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预应力锚索钻孔抗滑桩结构的受力状态和抗滑机理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研究 .得到了该结构受力及抗滑性的一些规律 ,为该类结构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抗滑桩锚索联合体系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预应力锚索钻孔抗滑桩结构的受力状态和抗滑机理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研究,得到了该结构受力及抗滑性的一些规律,为该类结构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滑坡整治提出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治理方案,数值模拟计算了滑坡加固,在分析加固效果和抗滑结构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对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提出结构优化建议,优化研究的结果可为抗滑综合优化研究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对某滑坡治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S333线K80+214段路堑高边坡滑塌变形现象,通过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了解到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桩身受力状态更趋合理,并具有主动加固滑坡体的作用和功能,体现出这种抗滑结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机理初步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全面评述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按弹性理论的受力分析和抗滑桩原理,然后介绍了该抗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在楚大公路上应用及跟踪观察的初步结果;最后指出了该方法中应该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滑坡突发性和破坏性强,对公路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大,目前主要的治理措施为放缓边坡+ 坡面防护和支挡加固。本文针对甘肃天巉公路K1530 +300 处隧道口滑坡,提出抗滑明洞+ 放缓边坡和抗滑桩+ 放缓边坡两种方案。在治理效果方面,抗滑明洞方案可以彻底治理滑坡,而抗滑桩方案治理效果稍差;施工工艺方面,抗滑明洞施工方案需要预制场,对吊装技术要求较高,抗滑桩方案人工挖孔安全风险较高;环境方面,抗滑明洞方案能够做到土方平衡,抗滑桩方案需要弃方3. 2 万m3 ,对环境影响较大;保通需求方面,抗滑明洞方案需要在拱圈吊装时管制交通,对公路运营有一定的影响,抗滑桩方案施工位于公路边坡上,对交通影响小;工程造价方面,抗滑明洞方案造价较抗滑柱方案低。因此,选取抗滑明洞+ 放缓边坡方案作为本滑坡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笔者针对单根的抗滑桩,对空心截面和实心截面抗滑桩进行了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对空心截面抗滑桩的钢筋用量进行了经济评价.并通过对桩-边坡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空心截面抗滑桩不仅能满足抗滑结构要求,而且节省材料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截面形式,为今后空心截面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钢筋砼空心截面抗滑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针对单根的抗滑桩,对空心截面和实心截面抗滑桩进行了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对空心截面抗滑桩的钢筋用量进行了经济评价.并通过对桩-边坡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空心截面抗滑桩不仅能满足抗滑结构要求,而且节省材料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截面形式,为今后空心截面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国内外已有抗滑结构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目前滑坡治理主要抗滑桩结构——普通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结构型式,分析了抗滑桩室内外试验、内力计算方法、桩间距的确定方法、桩位布置及锚固深度的确定方法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围桩-土耦合式抗滑桩和新型拱弦式耦合抗滑结构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滑坡防治效果后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强调在桩-土耦合发挥土自身强度的前提下,开展滑坡防治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高速铁路路基蠕滑治理要求提出了"零位移"控制的新型抗滑结构,为新型抗滑桩结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抗滑桩(包括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目前滑坡治理及高边坡防护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防护措施。在桩体锚固段,桩前后滑床与桩相互作用力的分布是抗滑桩设计的基础.因而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人们广泛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基于winker弹性地基梁理论得到计算公式,并根据滑床和桩的力学性质对计算参数进行调整。本文通过编制二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并在锚固段引入滑床与桩体的接触单元以反映二者问的相互作用,对不同工况和参数下的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桩体在锚固段的受力情况,本文对传统设计方法的补充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倪宝书 《交通标准化》2009,(11):140-143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车辆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能够安全行驶,而且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其抗滑能力不致很快降低。故通过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及影响抗滑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路面抗滑性的措施。对车辆安全行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研究抗滑性能衰变的规律与变异,对指导沥青面层抗滑性能恢复,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舒适有重要意义.鉴于此,通过室外跟踪检测对国内常用的AC-13C,SMA-13,OGFC-13沥青路面抗滑级配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衰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从横观各向同性理论出发,数值模拟岩体各向异性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的影响,探讨了岩层的方向性、抗滑桩长度和预应力锚索安装角的变化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计算方法,根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特点,提出采用动态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最优化组合设计以达到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抗滑桩因其良好的抗滑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中。针对宝成铁路109隧道改线段高家坪滑坡设置了两排抗滑桩,滑坡体前缘支挡防护措施,做好坡面排水和防水;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体稳定性、滑坡推力和抗滑桩内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说明双排抗滑桩设计合理。实践证明抗滑桩方案整治效果良好,确保了改线段铁路工程的稳定,该滑坡整治经验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分析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计算方法,根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特点,提出采用动态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最优化组合设计以达到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锚索、框架梁、抗滑桩组合结构在解决高速公路大型高边坡抗滑稳定中已逐渐得到应用.本文依托重庆涪—丰—石高速公路工程典型路段的边坡工程实例,对锚索框架梁与抗滑桩组合结构在治理砂泥岩互层缓倾顺层高边坡中的作用进行了逐个分析,以现场的测试结果和边坡的稳定性计算为依据,得出了以主动控制为主的锚索框架梁与以被动控制为主的抗滑柱的组合结构可以有效治理砂泥岩互层缓倾顺层高边坡的结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高速公路路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不断优化其行车舒适性的同时,对行车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文中以醴潭高速公路中AK-13A抗滑表面层的实际施工为例.通过对混合料级配的设计及调整,研究混合料级配变化对路面抗滑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以实例对混合料级配与路面抗滑性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张琴 《交通标准化》2013,(22):72-73
以治理黄土滑坡工程为例,从抗滑桩的施工方案选定、施工方案的实施出发,重点介绍了抗滑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滑坡的产生原因,结合抗滑桩的特点,对抗滑桩在滑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论述了抗滑桩施工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促使其更好地在滑坡整治工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