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铁路线路纵断面优化自动化水平,加强变坡点的寻找精度,减少人工调节工作量,基于二分迭代法设计了1种自动化程度和精度更高的纵断面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最大矢距值二分查找方式,精确定位变坡点位置,并对查找过程进行有效的阈值控制。为实现该优化算法开发了1套高程自动优化软件,进一步采用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该算法的实用性,与传统算法相比,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且计算结果精度满足精捣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设计了测试案例自动分析专家系统,通过提取测试案例和测试序列特征,研究了专家系统的核心—规则库和推理机制,实现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测试案例的自动分析。同时,提出将测试序列转换为XML脚本,设计测试序列XML脚本的关键标记符,便于计算机自动解析;采用二分搜索算法查找车载数据中测试序列及测试案例的数据段,以此提高专家系统分析效率。结果表明:使用文中描述的结构和方法,可提高测试案例自动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某砖混办公楼存在抗震措施不完善、墙体开裂、屋架严重损坏等问题,需要加固改造,根据不改变外观的要求,设计采用设暗构造柱、暗圈梁、增设钢筋网片及钢筋顺水条、挂瓦条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介绍RFID应用中经典的动态帧时隙ALOHA和动态二分搜索防碰撞算法的原理.对于两个算法的性能表现,采取在不同数目应答器情况下,对两种算法所需要的寻呼次数进行模拟仿真,得出的结果对于实际应用中防碰撞算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拓扑优化方法早日应用到钢筋混凝土深梁工程设计中,研究多目标优化算法并展开试验验证是实现此目的的必经之路。为此,开展分别按钢筋应力多目标ESO和经验设计方法设计的一组开孔深梁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经验设计方法,钢筋应力多目标ESO设计的试件在节省用钢量和基本保持承载力的前提下,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大幅提升,受力钢筋能更充分发挥强度,同时改良了深梁脆性破坏的常规形态。造成这种改进的根本原因,是钢筋应力多目标ESO综合考虑了2个优化目标,设计的斜向钢筋能有效补强传力路径中垂直于受压混凝土的受拉方向,更契合深梁的受力机理。钢筋应力多目标ESO方法可供日后钢筋混凝土深梁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以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主,在32 m简支箱梁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上,为提高设计精度、优化钢筋布置、节省钢材用量、降低施工难度,将BIM技术应用到32 m简支箱梁的钢筋优化设计中。基于BIM技术在铁路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采用Bentley平台软件对优化后的32 m简支箱梁进行BIM建模,主要结论如下:(1)实现了精细化简支箱梁BIM模型,外部结构包含参数化箱梁主体、梁体孔道、吊梁混凝土块等细部结构,内部结构包含全部梁体钢筋、预应力体系和多种预埋件等结构,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将各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表达清楚;(2)采用软件的冲突校核功能进行钢筋碰撞检查,重点针对梁端处、梁截面变化段及预应力管道周围的钢筋进行优化设计,共节省钢筋用量1 281.59 kg,约占整孔箱梁钢筋用量的2.5%;(3)对箱梁的内部结构进行BIM模型还原与钢筋深化设计,提前解决施工难题,现场指导钢筋大样的制作、梁体钢筋的试拼与绑扎,显著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钢筋安装问题,可为铁路简支箱梁的BIM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 Delaunay 三角网的一种新型生长法——壳外插入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逐点插入法中影响域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三角网生长算法——壳外插入法。该算法以三角网外围的凸包生长为基础,通过查找生长边、内蚀既有网、重构三角网3个基本操作,达到既有网在保持Delaunay特性的同时纳入新点,从而实现三角网的生长。该算法克服了传统生长法需要查找第3点的缺陷,也避免了逐点内插法大量三角形定位的操作,因而算法的平均复杂度达到O(NlogN)。使用了大量的随机散点数据和常吉高速的实测地形点数据对算法进行测试,证实该算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8.
黄浩  曹霄  何伟 《机车电传动》2012,(5):99-102,106
提出了一种利用折半查找算法查找电机转速数据,在查找不成功时再使用拉格朗日插值算法计算机车牵引制动电机转矩值的方法,通过将此算法与经典电机特性包络线计算算法在计算精度和时间复杂度上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较经典计算方法计算精度更高,而时间复杂度又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需要仿真轨道电路的占用,以实现列车的占用检查,为RBC计算行车许可和完成轨道电路编码提供基础条件。提出了一种精确实现站内轨道电路仿真占用查找的算法。通过将信号机作为参考原点,由数据库定位信号机,从与仿真联锁设备的通信中获取列车进路信息,将列车里程根据列车行驶方向进行累加或累减的变换,参考原点不停变换来查找轨道电路,并通过统一"进路"把站内轨道电路查找和区间轨道电路查找统一起来。该算法减小了仿真轨道电路的复杂性,为CTCS-3级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高架道路和高架地铁的一体化车站结构设计中 ,需要解决大跨度、大悬臂以及无现成设计规范可供指导等难题 ,介绍采取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铁路箱梁的三维BIM模型,在投影自动生成二维箱梁钢筋图时存在尺寸标注布局不合理、人工调整工作量大、出图效率低等问题,利用FR力引导改进算法,实现重叠标注的自动排斥和动态调整。该算法基于斥力与引力平衡状态原理,通过将具体标注元素抽象为物理粒子,模拟粒子间无规则运动,实现箱梁钢筋图标注的智能布局。测试统计表明:在基于三维BIM模型自动生成二维钢筋图时,该算法可使二维钢筋图标注的人工干预修正量从50%减少到10%以内,显著提高铁路箱梁钢筋图的出图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高友珍 《株辆科技》2005,(1):23-28,30
介绍了常用各类材料的现行标准编号与采标编号及被代替标准编号,列出了材料牌号的基本对照关系,并对当前用量较大的耐大气腐蚀钢作了重点介绍,以方便产品和工艺设计人员的选材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阜阳站房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设计过程,即预应力钢筋面积的估算,预应力钢筋的布置,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施工阶段,使用阶段梁正截面及抗裂验算。  相似文献   

14.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钢筋配置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性,在整个设计和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做好配筋设计及施工是提高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铁路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配筋设计及施工还存在诸多不足,如配筋率偏大、节点钢筋布置十分拥挤、钢筋定位不准确、钢筋连接不规范、以及成型钢筋骨架保护不到位等常见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原因剖析,提出钢筋用量限额设计,使用高强度钢筋代替低强度钢筋,应用BIM技术建立节点配筋设计模型等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孙宝臣  任兴利 《铁道学报》1998,20(A04):106-108
设计了一种压缩-扭转复合变形工艺,并对其力学行为及形变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良好塑性的基础上,可使Q235钢的强度提高41%,使一级钢筋达到二级钢筋的性能指标;并可使圆钢筋变成类似螺纹钢的麻花状,从而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附着力。因此,该复合变形可使螺纹钢的成形与强化结合在一起,为螺纹钢提供一种新的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16.
石武客运专线CRTSⅡ型轨道板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中铁二十局集团石武客运专线河南段项目部二分部轨道板厂的建厂和生产情况,介绍CRTSⅡ型轨道板厂的厂房总体布置和8个生产及生活区的建设情况;轨道板生产的设施、设备建设情况;CRTSⅡ型轨道板生产过程中钢筋热缩管加工、焊接接地装置、钢筋网片制做、模板清理、钢筋网片入模、预应力筋张拉、混凝土浇筑、拉毛、养护,预应力筋放张、切割、毛坯板脱模、运输,轨道板翻转、打磨及安装扣件,成品板的出板堆放和检测的技术和物流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钢筋的面积损伤作为基本假设,利用分段线性法来模拟混凝土梁的锈蚀疲劳过程,并得出按中-活载设计的混凝土梁在实施25t轴重技术的条件下考虑钢筋锈蚀的剩余疲劳寿命较不考虑钢筋锈蚀时低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通信工程的设计施工中,考虑到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需要调度电话与环路载波同线开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调度电放衰耗大,通话声音小或衰耗累加,故障不宜查找。一年来在黎软线上,成功运用调度是话与环路载波同线传输,有效地解决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于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编号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胶济、京津城际、合宁等铁路GsM—R编号方案,对铁路GsM—R网络设计中编号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编号计划(V2.0)》提出了修改建议,仅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板应力计算的迭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异形板或受力复杂的混凝土板的配筋问题一直困扰着工程设计人员,而配筋不合理又是产生裂缝影响结构正常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采用允许应力法进行钢筋混凝土板设计时,配筋问题实际上可归结为给定外力条件下的应力计算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算法.研究结论:该算法的要点是在2个主弯矩方向上分别建立平衡方程,并采用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计算钢筋和混凝土应力.大量计算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迭代过程收敛快,结果准确,并能很好的模拟板在受力中的一些特殊行为.该计算方法在实际设计中,可计算出各荷载工况作用下所需主筋和辅筋的理论面积,进而得到钢筋面积包络图用于实际配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