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及大型围垦项目白热化推进背景下的海堤安全问题,开展中国海堤监测现状研究。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依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从海堤检测与监测理论、海堤状态安全检测、海堤安全长期监测以及经典海堤监测案例这4个全新的角度,分析我国海堤监测的现状。结论表明:现有海堤监测大多集中在施工期监测方面,对老海堤安全隐患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指出海堤监测理论中渗压和沉降理论2个分支均未提及海浪本身对海堤的影响,建议将波浪资料纳入海堤渗压及沉降等影响因子中;建议提出一套规范化的海堤隐患检测综合方法,将海堤自身变形监测资料与海洋水文监测资料同步集成、综合分析进而实时预测海堤安全。  相似文献   

2.
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作为高环保高质量要求的新型人工岛回填工程,相比传统回填工艺,回填材料来源和工艺有很大不同.回填材料不是通过回填区附近疏浚得到,而是从远端运输过来回填,传统的疏浚吹填设备不能满足本项目的施工需求.为此项目前期引进了小型泵砂船,但因其施工产能和排距有限,需引进大型泵砂船满足项目施工生产需求.针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回填工程,详细地论述了陆域形成中回填砂工程中的抛填和吹填工艺。通过对普遍的回填砂抛填与吹填施工工艺,针对于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回填工程的工程实例,对两个技术采用技术上优化,使得施工更为节省开支和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钢圆筒及副格围护结构振沉完成后,为确保其整体稳定性,采用定点、接力、分层抛填的方案对钢圆筒及副格内回填砂施工,有效控制了钢圆筒围护结构在回填砂施工期间的结构稳定性,防止了不利工况的出现。人工岛围闭前,采取设置龙口直接抛填以及泵送等方式进行水下回填;人工岛围闭后,采取水上抛填加陆上倒运的方案快速实现了人工岛陆域形成,为外海人工岛快速成岛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海堤工程建设中,受海滨地区复杂地质情况的制约以及海上施工条件的影响,往往易出现工程安全问题.通过建立信息化监测平台,及时掌握海堤及其地基土体的变形参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结合天津中心渔港海堤工程实例,通过分析沉降、位移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以及信息化机制对施工的指导作用,验证信息化监测平台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安全可靠地降低防浪墙顶高程,在分析国内外规范对越浪量标准界定的基础上,为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海堤拟定了运营工况、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这3种工况组合和相应的允许越浪量标准,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海堤越浪量进行优化设计,使人工岛地面与挡浪墙之间的高差减少到人体正常身高范围,可为过境旅客提供海天一色的景观视线。  相似文献   

7.
为安全可靠地降低防浪墙顶高程,在分析国内外规范对越浪量标准界定的基础上,为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海堤拟定了运营工况、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这3种工况组合和相应的允许越浪量标准,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海堤越浪量进行优化设计,使人工岛地面与挡浪墙之间的高差减少到人体正常身高范围,可为过境旅客提供海天一色的景观视线。  相似文献   

8.
护岸防护工程中防浪胸墙顶高程主要由潮位和波浪爬高确定,在台风频发的沿海地区,由于水深浪大,为了满足防洪设计要求,采用传统的海堤结构断面,需要较高的堤顶及防浪强高度,严重影响景观和后方土地开发利用。本文以某人工岛项目为例,探讨降低防浪墙顶高程和控制越浪的设计优化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的海堤软基沉降计算目前多以复合地基法为主,为研究半刚性水泥搅拌桩软基加固特性,探讨上部堤心石分层回填施工对其影响,采用PLAXIS 3D岩土有限元软件对海堤进行整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其中水泥搅拌桩采用实体桩建模,从而避免了复合地基法的计算假定,更真实的反映软土地基加固的变形性质。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分层层数对地表沉降以及水泥搅拌桩的内力及变形影响很小,从而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研究结果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海堤工程施工中变形监测的特点与要求、对于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此方法主要包括基准线法,导线法,摄影测量法,GPS测量法,文中的探讨的结论可为实际标准海堤变形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卞卡 《珠江水运》2022,(6):77-79
深中通道东人工岛陆域形成过程中受沿江高速桥墩影响,施工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采用的膜袋砂与泵船接管形式很好地处理了该种问题,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就回填砂施工过程中的两种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洋山深水港区西港区A区陆域形成对进港海堤的影响,自2006年10月初开始对进港海堤进行变形观测,此项工作至今仍在观测中.根据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15个月的观测资料,阐述东海大桥进港海堤的变形观测方法与精度,同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变形观测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陆域回填对近岸段桩基的影响,结合鱼山大桥工程,分析鱼山围垦对鱼山大桥桩基的影响,利用ABAQUS软件采用三维固结有限元法进行固液耦合分析,考虑土体渗流以及地基和桥墩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堤后回填加载过程对鱼山大桥工程、地基和桥梁桩基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得出软基海堤与桥梁的相互作用情况下陆域回填对鱼山大桥的影响。结果表明,陆域回填会增加鱼山大桥的沉降和位移。  相似文献   

14.
海滨城市建设海堤经常受相邻桥隧的影响,建设条件受到各种限制,传统的大型土石方海堤已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提出一种低桩宽承台卸荷板式海堤,该结构能适应打桩设备小、施工作业面狭窄、地质条件差且不能换填、地面荷载大及防腐要求高等不利条件。采用MIDAS/GTS NX软件对结构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并现场监测收集变形数据,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桩基弯矩小、水平位移小、整体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圳机场三跑道海堤工程场地软弱土层深厚,海堤建设需要满足对广深沿江高速的位移限制要求,且海堤堤顶高程不能超过15 m安全限高线等系列问题,提出低桩承台直立式海堤结构,并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基础加固处理。采用经验公式并通过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确定合理的堤顶高程,且采用国际通用软件Plaxis 3D进行结构受力分析,证明该海堤方案能有效控制土体侧向变形。针对海堤需满足使用100 a的防腐问题,钢结构采用重防腐蚀涂层、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混凝土包覆联合防腐措施,确保海堤满足设计保护年限。  相似文献   

16.
离岸人工岛施工监测控制网的建立可以借助于海上测量平台。针对海中刚性结构的测量平台易受温度、湿度、气压、风力、潮汐等外界因素影响,从而影响监测控制网精度的问题,对其进行专项研究。基于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工程监测项目,通过合理控制技术指标,设计一种跨海高差传递方法,经过精度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建立满足二等技术要求的施工监测控制网,并给出提高精度的相应措施,为离岸人工岛施工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孙近阳 《水运工程》2012,(12):200-203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某人工岛的施工区域内有淤泥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等软弱土质,且围堤堤身较高,工期紧,围堤和吹填施工速度快,施工速度不均匀,所以有必要对围堤地基和吹填区进行施工观测.工程通过分层沉降、深层位移、孔隙水压力等施工监测方法来指导和控制施工,有效预防地基和堤身发生滑动或产生过大位移变形,确保施工安全和使用要求.监测数据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某防波堤工程监测项目为例,介绍测斜仪在软土地基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对每日跟踪观测的动态数据进行汇总,掌握坝基土体实时位移状态,做出各个监测点的位移一深度曲线.通过实测数据,并结合各监测点土体的分层情况,挑选4个监测点(即2个典型断面)为例进行地质分析:针对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简要分析测斜仪使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人工岛运行期的安全监测,关系到人工岛围护结构稳定和生产运行安全。结合国内首个滩海人工岛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分析了运行期滩海人工岛安全监测的特点,首次提出了滩海人工岛运行期安全监测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式,并分级给出了工程安全应对措施,类似工程可参照实施。  相似文献   

20.
周玲玲  殷昕  胡殿才  陈喆 《水运工程》2012,(12):139-143
结合某工程地质条件和地基处理要求,对软弱淤泥地基中陆域形成方案进行了研究.从施工可行性、结构可靠性及经济性等方面对海堤堤基处理、陆域回填和地基处理进行了多个方案的分析比较,推荐了最适合的处理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