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对公路运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养护手段普遍存在资料不全、低效,数据共享难的问题,本文结合最新信息技术手段和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方法,将公路资产管理与养护集成到三维可视化平台,同时基于BIM模型,提出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为公路资产管理、道路养护管理等提供管理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2.
依托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峨德河大桥、华宁县天生桥6号桥和婆兮大桥,构建基于BIM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运营管理系统平台,整合桥梁竣工档案、桥梁评定和结构健康监测长期跟踪信息,将桥梁全生命周期运行维护数据标准化与融合,通过BIM模型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展示、预警和预测,大大提高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精准度和管理水平,深化BIM技术在桥梁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公路桥梁运营养护决策优化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水平,支撑桥梁综合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围绕路基养护管理、路基养护技术、路基养护问题与建议3个方面若干问题,开展了基于专家调查问卷的公路路基病害预防及养护技术现状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来自广东省地方公路局、道路养护管理中心、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公路养护公司等39家公路管理与养护单位的专家开展咨询和问卷调查分析,系统掌握当前公路路基养护技术现状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结果为研究制订《公路路基养护技术规范》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BIM信息化、物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桥梁养护管理系统逐步向桥梁建养一体化和全寿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化管养转变。BIM智慧建管养一体化平台是探索计算机仿真虚拟可视化技术,采取基于三维3D桥梁模型的病害及维修档案的记录及管理,强化运营期桥梁各类事件的"可追溯性"和"定位性",注重桥梁从施工至运营建立起全过程结构安全信息库,加强建设期和运营期全过程数据的深度融合和分析,通过积累检测、养护和维修数据,实现桥梁基础设施全要素、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数字化。通过对施工监控、历史检修、病害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对桥梁物理空间的实际资产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可视化管理,提高桥梁监管养护质量。介绍了智慧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在南沙大桥(虎门二桥)的工程应用,可为特大桥梁专业化、信息化养护系统平台开发和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BIM的本质是功能参数广泛集成的数字化模型,属于技术领域的信息化,纠正了当前BIM实践中将BIM混淆于全部信息化的倾向。结合美国公路领域的BIM应用经验,将BIM应用划分为模型应用与集成应用两个层次,并明确了BIM平台与其它平台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深中通道项目的信息化做出总体规划,明确了BIM+MIS并适当集成的结构,最后将深中通道协同工作平台规划为包含BIM模型在内的文档协同平台与工程数据为主的管理平台两部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BIM技术应用发展概况和在国内外桥梁养护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桥梁监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BIM的桥梁养护监测设计与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搭建了基于BIM的桥梁监测养护平台。该研究相对于人工监测和传统的养护技术而言,提高养护管理效率和效益,节约成本,在大型重点桥梁管理养护项目上效果更为明显,为桥梁监测方法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重庆某高速公路桥梁,对其养护综合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对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信息精细算量、协同管理、施工优化等,为大桥施工提供技术保障。以建设和养护一体化信息管理为目标,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桥梁施工阶段信息管理平台,包括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模块、工程进度可视化协同管理模块、安全信息化协同管理模块,从而实现对项目质量、进度、安全多方面信息管控。使用手机APP实现各种信息的录入。将BIM成果转化为养护数据,并在桥梁管理系统中输入养护数据,得到管养决策信息的管养报告,方便管理者对标注进行审核、利用,更新并修正BIM模型的信息,使工程工作效率、养护质量、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里程快速增长,但在隧道运维管理中存在技术落后、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引入公路隧道的运维管理,通过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及设计系统架构,实现可视化的公路隧道运维管理。以浙江省41省道岭下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运维管理平台,为公路隧道运维管理提供一种直观、便捷的管理方式,提高公路隧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王家河特大桥多塔斜拉桥,建立了桥梁BIM模型,通过轻量化和网页化形成了在线评估平台。基于江苏省地方标准《大跨径悬索桥和斜拉桥养护和评估规范》开发了多塔斜拉桥的评估系统,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了桥梁的评估指标。基于斜拉桥的健康监测数据,对索力等序列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提取了指标的趋势变化,并通过监测数据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准确性,根据其趋势变化及上下限值对序列指标进行评估。通过BIM平台与评估体系的融合,为大跨度多塔斜拉桥服役性能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公路运营管理及公路网综合服务水平,在分析公路信息化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全可视化三维数字公路地理信息平台架构及其应用模式。首先针对公路地理信息采集与更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给出了移动道路测量系统测量模型,结合公路应用实际,设计了基于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的线性参考模型。其次,提出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公路地理信息平台的概念,设计了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的数字公路体系架构。再次,提出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数字公路平台上的资产管理、养护管理和路政巡查、应急救援、出行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模式。最后,以宁波数字公路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例验证了基于可量测实景影像数字公路架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20,(5)
近年来,随着全国公路里程的逐年增加,公路养护管理任务日益加重,养护资金需求也在逐年加大,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养护费用投入、平衡养护资金与养护质量、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此,从公路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养护运营期资产管理理念出发,给出了公路养护运营期资产管理系统建立的相关思考,明确了公路养护运营期资产管理体系要素、最优的养护费用投入策略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我国公路桥梁管养智慧化转型,提高管养效率,综述了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围绕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发展的3个阶段:无纸信息化的桥梁数据库信息管理阶段,改善状态评估与决策方法的桥梁技术状态评估及维护决策阶段,融合可视化、巡检终端及健康监测系统等手段的桥梁高效化管理阶段,总结各阶段系统功能模块与特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存在的弊端;结合当前桥梁智慧管养方面的研究热点,探讨与展望了以减少人为干预、实现经济高效养护为目标的公路桥梁智慧养护管理系统发展方向。结果表明:当代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已基本满足桥梁管养部门的精细化管理需求,但仍存在智慧化程度不足、资源配置合理化欠缺等问题,而融合了智慧感知、智慧判别与决策、多源信息融合手段的桥梁智慧管养系统,将通过多种智能技术感知桥梁多源信息,采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评估桥梁状态,指导管理者实现经济高效的管养决策,达到公路桥梁智慧化养护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数据整合技术(ETL)和三维可视化智能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公路建设项目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并结合"国道G314线库车至阿克苏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和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分析平台,涵盖公路建设项目全部业务功能,并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与后续运营管理及养护期的数据跨阶段共享。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提供安全、可靠、高效、快捷的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养护管理信息化和空间可视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公路管理部门的应用需求,运用ArcGIS Server、SQL Server数据库、ArcSDE、WebGIS等技术,设计并试验了一种基于ArcGIS Server的WebGIS路面养护系统,该系统以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现养护管理数据,实现公路养护空间数据的统一、高效管理,解决了数据异地共享的问题,为公路数据组织和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为道路养护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最后以重庆市巴南区公路养护管理数据为例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公路养护信息化标准及规范尚不健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云计算、车载Li DAR等技术,对信息化公路养护技术进行了资源整合与集中管理,分别介绍了基于彩色点云的新型数字公路建设、新型数字公路云服务养护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兰州数字公路养护信息管理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基于新型数字公路云服务技术的养护信息管理及应用可以为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开发建设提供标准依据,实现公路养护数据采集标准化、信息传递网络化、资源调配合理化和养护决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CPMS技术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划与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定勤  梁平安  潘玉利 《公路》2006,(8):185-191
结合浙江省公路养护规划与计划实例,介绍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与国省道干线公路路面管理系统(CPM S)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提出了基于CPM S技术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划和年度养护计划的编制方法。文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况快速检测方法及装备、路面损坏图像自动处理、模型参数的取值与标定、养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年度养护需求与养护计划。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沪通长江大桥项目运维管理平台的平台构架和具体搭建步骤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合理的运维管理平台构架和功能模块,为运维阶段桥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养护奠定科学基础;通过研究合适的能筛选和整合项目各阶段产生的数据,并将这些格式、来源、表现形式都不同的数据换为一个统一的运维阶段需要的BIM模型及数据的方法,为提高运维管理平台的工作效率和管理精度,降低数据丢失风险,做出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8.
研究针对既有公路BIM建模问题,文中明确了既有公路BIM模型拆分原则,给出了拆分结果;同时从公路养护阶段BIM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构件编码结构从5层扩展到6层,以满足既有公路模型构件拆分结果的要求,并结合对目前主流的BIM建模软件的比较筛选,总结提炼了一套专门针对既有公路BIM建模的总体思路;最后依托实体工程,具体阐述了既有公路BIM建模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何杰  高斌  薛陶  白玉冰 《隧道建设》2018,38(Z1):51-57
论述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技术难度、设计理念及养护管理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和理论水平发展迅速,已逐渐步入“绿色建设期”,但距离科学养护管理仍然差距较大,存在“建管养”分离、检测养护难度大、基础数据混乱、评定系统不完善和维修加固体系不完善等挑战。针对以上挑战,从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引入全寿命周期建设理念,论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养护便利化和标准化施工等理念对于隧道“建管养”的重要意义; 2) 建立隧道建养信息化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及BIM信息技术,为隧道建立信息档案; 3) 完善养护技术体系,对现有隧道检测、维修加固技术手段进行梳理,总结一套隧道检查、管养技术体系。以期为公路隧道科学养护管理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路养护是国家道路交通系统高效运营的有效保障。近几年,随着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针对当前我国当前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