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必须实施机动保障信息化作战是非线式、非对称状态下的全立体、大纵深、高强度的联合机动作战,作战独立性强,行动高度分散,战争流动性大,部队机动频繁,单一的装备保障方式难以满足部队作战  相似文献   

2.
刘荣友 《汽车运用》2012,(11):12-13
胡主席关于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重大战略思想,对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必须以"作战能力"牵引"保障能力"、以"保障能力"支撑"作战能力"为根本牵引,围绕海军车辆装备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融合集成为综合保障能力为目标,深化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为全面生成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能力服务。一、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基本要求(一)把海军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装备体系综合保障能力生成上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对未来战争的"预实践"作用越来越强,军事训练正逐步跳出"尾随战争"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3.
开展车辆装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装备保障训练,是部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基于车辆装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装备保障训练,就要充实基础训练内容,改革训练方法,实施精细管理,完善考评标准。  相似文献   

4.
(一)体系制胜。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不再是各个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的单独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整体对抗。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体系制胜的理念,把车辆装备保障能力作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方面,加快建立完善军兵种联合、军民融合的一体化车辆装备保障体系,实现有机衔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高效,以体系效能的最大化牵动车辆装备保障能力生成。  相似文献   

5.
习主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和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是贯彻习主席重大战略思想的实际举措.是提升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车辆装备效能有效发挥、完成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摩托化快速投送任务的有力保障,必须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6.
车辆装备保障标准化建设是落实军委总部决策指示,深化“两成两力”建设的新要求.是着眼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全面推动部队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又一新的举措。抓好标准化建设必然大大提高车辆装备核心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西文 《汽车运用》2010,(10):45-45,48
<正>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装备保障能力,对车辆装备保障而言,就是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坚持信息主导,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装备保障方式变革,不断深化拓展"两成两力"建设,大胆创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作战时,车辆装备机动距离少则几百千米,多则上千千米.线长面广,车辆装备保障呼唤节点式、网络化的保障站点;机动展开途经多个省份,地域广阔、地形错综,车辆装备保障呼唤高灵敏、善联动的保障方式;保障对象覆盖陆、海、空、二炮全局作战力量,装备故障数量多、故障点位杂,车辆装备保障呼唤基数大、技术全的保障力量。传统逐级合成编组的力量构成方式,有其结构相对固化、功能比较单一的局限性,与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与形成装备保障体系能力不相适应,与大规模作战车辆装备保障需求不相适应,成为制约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发展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9.
覃秀良  方磊 《汽车运用》2014,(11):11-12
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训练,是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装备保障体系为对象,为形成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而进行的训练活动。加强基于信息系统裴备保障训练的研究与探索,是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生成的客观要求,是深入推进装备保障训练转型必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一、着眼高效指控、融合互动,加强信息系统基础训惩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级按照平时与战时同步推进、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指挥人才与技术人才同步培养、使用与管理同步加强的要求,逐步建立和运用了一些装备保障信息系统。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必须从信息系统基础训练抓起。  相似文献   

10.
战术轮式车辆的地位与作用战术轮式车辆是部队路基机动的通用平台,装备数量大,担负任务多,在部队车辆装备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局部战争中,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特种作战部队仍然是战场的主角,其战术机动都要通过轮式车辆来实现,导弹的机动运输和发射同样需要依托轮式车辆,后勤保障和作战支援更是需要大量的轮式车辆。与1980年和1987年相比,美军2007年的战术轮式车辆装备总量尽管有所下降,但仍有约24万辆,而其中的重型战术轮式车轴装备数量则从1980年的约2万辆增加到3万多辆。目前,美军的战术轮式车辆每年要完成13100多万千米的保障任务。我军战术轮式车辆的装备数量也很大,以陆军、二炮部队和空军导弹部队为装备主体,担负的作战和保障任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着眼实战需要,科学确立训练指导(一)紧贴实战任务。车辆装备修理分队实战化训练是提高战时维修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必须紧密结合战时将要执行的防卫作战、火力支援、疏散转移等任务,充分考虑作战样式的特点规律,围绕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需求,了解掌握部队作战指导、兵力运用、装备配属、指挥方式等流程,努力实现车辆装备保障由平时训练向战时任务需要转变,由营区维修向野战抢修转变。以遂行作战保障预案为"脚本",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选择训练课题,尽量缩短训练与实战的差距。(二)符合实战要求。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军事行动的突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的部队相比,数字化部队具有作战任务灵活多样、作战行动独立快速、作战力量多元合成、训练要素齐备完整等特点。因此,车船工化装备保障,必须要适应数字化部队的各种作战训练任务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紧贴实战需求、强化体系集成、突出关键环节、把握特点规律的思路.积极推动工作变革,促进数字化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一、加强研究探索,抓好车辆装备保障指挥方式转型加强对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理论的学习研究,进一步查找车辆装备保障的"短板",分析问题,制定对策,实现保障任务的精确化预测、保障过程的精确化指挥、保障过程的精确化控制、保障效果的精确化评估。  相似文献   

14.
车辆装备标准化建设(以下简称标准化建设)是部队深化“两成两力”建设、实现车辆装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有效整合部队车辆装备资源、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集团军部队既是标准化建设的组织者.又是落实标准的实施者,是标准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深入研究集团军部队如何正确把握方向、突出重点、掌握方法。有步骤、有成效地进行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杨洲 《汽车运用》2005,(1):12-14
轮式车辆装备是世界各国陆军部队主要的陆上机动平台,也是装备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装备之一,不仅对陆军部队的机动能力具有极强的支撑和制约作用,而且直接或间接地支援着陆军部队的所有作战行动,如信息控制、作战态势的形成、机动作战、部队防护和部队作战能力的维持等。同时,轮式车辆装备不仅是许多陆军武器装备的机动平台,已成为这些武器装备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众多战斗支援和保障装备的载体,并且仍然是陆军部队后勤保障的主要运输工具和手段。可以这样讲,没有足够数量和现代化水平的轮式车辆装备的陆军,就不能称之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新型车辆装备是我军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载多种武器装备,构成武器装备系统、发挥作战能力的重要平台,是运输物资、输送人员,构成部队机动能力和保障能力的基础支撑;是保障部队遂行作战、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各项任务的基本条件;是未来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车辆装备保障是部队战斗力兵器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保证部队快速机动的重要条件,是完成后方供应的重要保障,是顺利实施作战行动的重要保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保障"打赢"为目标,提高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车辆装备保障能力,要在增强使命意识,保持清醒头脑,理顺关系,科学统筹,落实制度,求真务实上下功夫,不断推动车辆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努力加强车辆装备网络化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必然要求。提高网络化保障能力,是着眼战争形态的最新变化,我军新时期新阶段的一项重大课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作为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满足网络化保障需求的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促进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转变车辆装备保障训练指导思想一要实现由营区固定式训练向野战机动式训。练转变。车辆装备保障训练要适应未来作战突发性、应急性和机动性强的特点与要求,必须走出营区,走向野外,在抓好营区固定式保障训练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以野战机动保障为主的训练,实现营区固定式保障稳定可靠,确保野战机动式保障快速高效。二要实现由平时常规式训练向应急超常式训练转变。着眼未来作战保障应急、快速的特点,车辆装备保障训练要改变过去的一般性、常规性训练方式,针对特定作战对象和战场环境,以作战样式和战法为牵引,以作战行动保障为重点,从难、从严研究并细化训练的内容和标准设置,在按纲施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应急保障训练,使训练更贴近实战要求、更加实用,实现作战任务与保障训练的有机结合,加快形成随时能够遂行保障任务的能力。三要实现由粗放式训练向集约型训练转变。车辆装备保障要做到准确、及时、高效,精确化训练非常重要,必须尽快从习惯于传统的“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和车、钳、电、焊、铣、刨等单一机械式维修的粗放式训练,转变到注重运用先进维修理论和高新技术,大力加强车辆装备技术与物流数据交互化、查询自动化、流程可视化、过程可控化、保障精确化的训练上来,积极开展智能化检测、远程技术支援和模块式维修保障训练,努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车辆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突出信息主导,要求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必须具备实时、高效的指挥能力。车辆装备网络化维修保障指挥能力,是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指挥系统为主体,以科学编配保障力量和资源为目标.在获得保障信息、形成保障决策到最终转化为保障行动的整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态势综合判断、力量决策运用和协调组织控制等能力的总和。信息化战争突出强调了信息的主导地位,面对战场范围广、战损程度重、保障要求高的严峻形势.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指挥机构需要采取统一指挥、分散保障、机动灵活、快速高效的指挥方式,实施全要素、全方位、全系统的指挥控制,实现保障命令与作战命令同时下达.保障行动与作战行动无缝链接的信息化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