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地铁车站结构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施工工期跨度长,需要经过冬期施工。正确采用车站结构混凝土的冬期施工保温养护措施,是车站混凝土结构冬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天津地铁和平站逆作法模板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中,模板体系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关键节点技术、结构计算情况、主要施工步骤作了详细的分析介绍,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并进行了补偿收缩混凝土板抗裂缝验算,证明该技术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具备可行性。贵阳火车北站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采用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实践表明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具有施工周期短,模板利用率高,结构自防水性强,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能保证结构工程质量,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赵宝强 《铁道建筑》2001,(4):28-29,35
探讨的地铁车站防水问题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施工中的排水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止水、阻水措施,保持无水的工作条件;二是车站的结构防水,包括结构混凝土自防水及“三缝”的处理,文章认为这两方面都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解决富水软土地区地铁车站采用单墙衬砌(地下连续墙直接作为结构的侧墙)结构的防水问题。研究方法:针对上海地铁2号线西延伸工程淞虹路车站设计采用连续墙直接作为主体结构侧墙的实际情况,结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研究地铁车站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连续墙(侧墙)接头、诱导缝、施工缝防水技术以及侧墙抗裂砂浆防水涂层(刚性四层抹面防水层)防水技术。研究结论:富水软土地区单墙衬砌地铁车站较双墙结构防水技术难度大,设计和施工要求高;连续墙(侧墙)接头是防水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部位;采用十字型钢板的刚性止水接头可以满足结构防水需要;当连续墙接头与主体结构诱导缝对齐时,采用包覆丁基橡胶腻子的十字型钢板,既起到防水作用,又满足诱导缝结构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站台板混凝土防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问题,已引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但大面积的平板混凝土施工。尤其是类似地铁车站站台板这种长度远大于宽度、纵向受力不受控制的结构,开裂现象比较普遍。从工程实例出发,对地铁车站站台板混凝土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由地下连续墙、内衬墙、底板和顶板等结构组成,其中顶板、衬墙混凝土开裂一直是设计施工中的难题。地铁车站结构诱导缝可减少地铁车站结构在施工和运营中因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等引起其无序开裂。以上海17号线青浦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建模进行数值分析。针对影响结构应力的设与不设诱导缝、诱导缝的间距、内衬墙厚度、顶板和衬墙分开与整体浇筑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设置诱导缝之后,上衬墙和顶板的应力减小。随着诱导缝的间距增大,上衬墙和顶板的应力逐渐减小。随着内衬墙的厚度增加,上衬墙和顶板的应力逐渐减小。上衬墙与顶板分开浇筑时上衬墙和顶板的应力比整体浇筑大。可以为诱导缝在地铁车站裂缝防治中的设置提供了优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中,模板体系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文章结合沈阳地铁黎明文化宫车站混凝土施工,介绍了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中冠梁模板、底板模板、侧墙模板、顶板模板、中间反梁模板及施工缝模板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以及模板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志传 《铁道勘察》2006,32(2):68-70
钻孔咬合桩作为一种支护围挡结构,在地铁车站等深基坑围护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华苑车站深基坑开挖,介绍了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单桩及排桩的施工流程、孔口定位误差、桩的垂直度及超缓凝混凝土施工质量等一些关键技术,以及常见工程事故预防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5号线磁器口车站顶梁设计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顶梁的芯梁骨架可在洞外预置,这就提高了施工速度,这种设计也能改善顶梁的施工条件、降低工程造价、保证顶梁的施工质量。依据磁器口车站的设计资料和现场施工,详细介绍中洞法暗挖地铁车站顶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顶拱施工的关键技术和细节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FRP加固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是土木工程研究热点之一。围绕国内外FRP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从混杂纤维材料(HFRP)加固、FRP加固砌体结构、预应力碳纤维布(CFRP)加固、CFRP与钢板复合加固混凝土结构等技术的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试验研究表明:混杂纤维加固柱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优于单一纤维加固,且在承载力提高幅度相同的情况下,成本显著低于CFRP加固柱;FRP加固砌体结构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抗剪和平面外抗弯性能;预应力CFRP加固技术结合了预应力技术和FRP粘贴技术,能明显提高梁的刚度、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其提高程度随预应力CFRP的用量和预应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大。预应力加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预应力控制值、端部锚固和预应力损失方面。CFRP与钢板复合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可以直接利用钢材参与受力,钢材形成的骨架在约束混凝土变形的同时,还提高了CFRP的利用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改善构件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文献资料、概念分析和基于典型工程的定量计算,认为在控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措施中,首道混凝土支撑能够避免由于轴力损失和地层预降水产生的桩顶位移,且投资增加较少,性价比较高,建议在软土基坑中优先选用;基坑内侧土加固控制基坑变形的效果很好,能减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42%甚至更多,但投资增加较多,建议坑底以下为软土或变形控制标准较高时采用;增加围护结构截面尺寸对变形控制贡献有限,且投资较高,不建议优先选用,仅当其他控制措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时再考虑采用;增加基坑竖向支撑道数能够减少20%左右的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且投资增加幅度有限,建议变形要求较高时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钢结构表面防护方案研究、试验验证和运营线路试挂的方式,构建典型海洋大气环境下接触网钢腕臂的表面防护涂层体系,以保证接触网钢腕臂定位装置在可能的高温、高湿、高盐、污秽粉尘等多因素耦合环境,如近海、濒海、沿江、热带或亚热带山区等环境中在役寿命延长至15~20年。研究表明:(1)接触网钢腕臂定位装置长效防护涂层体系为热喷涂层+环氧封闭层组合的复合涂层体系;(2)所有钢腕臂组件均采用热喷涂涂层作为防护的基础层;(3)管件类外壁及精细零部件涂层体系采用高铝锌热喷涂涂层+双金属环氧封闭涂层;(4)管件内壁采用灌涂环氧涂料。  相似文献   

14.
盾构法施工在北京地铁5号线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王良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5):33--37
介绍了北京地铁5号线盾构试验段的工程概况,以及所采用盾构机和隧道衬砌管片的主要设计参数,对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包括盾构始发、端头土体加固、衬砌壁后注浆、加压开舱、刀具检查更换、沉降控制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钢管内混凝土与钢管共同形成钢管拱桥的主要受力结构,是钢管拱桥的"生命线"工程,因此钢管内混凝土能否顺利施作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实际施工对混凝土的泵送过程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论述: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拱肋内混凝土的泵送先后次序安排、钢管所承载的泵送压力计算、泵送口的截止阀门设置、进料短管与钢管拱肋间的连接构造、针对缀板的加强措施、输送泵的选型、减小泵送压力的施工措施等,以期对钢管内砼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澳门南湾A12号地段商住项目钻孔嵌岩H型钢桩加固基础施工技术的若干要点。由于该项目地处澳门南湾湖边,为现有结构改造,在钻孔桩施工中面临着保护现有结构和钻穿地库底板后地库止水等问题,着重介绍解决上述施工难点所采取的外搭施工钢平台方案和地库止水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的推进,为跨越沟谷而设置的高墩大跨桥梁也随之增多,在大型桥梁建设中,如何做好大体积砼的温控工作,防止砼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有害裂缝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岔河特大桥峡谷地形条件下大体积砼施工,从砼配合比设计、砼的拌和运输、浇筑及养生等质量控制环节,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同时对大体积砼采取保温保温的养护措施,有效控制了大体积砼有害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结合北京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噪声治理工程,针对既有桥梁增设声屏障产生的桥梁结构不安全问题,提出改造既有桥方案、钢结构支架落地方案、混凝土梁落地方案3种解决方案,并对每种方案的结构构造进行详细介绍,给出各方案的结构薄弱点和优缺点比较。设计方案可为同类铁路声屏障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郑文忠  朱晶  陈伟宏 《铁道学报》2011,33(1):101-107
目前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多采用环氧类有机胶,但其软化点过低,多为60~80℃。夏季由于气温高,一些地区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温度常超过环氧类有机胶的软化点,用环氧类有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的混凝土结构难以满足耐高温要求。为此,选用600℃时强度不低于常温强度的碱矿渣胶凝材料粘贴碳纤维布,对经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4根黏结预应力内置圆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加固并进行受力性能试验,获得加固梁的受弯承载力试验值和二折线的跨中荷载-挠度变形曲线。基于试验结果,提出考虑原梁加载历程影响的此类加固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建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的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