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骨架,在城市路网交通负荷总量中承担了很大的比例,而城市快速路网的安全水平将直接影响了城市快速路网的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对城市快速路网交通安全态势进行实时评估,可以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基于态势感知和预测理论,通过对交通安全态势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比较合理、全面的快速路网交通安全态势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快速路网交通安全态势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城市、不同时段的快速路网体系,最后结合实例对某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态势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王乾  马非  夏杨于雨  刘鹏 《隧道建设》2018,38(Z2):169-175
为提高城市道路隧道的交通安全性,克服运营隧道安全评价难以进行定量分析的不足,根据改进的物元可拓学模型和变权理论,建立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基于相关规范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定量分析标准。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实例隧道1的交通安全等级为“低/3级”,偏向等级“较高/2级”; 实例隧道2的交通安全等级为“较高/2级”,与2座隧道的实际运营状况比较相符。将所建模型与其他常用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实用性。从指标综合权重可以看出,路面亮度的均匀性和车型混杂率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拉萨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变成了人们较为重视的社会问题。为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本文将从人为、车辆、道路和环境四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对拉萨市交通安全进行评价分析,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成为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交通系统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道路、车辆、驾驶员、交通环境、交通管理等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一个道路交通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数据和模型提出了适合目前国内交通现状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以模糊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通过模糊评价模式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亚莉  刘清平 《公路工程》2008,33(1):150-153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成为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交通系统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道路、车辆、驾驶员、交通环境、交通管理等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一个道路交通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数据和模型提出了适合目前国内交通现状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以模糊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通过模糊评价模式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6.
交通安全评价是已被国内外实践所证明的有效的预防减少交通事故方法之一,目前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公路领域,为进一步推广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交通安全评价的应用情况,系统地对交通安全评价的方法体进行了分类,最后从基于安全的城市道路设计理论创新、针对城市道路特点的交通安全评价审查清单体系建立、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基于交通流安全的定量化评价模型以及城市道路安全评价效益研究等五方面提出了城市道路系统开展安全评价所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对提高行车安全、减少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选取驾驶员、车辆、道路和环境四方面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熵权物元,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以重庆主城区为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能较科学全面地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找出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确定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状态,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构建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为顶层目标,提出一种基于AHP-DEMATEL和云模型的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组合评价方法。从交通流、交通工程设施、隧道条件、气候环境4方面构建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和敏感性分析筛选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在明确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内容后,建立各指标的综合评价等级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个安全评价指标的初始权重;考虑到各个安全评价指标间的影响,利用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分析各指标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以及中心度,并联合AHP-DEMATEL确定各个安全评价指标的综合影响度;最后采用云模型量化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生成各个安全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云图,得到各个安全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及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的最终结果。结果表明:车辆密度、行驶车速、大型车占比、曲线段长度占比、最大纵坡值、路面抗滑性是影响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以四川省二峨山隧道进行实例分析,结果显示,其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最大隶属度为0.595,隧道交通安全评价等级为II级,符合现场调研结果。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6)
为了合理地评价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安全性,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判多级指标体系,基于可拓理论建立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将公路线形安全等级划分为优(1级)、中(2级)、差(3级)三个等级,计算各指标对评价等级的综合隶属度,合理评价公路线形安全性等级。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某山区双车道高速公路,对该公路部分路段线形进行了安全性评价,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工程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基本路段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有  杨雪峰 《公路》2004,(9):103-106
根据城市道路中人、车冲突的状况,基于交通流理论研究了一套城市道路基本路段安全评价指标,作为城市道路基本路段交通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准则,并利用该指标对西安市道路基本路段安全度做了实例分析,安全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道路交通系统特征和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包括道路线形、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3个1级指标及11个2级指标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广东省汕昆高速公路北斗至清潭段为例,对其交通安全现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王涛  陈峻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4):99-103
根据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各个因素,建立一套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安全评价,建立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石家庄市城市道路交通进行安全评价,得到更符合实际安全现状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从已发事故与潜在隐患2个维度构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物元模型具有能够精确化识别、定量化反映事物质量综合水平的特点;云模型则具有将事物的随机性、模糊性有机结合的属性,可有效研究双重不确定性客观现象的普遍规律。鉴于此,构建两者相结合的云物元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其权重,用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以山东省17个城市为例,对其道路安全等级进行评价检验,结果表明:云物元模型可以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相互转化;山东省约76%的城市处于"良"水平以上,个别城市处于"中"等级、1个城市处于"差"等级,基本符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根据测算结果,针对各市区城市的道路安全等级差异给出具体改善其交通安全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各个因素,建立一套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聚类方法进行安全评价,建立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石家庄市城市道路交通进行安全评价,得到更符合实际安全现状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道路交通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对开放测试道路的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变得愈发紧迫。文中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安全具有随机性、复杂性、模糊性等的特点,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人、车辆、道路、环境、云端五大因素和19个下属二级指标,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安全评价体系,使用层次熵权-可拓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成都市大运直联通道。结果表明,大运直联通道交通安全风险等级为Ⅱ级,最大关联度为0.010 1,整体呈低风险态势,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安全评价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具有较少的伤亡人数、对周边交通运行状况影响较大等特点,对该类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方法研究。研究构建事故地点平均行车延误计算模型。基于社会劳动价值的计算,将事故伤亡人数换算为经济指标。利用单位时间劳动力价值,将由事故引发的其他车辆的行车延误损失时间换算为经济指标。将其与非必要燃油消耗一并计入事故第三方经济损失。借鉴现有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采用等价折算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哈尔滨市2007~2008年事故数据为例,计算其综合评价指标。依据综合评价指标的累积频率曲线,提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等级界定阈值。以2017年6月发生于大连市高新园区的1起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为例,分别采用现行分类标准和提出的评价方法评价其严重程度。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事故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并包括非必要行车延误及燃油消耗的第三方经济损失,可以充分体现该类事故的特点,并能够合理划分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几何线形指标的山区高速公路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交通事故与几何线形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基于几何线形指标的山区高速公路路段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首先应用统计分析原理,建立了事故率与平、纵线形指标的关系模型,根据该模型确定具有不同线形条件的各类路段的基础事故率;然后利用各类路段的基础事故率,提出了单一线形的事故率系数及组合线形的综合事故率系数概念,并给出了系数计算公式和取值方法;最后利用综合事故率系数并基于统计分布原理,提出了基于几何线形指标的路段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几何线形指标的角度评估山区高速公路各路段的交通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为了监测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状况,保障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安全,基于多因素综合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多层评判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熵权法界定指标权重系数,并结合可拓学中的物元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物元评判模型.根据实际数据标定各评判指标的节域,由级别变量特征值,定量地评判交通安全等级.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构建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采用滚动式预测以克服数据的局限性,提高预测精度.以1998~2014年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的相关交通数据为例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物元评判模型的级别变量特征值为1.62,评判等级为良好,评判结果更贴合实际.预测得到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受伤人数及死亡人数的相对预测误差分别为4.58%,3.04%及5.72%,波动方差分别为4.90%,4.60%及6.70%.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调查和评估的效率及质量,将GIS采集、图形表现技术应用到实际调查工作中,建立了交通安全工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形成了基于GIS的交通安全工作实地调查与评估方法。通过在GIS数据采集器中预先设定各项调查指标及其可能取值,实现了调查数据电子化、图形化,提高了调查效率。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思路,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姚锐  王俊骅 《上海公路》2023,(3):116-120+125+219-220
针对城市道路开展高风险点位的判别和筛查,是交通安全改善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上海市为例,基于手机导航定位数据,提取了急减速事件、急加速事件、平均速度、速度变异系数和拥堵指数五种替代安全指标,进而分别构建了基于零截尾负二项的事故频率预测模型和基于多元logit的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出城市道路交通高风险点位。模型具备较高的准确率和可解释性。该方法可为精细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