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以长大深埋节段式沉管隧道工程为背景,根据不同的防水体系及剪力键布置形式,提出并探讨了六种可行的节段接头构造方案,经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等方面的综合比选,认为"内侧(背水侧)OMEGA止水带+中埋可注浆式止水带双道防水系统/外侧(迎水侧)剪力键"的节段接头构造方案更具有优势。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予以选用。  相似文献   

2.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弯刚度的经验公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缝抗弯刚度是装配式衬砌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工程中一般是通过接头的荷载试验来确定.文章以某拟建大型水工盾构隧洞的管片接头荷载试验为基础,简要介绍了装配式管片接头荷载的试验方法、影响接头刚度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管片接头抗弯刚度的经验公式,给出了不同偏心距的接头抗弯刚度系数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3.
地下工程中,连续墙接头处防水性能的优劣对于施工质量及后期基坑开挖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钢边橡胶止水接头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连续墙柔性接头,能够很好地兼顾施工难度、止水效果、工程造价等方面的问题,在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新建工程中得到了实践应用。详细论述了地下连续墙GXJ接头施工技术及应用评价,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沉管隧道施工的特点可知,管段与管段之间的接头防水十分重要,若接头之间水密性不能得到保证,会危害整条隧道的安全使用.文章通过沉管隧道管段接头首道防线,也是最重要防线的GINA止水带的数值模拟研究,对GINA止水带不同压缩量下的防水能力、压缩剪切情况下的防水能力及耐久性等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望对今后类似的大型沉管隧道管段接头的设计、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最终接头是整个沉管隧道中的关键工序之一,干地施工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最终接头施工方法.结合嘉兴电厂二期取水工程的具体特点,首次采用接头井的形式实现最终接头的干地施工.工程实践表明,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水密性均满足干地施工要求,大大降低了最终接头的施工风险,确保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引水隧洞是山区引水式电站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设计及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工作和运营效率。结合烟岗水电站的引水隧洞工程,详细分析了隧洞存在的质量缺陷及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所采取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7.
武汉长江隧道为我国首次穿越长江江底的大型重点工程,投资巨大,工程宏伟。对于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是隧道防水的关键,直接影响到隧道的防水效果和隧道的耐久性,通过本项目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满足工程耐水压性能、装配性能要求的防水密封垫。采用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管片接缝防水密封垫初步设计,然后模拟施工极限装配误差,对初步设计进行防水性能与装配性能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防水密封垫断面尺寸与结构形式及材料进行优化,并最后确定满足工程要求的最优的防水密封垫设计。因此,对于管片接缝密封垫设计,通过防水性能与装配性能实验优化设计应该成为设计中的重要步骤,对保证管片密封垫防水性能及管片拼装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沉管隧道的主要防水设计思想与方法,包括管段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要求、管段外防水层的应用研究、管段接缝防水设计、管段接头GINA止水带和OMEGA止水带构造形式的选择与细部设计的改进、管段接头拉索防腐蚀设计、岸边段与管段接头密封用弹性阻浆带的设计等内容,以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管法是修建水下隧道的一种先进施工方法,其设计需考虑结构、施工工艺、水文地质条件、运营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针对隧道工程和水文地质、沉管结构、管段沉放水流阻力等条件,以及系缆柱、接头防水、最终接头、工程耐久性等措施,对沈家门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沉管管段既要满足结构力学要求,又要满足施工中起浮运输及运营期抗浮、稳定性、耐久性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沉管隧道结构。  相似文献   

10.
王德祥  夏启雄 《工程科技》2007,(2):41-44,51
结合北京地铁中关村站的施工实践讨论,介绍SBS防水卷材、膨润土防水毯、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这三种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王鑫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4):122-125,130
太古高速公路西山特长隧道全长13.654 km,是国内目前在建最长的公路隧道。在斜井进入正洞交叉口的施工中,成功采用台阶法矩形断面垂直挑顶直接转入正洞施工方案,通过优化调整设计参数,采取加强支护、减震爆破等技术措施,实现了斜井安全、简便、快速地转入正洞的施工。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对斜井平交口加固,并在平交段设置大型集水井抽排隧道施工涌水;在正洞通过爬坡导洞找顶、挑顶及上台阶反向压顶,进而加固正洞与斜井相交口实现正洞双向作业面,从而确保斜井与正洞交口段施工、结构安全。其施工技术可为喇叭口处于富水、破碎岩体的同类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竖井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即将开工建设的乌池坝隧道系沪蓉国道主干线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上的特长隧道,为满足隧道运营期间通风、防灾救援要求,并综合考虑施工组织,设置了1斜井 1竖井。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叙述了斜井、竖井方案比较,以及斜井和竖井的布置、纵断面、净空断面、结构设计、防排水设计,介绍了斜井、竖井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石林隧道斜井转正洞交叉口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斜井转正洞交叉口施工中,合理的施工方案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确保工期的前提。石林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施工中,按照不同的围岩级别采用了不同的斜井进正洞方法:Ⅱ、Ⅲ级围岩宜采用全断面开挖法直接进入正洞;Ⅳ、Ⅴ级围岩采用导洞转向法,斜井施工至与正洞交界后,以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特别是斜井与正洞相交处,安排了详细的施工程序,确保了隧道斜井顺利进入正洞,保证了隧道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规模以及国内外竖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同时结合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探讨了其适用的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简要介绍了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对目前最为常用的全射流通风以及斜、竖井加射流风机组合的分段纵向通风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充分考虑了正常运营、交通阻塞、火灾和换气四种不同工况下隧道内气流组织、通风及其控制等要求,提出了推荐方案:右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竖井送排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左线采用斜井集中排出式 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本通风方案采用了一井两用的设计思路,即左线斜井同时对左线隧道和右线隧道进行集中排风;此外,考虑左线入口段火灾时的排烟,从右线竖井处设置了专用排烟通道连接左线。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通风运营成本及运营安全、火灾排烟及火灾通风控制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在采用屏蔽门系统时,需要依靠自然通风使隧道降温。地下车站采用不同的风井布置将对隧道产生不同的降温效果。通过采用地铁环境模拟SES程序,分析了不同风井布置方案对隧道降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建军  郑捷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5):159-162,166
大相岭隧道2#斜井是雅泸高速公路大相岭特长隧道的运营专用通风巷道,具有斜距长、坡度大、地质情况复杂等特点,担负着正线隧道通风的繁重任务。文章着重介绍了大相岭隧道2#通风斜井左、右洞装碴、运输、提升等主要设备的配置方案及有轨运输系统(右洞四轨双道,左洞两轨单道)的安全保障设施。在保证隧道安全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此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乌鞘岭隧道辅助坑道的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鞘岭隧道为目前已贯通的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长20.05 km,因其地质条件复杂、工期极其紧张,在方案设计时设置了多座辅助坑道,工程规模巨大,引起了国内外地下工程界的瞩目。文章介绍了越岭隧道的长斜井、深竖井、平导、横洞的设计和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关角隧道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以及地下水补、径、排特征;详细计算了隧道涌水量,根据洞内、洞外、斜井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防排水措施;并对搞好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排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