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力帆踏板车     
朱广清 《摩托车》2005,(1):11-13
曾几何时,摩托车业内人士公认,中国摩托车行业按区域特点和其配套厂的分布情况可分三大生产板块—“重庆板块”、“广东板块”、“江浙板块”。三大板块中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各不相同,“重庆板块”历来以弯梁、骑士车为特长。弯梁车从最早的80mL、90mL到今天的100mL、110mL、125m  相似文献   

2.
大卫 《摩托车》2005,(10):15-17
年末岁初,行业冒出新观点:中国摩托车行业第四大板块——鲁豫板块已经形成。2004年,身处鲁豫地区的几大摩企,包括轻骑、大阳、轻骑铃木等一线品牌都得到迅速发展,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区域优势明显,板块效应突现。而衡量一个板块的标准,除了产销量、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配套体系等,还需要的就是板块特征!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交》2017,(2):84-84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习近平本书以"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为大背景,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深入研究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重要观点和政策建议。全书大体分为四大板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板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板块、行政体制改革板块、社会建设板块。这些研究成果,既有顶层设计的宏观思考,也有寻幽探微的微观分析;既有街谈巷议的社会热  相似文献   

4.
高端发言     
徐建一:力争实现商用车板块的全面突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日前,中国第一汽集团公司各部门及解放公司召开2013年商用车板块研讨会。系统分析了影响商用车板块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制约因素,达成"全力推动自主事业倾力突破"共识,明确突破路径和措施。徐建一董事长提出下一步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要求继续夯实基础,把握市场机会,力求实现商用车板块的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5.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础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时 ,对现有板块破损的处理十分关键 ,而其中又以板块的脱空处治为最。板底注浆是处理板块脱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本文就注浆技术的原理、材料的选择、配比试验及施工实践等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角     
今年一季度,重庆摩帮再次发力,产销量达到167.7万辆和15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48%和42%,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去年以来,我国摩托车行业四大板块间竞争加剧,出现拉锯状态,长期领先的重庆板块一度被广东板块、江浙板块反超,形势十分严峻。但是,在短兵相接的竞争中,重庆摩帮没有气馁,充分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很快实现了再度崛起,到年底,已牢固占据四大板块的第一位置。今年伊始,重庆摩帮继续前一时期的上升势头,进一步巩固了在四大板块竞争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分别从控制板块、动力板块以及执行板块这3大板块详述了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的电动调节系统方案。此调节系统具有上下10°、左右10°的无级调节功能、精确锁止功能以及遥控功能。  相似文献   

8.
曾经的摩托巨人济南轻骑复活并再度崛起的话题,近段时间抢了行业舆论头彩.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几近死去又重新复兴的企业不多甚至没有,尤其是个头特大型,济南轻骑是个例外.而更让我们惊诧的是,济南轻骑的今又来,不仅仅昭示济南轻骑这个个体再获新生,更意味着已经三分天下的中国摩托车行业被加了一个塞,变成天下四分,这就是重庆板块、江浙板块、广东板块、鲁豫板块.没有必要去质疑中国摩托车行业板块再被细分的合理性,因为它能存在,即证明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2003年以来汽车板块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是不负众望,开局良好,股价走强。特别是八只汽车龙头股票(上海汽车、福田汽车、金杯汽车、ST松辽、江铃汽车、长安汽车、一汽轿车、一汽夏利)涨幅不仅大大高于同期沪深股市指数的涨幅,而且在每日涨幅榜和成交金额排行榜上,经常可以看到龙头汽车股票的身影。 如何看待今年汽车板块步步高的走势?汽车龙头板块能否担当引领突破目前盘整格局的重任?目前的汽车板块是否还具有投资甚至投机价值?现对汽车  相似文献   

10.
依托许尉高速公路工程,进行长寿命路面研究,提出"四车道改六车道"方案,利用重新布置的行车道创造性地将PCC板划分成3 m×4 m的小板块。计算分析了PCC板不同位置的荷载应力以及不同板块尺寸对温度应力的影响,体现3 m×4 m的小板块划分方式的合理性、优越性。许尉高速公路工程"四车道改六车道"方案以及小板块划分方式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年限,减少养护费用,吻合了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破损桥面修复过程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加固工程中的配合比计算和质量控制手段,提高了破损桥面在修复后的耐磨损、抗疲劳、延性和韧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拉杆在小跨径拱桥设计中的应用。四方东部新区二号线跨河西河桥全长29.3 m,桥型采用钢筋混凝土刚架板拱桥,下部结构为肋板台,桩基。设计时在两承台间设置预应力混凝土拉杆以抵抗水平推力,减小桩基数量,降低造价。该技术可供类似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利用Ansys软件结合薄板理论和弹性地基板理论,建立板单元和连续半空间地基上的破裂后旧混凝土板块群与新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模型[1],计算分析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基层强度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裂块度大小对加铺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朔黄铁路高窝中桥为3孔10 m低高度钢筋混凝土双线桥,中孔上跨高窝公路。上行线(重车方向)中孔由2片分片式板梁组成,每片梁重25.5 t、高70 cm、宽192 cm。上行线中孔碳纤维加固过的梁体腹板及上翼缘再次出现多条裂缝,已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急需更换改造。朔黄铁路运输繁忙,鉴于待换桥梁跨度小、数量少,为实现4 h的维修天窗点内换梁,采用台车法施工。新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整体式板梁,梁重53.3 t、高70 cm、宽390 cm。新支座为高130 mm、带上下钢板的球型支座。换梁施工中通过分析天窗点内作业用时、精简维修天窗点内作业量、对支座垫石预处理并配合破裂试验、加强架梁精度控制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封锁点内的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顺利实现了4 h天窗点内对旧梁的更换。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产生不规则断板是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非常理想的处理办法。在经过数百公里的断板修补工程作业,以及经过多种进口、国产的断缝修补材料使用对比以后,硅酮材料是其中施工方便、使用效果较好的材料。它基本解决了一般材料断——补——断恶性循环的问题,并可以使水泥混凝土板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该文简单介绍该材料的技术性能、处理断板基本思路及有关施工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明挖超大跨度叠层隧道合理断面形式及优化思路,依托望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分析超大跨度叠层隧道结构受力特点,并对超大跨度叠层隧道断面形式选择、跨度优化及覆土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大跨度叠层隧道存在顶底板弯矩过大、中板承受拉应力的问题,中板处于偏心受拉的原因为跨度过大及侧向土体对结构约束不足;大跨度明挖隧道微拱形断面受力性能最优,直墙平顶断面劣于直墙折板断面,综合考虑结构受力性能、断面利用率、经济性,对于明挖大跨度叠层隧道推荐采用直墙折板断面;对超大跨度叠层隧道结构而言,跨度的大小贡献了结构内力较大的比重,减小结构跨度对结构受力改善明显,尤其可大幅减轻中板轴力和弯矩,断面一在受力性能及工程用量方面综合优势最大;浅埋条件下,推荐顶板上覆土采用换填泡沫混凝土的方式减少上覆土容重,从而降低隧道结构顶板截面内力,改善顶板受力条件。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分析超重车辆轴载对混凝土路面板的作用,研究了混凝土面板与半刚性基层间初始不均匀支承及由此而引起的附加应力,并得出了超载作用下混凝土面板内荷载应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珊  任瑞波  栾海  王哲人 《公路》2003,(12):62-65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半刚性基层温度变化引起的,半刚性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加入柔性过渡层可有效地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根据传热学原理,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吉林省通化试验路3种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顶部温度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夏季或冬季,柔性过渡层都能有效地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温度状况,从而减少或消除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空心板桥的病害,采用加填封端混凝土、腹板加厚、腹板黏贴钢板等加固手段以期改善其受力性能,并通过加固后的静载试验及病害跟踪检查分析等方法来评价维修加固效果,可为相应的工程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简支变连续小箱梁施工过程中,小箱梁负弯矩区过多的张拉槽口及扁锚锚具限制了箱梁预制与钢束张拉的效能。为简化箱梁顶板浇筑施工流程及降低后续顶板负弯矩张拉作业强度,本研究以上海S7公路(月罗公路-宝钱公路)新建工程为依托,创新性地提出大槽口与新型圆锚锚具工艺,并对其展开标准化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张在拉过程中钢锚垫板纵向位移变化较小且张拉前后混凝土外观良好,充分论证了该优化方案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性。该优化方案能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为桥梁预制拼装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实际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