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寻求石油沥青的替代材料、开发新能源、寻求可再生资源成为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新方向。生物质热解得到的生物沥青是石油沥青的一种替代材料。首先对市售植物基生物沥青进行酯化处理,制备酯化生物沥青,然后将其以不同比例与基质沥青和硬质沥青进行复配,从而制备出生物基复合沥青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实现生物沥青较大比例对石油沥青的替代,对于道路领域的降本增效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沥青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和硬化作用,使其产生了组分重组和分子结构的变化,将旧沥青回收再生利用时需使用再生剂恢复其组分及其性能。生物油黏度低且与沥青的相容性良好,可用作老化沥青的再生剂。基于生物油再生沥青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生物油的种类与性能,概括了生物油再生沥青物理、化学、抗老化、流变等性能研究现状,评价了生物油再生沥青的生命周期与环保效益,并扼要分析了生物油再生沥青的研究前景,为生物油再生沥青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沥青混合料中石油沥青的使用量,研究提出沥青中掺加生物油制备生物沥青,并对生物沥青进行改性,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DSR试验、BBR试验,确定生物沥青的最优掺量;分析不同水泥用量下生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当生物沥青掺量为16%(质量分数)时,改性生物沥青使用性能最优;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能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明显提高,低温抗裂性能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水泥掺量对沥青混合料整体路用性能的影响,建议水泥掺量为3%~4%。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生物重油对老化沥青再生的可行性,选取3种生物重油进行试验。对3种生物重油进行比重、黏度、水分含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理化性能测试;将3种生物重油按照2%、4%、6%、8%的比例掺配至经室内模拟老化后的70#沥青中,通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黏度试验,对比分析3种生物重油对70#老化沥青再生效果的差异性;参照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确定生物重油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随生物重油掺量的增加,老化沥青软化点和黏度呈下降趋势,针入度和延度呈上升趋势;生物重油再生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物重油A和B再生性能较好,生物重油C再生性能稍差;生物重油A、B、C最佳掺量分别为3.9%、4.6%、6.4%。  相似文献   

5.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有独特的优势,在筑路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地介绍了煤沥青的特性及作为筑路沥青的研究进展,并对煤沥青在筑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沥青的老化影响了沥青的使用性能,沥青老化后性能变化取决于沥青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对沥青化学组分进行红外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沥青化学组分官能团和元素含量分布特点,研究了化学组分随老化深度加深的变化趋势,沥青化学组分老化规律研究将对沥青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概括了国内外冷补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列举了冷补沥青混合料常用添加剂类型及应用效果,并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研发和制备提供合理化建议,为合理使用冷补沥青混合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在现在的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一些市政路桥方面。沥青混合料内在参数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对沥青混合料的流变特性进行具体的研究,因此得到了很多建设单位和路桥管理单位的密切关注。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颗粒性的复合材料,在研究沥青混合料内在参数的试验中通过设置孔隙比、试验温度和沥青用量三个实验变量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沥青产生的粘结力和骨料产生的内摩阻角。下面就从沥青混合料内在参数的流变特性和具体的确定实验来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可重复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样品进行抽提,评价了RAP的级配组成和回收沥青的老化程度.借鉴国内外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经验,得出了本研究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并对最佳含水率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现代重载交通对路面材料性能要求提高的特点,欧美一些国家就广泛开始了加强沥青材料的应用研究。目前,我国对此的研究也已经比较成熟,本文着重对纤维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现代重载交通对路面材料性能要求提高的特点,欧美一些国家就广泛开始了加强沥青材料的应用研究。目前,我国对此的研究也已经比较成熟,着重对纤维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国产和进口30#直馏沥青的性能,并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控制进行阐述,进而验证了国产30#直馏沥青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胶结料国产化应用和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研究沥青膜有效厚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原材料进行了检测,然后按照工地施工级配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而研究结果显示出:沥青膜有效厚度一旦增加,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就会降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材料,通过沥青混合料检测,可以对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进行检测,从而反映出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以及运行情况。首先对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检测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沥青混合料应用的基本质量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对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检测措施进行了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紫外光使沥青老化的机理以及经紫外光老化后沥青组分及物理性质的变化。通过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对经紫外光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老化对沥青结合料粘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沥青结合料的老化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用旋转薄膜烘箱(RTFO)对沥青进行短期老化,通过压力老化仪(PAV)对经RTFO短期老化的沥青进行不同时间的老化,对老化沥青进行系统试验,研究老化对沥青结合料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使沥青结合料的粘性逐渐降低,增强了沥青结合料的抗变形能力(高温稳定性),但抗疲劳开裂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出现大面积的网裂、坑槽、车辙等病害,如不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将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研究适合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进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改善路面状况,保障公路顺畅,将有很大的意义。介绍了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对乳化沥青稳定性分析,应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对原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以提高其路面的防水、防滑、耐磨耗、填充等作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对黑龙江省其它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维修养护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橡胶沥青的施工一般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对两种施工工艺进行了比较,并重点对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可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橡胶沥青湿法生产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研究,总结了利用废旧轮胎粉与沥青改性加工成橡胶沥青方法及技术控制要点,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温拌橡胶沥青与橡胶沥青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掺加了Sasobit温拌剂的橡胶沥青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橡胶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相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添加温拌剂后橡胶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性能明显改善;温拌剂添加使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及水稳定性明显改善,低温性能亦可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