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造船》2010,(1):78-78
<正>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上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1005-9962/CN31-1540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单位名称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部亚海造船有限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单位名称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都亚海造船有限公司浙江船厂上海船厂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单位名称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  相似文献   

3.
<正>《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于1985年创刊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4069/CN31-2076/U),自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船舶与海洋工程》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先后荣获2008年中国船舶系统优秀期刊二等奖、2010年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2012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科技期刊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4.
《上海造船》2012,(4):78-I0006
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原《上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2095-4069/CN31-2076/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亮  姜彤 《航海》2014,(5):21-23
造船人留置权属于《海商法》规定的狭义的船舶留置权。在船舶建造合同相对人未支付造船费用时,造船人有权留置其占有的船舶,该船舶的所有权登记情况对造船人的船舶留置权没有影响。造船人基于造船合同之外的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享有的债权,可根据《物权法》对占有船舶行使留置权。  相似文献   

6.
《上海造船》2009,(2):62-62
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Ck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 1005-9962/CN31-1540/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造船》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8年获中国船舶系统优秀期刊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上海造船》2009,(3):69-69
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上海造船》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 1005-9962/CN31-1540/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造船》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8年获中国船舶系统优秀期刊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重工集团不仅是三大指标位列全球第一的造船集团,同时还是船用主机交付台数和总功率全球第一的船舶配套供应商,此次现代重工对大宇造船海洋的并购对全球船舶配套产业格局的影响不容小觑。随着韩国造船集团现代重工(HHI)对大宇造船海洋(DSME)的收购案获得哈萨克斯坦监管部门的批准,并在韩国、中国、日本、新加坡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反垄断审查,此次并购对国际造船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正在  相似文献   

9.
地方     
《机电设备》2006,23(5):29-30
舟山:造船超越修船;宜昌要建成船舶制造基地;镇江新民洲敲定4个造船项目;连云港灌河将建全国船舶修造基地;象山产业区船舶工业基地迅速崛起;山东省加快培育四大船舶产品集群;  相似文献   

10.
高附加值船舶研发与建造的特点及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滨 《船艇》2000,(7):16-19
高附加值船舶的开发、设计与建造有着相当的难度,这也正是该领域的进入障碍(Barriers to Entry)。一个国家或一家造船企业建造高附加值船舶,进入障碍首先表现在造船国自身的工业水平方面;因为高附加值船舶的开发首先要有材料工业、机械  相似文献   

11.
行业信息     
《船艇》2006,(7)
◆国内造船动态◆一季度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06年一季度,我国船舶工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实现良好开局。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新接、手持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造船完工量有所下降全国承接新船订单7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8%;手持船舶订单44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受造船周期规律性影响,全国造船完工量24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7%。按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4%、27.4%和19%。(二)生产持续高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同步增…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我国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满足造船企业培训技能员工尤其是劳务工的需求,全面提升企业员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受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委托,上海船舶工业公司从2005年开始筹划,并组织上海地区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造船企业的几十名造船专家编写了一套船舶主体工程岗位培训教材,2008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正>1 ISO/TC8/SC3/WG14第二次会议情况2015年3月2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上技术委员会管系和机械分技术委员会船用低温阀门工作组(ISO/TC8/SC3/WG14)第二次工作组会议在上海青松城举行,来自中、日、韩的2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中方代表来自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  相似文献   

14.
环球搜索     
《航海》2010,(4)
<正>造船现代重工创造船行业世界纪录6月29日,韩国工业巨头现代重工(HHI)向希腊Naftomar公司交付了其刷新世界纪录的第1660艘船舶——22500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船舶"Gaz Providence"号。现代重工保留了其作为世界上造船数  相似文献   

15.
<正>[提要]船舶留置权因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原因消灭后,造船人对所占有的船舶具有的支配力终止。但造船实践中,因办理船舶抵押权登记需要形式上出具的船舶交付证明,不能证明造船人已实际丧失对船舶的事实控制或实际占有,船舶留置权不消灭;若船东另行提供的担保系附条件的担保,在所附条件未成就之前,视为造船人未实际接受该担保,船舶留置权亦不消灭。  相似文献   

16.
引言 随着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激烈和船东对船舶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造船企业在船舶质量、成本、周期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必须在造船经营、造船技术(设计、生产、管理)方面做出卓越的工作,才能取得效益.  相似文献   

17.
GTRC造船理念     
财富之标Ⅱ系列船舶工程是G.T.R.Campbell船舶咨询有限公司(GTRC)于1999年在中国发起的重要造船项目之一.此公司在40年前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造船理念(GTRC造船理念).1999年,当GTRC在中国靖江造船厂开始其中国造船业务时,此理念开始被引入中国.通过对财富之标Ⅱ系列船舶工程进行研究,将讨论其理念如何...  相似文献   

18.
《船艇》1999,(7)
上海:中华造船厂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中国船舶电站设备公司中船总第十一所中船总第九设计研究院沪东造船集团上海船舶设计院上海船厂七院708所上海市金联船舶配件厂上海市金谊船舶配件厂上海远通船舶设备备件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上海造船》2013,(1):69
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类专业学术期刊(刊号ISSN2095—4069/CN31—2076/U),自1985年创刊以来,在促进船舶科研发展和推动造船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船舶与海洋工程》已入选万方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  相似文献   

20.
包国齐  周洋 《江苏船舶》2006,23(5):31-33
在船舶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船企必须深化改革,彻底转变落后的造船模式,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促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升级,努力提高船企的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是船企确保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模”要和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引进先进技术,运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造船数字化,以信息化推动造船现代化是船企的必然选择。运用CIMS建立数字造船平台,把船舶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所有管理(PLM)和企业资源规划(ERP)融于一体,将船舶建造中的设计、生产及人、财、物等信息集成共享,整体协调作业计划,同步安排资源管理,从而大幅度提高造船效率和效益。数字造船是一场重大变革,任重而道远,要转变观念、培养人才、加大投入;运用CIMS技术要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