治理研究应采用数模、物模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方法,因数模和物模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方法及具体评价指标应根据研究区段的水沙特性和研究目的合理选用.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践为例,介绍数物模综合研究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敏  顾峰峰  范期锦 《水运工程》2011,(11):166-180
潮汐河口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径潮流动力的不同及其复杂的时空变化导致河口的不同区段水沙特性等也明显不同。在河口治理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征。河口治理研究应采用数模、物模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方 法,因数模和物模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方法及具体评价指标应根据研究区段的水沙特性和研究目的合理选用。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践为例,介绍数物模综合研究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永定新河河口演变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品正  杨连众 《水道港口》2001,22(4):160-163,174
通过对永定新河河口水文、泥沙及历年地形资料的分析 ,研究了河口演变特征和趋势 ;同时根据航道整治和河道行洪治理的研究成果 ,就综合治理该河口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巨型复杂河口治理工程.经长期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研究,掌握了长江口水、沙运动及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长江口总体河势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北槽先期进行工程治理的科学论断.针对长江口的特点,提出了稳定分流口、充分利用落潮输沙,采用中水位整治及宽间距双导堤加长丁坝群,结合疏浚工程的总体治理方案.一、二期治理工程的成功,带动了水运工程行业的技术进步,是我国河口治理工程和水运事业的伟大创举,成为世界上巨型河口航道治理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付桂 《水运工程》2016,(11):121-127
对国内外河口航道治理工程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大河河口航道的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拦门沙航道的治理是关键;不同河口水文泥沙特性千差万别,治理方案须因地制宜;在河口航道治理中,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手段,而且多数以整治为主;重视航道建设与河口综合治理相结合。对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启示如下:长江口航道治理采取整治与疏浚相结合,多手段多方案研究制定合理方案,工程建设期间须加强现场观测和动态管理。实践表明:长江口航道整治难度极大,必须不断深化对河口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突破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为深化河口演变和河口治理的理论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对河口拦门沙及最大浑浊带的生成机制及界定、泥沙密度层化、河口平衡剖面下的输沙特征、径流与丁坝工程对平衡剖面的影响、反映纵向环流影响的河口水团滞留时间(水龄)、航道回淤物理过程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减淤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汤宇  付桂 《水运工程》2016,(11):151-156
近年来,因长江口上游径流、外海潮汐和河口海洋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长江口水域河口及海岸工程的大量兴建,特别是规模宏大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河口潮汐产生变化。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前后长时间序列的11个潮位站潮位资料进行分析,得出长江口近期潮汐特性的变化特征:口外潮汐特性主要受外海潮汐总体变化影响,口内潮汐特性受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及周边涉水工程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简述乌江河口段整治中槽方案的确定,治理措施及整治后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现场勘测及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从地貌特征及沉积特征方面对研究区域的泥沙来源、运移及河口治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漳卫新河河口数学模型及治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华庆  金生  岳翠平 《水道港口》2003,24(4):155-160
建立了河口一、二维耦合水沙有限元模型,计算格式具有耗散小和精度高的优点。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漳卫新河河口及河道水沙动力场,各站潮位、流速和含沙量过程计算与实测基本一致。经清淤、建闸和建导堤方案河道淤积量比较,推荐漳卫新河河口治理方案为导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