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对路基沉降变形要求高,为准确、快速的提供监测数据指导施工,必须采用各种元器件进行沉降监测。沉降监测类型的选择应根据路基填筑高度、压缩层厚度、路基填料类型以及填筑原地面的坡度而定。介绍各种沉降监测元件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并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沉降监测技术进行总结,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2.
武广客运专线采用无砟轨道形式,对结构物工后沉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过渡段填筑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以高效、保质、低成本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3.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某段桥头地段路基的施工,介绍为确保桥头软土段修建"零"沉降路基进行的CFG桩的软基处理、路基填筑、堆载预压等施工技术,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检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FG桩加固处理的桥头路基后期沉降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为6.62 mm。  相似文献   

4.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变形控制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全面介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乌龙泉至韶关段路基变形控制设计,阐述客运专线高标准的路基变形控制设计理念、方法与内容。提出无砟轨道路基变形控制设计的关键不仅要有准确的地质资料以及正确的土工参数,还关系到设计沉降估算方法的正确选取、设计沉降控制措施的合理选择、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沉降监测系统与分析评估等各个方面。目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已建成并经近1年的联调联试检验,成功地实现了变形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军 《铁道建筑》2007,(1):58-60
武广客运专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 km/h,工程借鉴和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速铁路施工的新标准、新技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要求严,CFG桩的施工成为武广客运专线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文章介绍了成桩试验的机械选择、材料及配合比、施工过程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控制地基的工后沉降是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关键。结合武广客运专线V标段实际,针对地质和地形条件(岩溶地基、软土和一般地基路基、低路堤地基、过渡段路基等)的不同,提出不同形式的加固方式,并总结出了武广客运专线V标段路基施工对策,即充分了解地基地质条件,建立全面路基变形监测系统,实现路基动态施工,对高速铁路路基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CFG桩复合地基在铁路客运专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铁路穿越不良地质时,常常要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加以解决,以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尤其是客运专线铁路.CFG桩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处理路基基底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满足工后沉降及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本文着重研究CFG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结论:经过路基填筑、工后沉降评估、无砟轨道施工和一年多的观测验证,只要严格按照复合地基的原则处理,严格控制工艺过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后的路基工程沉降量完全可以达到设计标准,实现路、桥、隧标准要求的铁路轨道线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武汉武广客运专线江夏区铁路路基的处理,从施工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施工中CFG桩的质量控制以及对处理铁路路基的施工方法和沉降与稳定观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低山丘陵区路基工后沉降变形量控制施工,就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变形量的主要技术措施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取、施工过程控制与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典型断面的沉降变形观测结果,验证分析了上述措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超载预压路基沉降评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超载预压路基沉降规律及特征,总结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技术要求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有效应力面积比法和基于实测数据回归拟合的分析方法,对超载预压路基的卸载时机和工程沉降进行分析,为铁路客运专线超载预压路基的沉降变形评估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运专线技术新,标准高,工程庞大,系统复杂。经研究和论证,提出客运专线建设总体技术路线,分析了铁路客运专线在速度目标值、线路平纵段面、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站场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特点,并围绕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设计理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通过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等设计和工程措施,控制路基沉降,建立路基沉降变形精测系统网,定期观测与评估。对桥梁基础沉降与梁的徐变,采取基础沉降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变形控制和区域沉降地区的桥梁沉降控制等措施。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或整体式衬砌。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有轨电车路基优化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建设、运营、设计、科研等单位的调研和分析,采取比较和设计归纳总结等方法,就基床坡率设计、路面高低覆盖绿化率、安全防护范围、排水设计以及与道路搭接5个方面进行探讨及优化,推荐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分析铁路A、B组填料直接应用到路基工程中的弊端,提出基床底层A、B组填料宜选择小于6cm的碎石类、砂类土的建议;剖析既有路桥过渡段设计现状且考虑其不均匀沉降及刚度过渡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哈齐客运专线为工程背景,针对冻土地区路基的特定填料,合理优化选取了天然砂砾类料做为路基填料;通过试验段施工,结合天然细圆砾土A、B组填料最佳含水量、最佳颗粒级配、细颗粒含量,确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及各项技术参数;根据设计要求提出一系列防冻胀措施,并对能够保证路基压实度、K30、E vd等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满足了施工需要,成功解决了表层压实的难题;通过冻胀变形观测验证了防冻胀措施的效果,形成了稳定成熟的冻胀地区路基施工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东岸并行立交段施工为研究对象,对浅埋条件下并行立交隧道施工安全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结束后地表沉降最大值为39.66mm,并位于隧道上下立交区域,地表沉降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还需对地表采取加固措施,如采取地表锚杆、地表袖阀管注浆或旋喷桩加固;下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受力受上部隧道施工影响不大,安全系数均大于1,结构能满足安全要求,但施工中仍不能忽视对初期支护变形及内力的监测,视情况采取加固措施,或改变施工工艺,如可以先行贯通下部隧道二次衬砌。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为群 《中国铁路》2007,(10):15-18
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客运专线,给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客运专线勘察设计咨询任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客运专线建设要求的科研与生产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更新设计理念,推进专业技术进步,积极改进勘察设计手段,加强科研制度建设,广泛开展科技交流。同时,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完成客运专线的前期研究、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等任务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依托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盾构区间右线施工情况,对盾构施工期间的施工沉降控制进行探讨。施工中采用监控量测、回填注浆及地表注浆等技术措施,确保了盾构机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的顺利掘进,减少了地表及管线沉降,提高了隧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卓磊 《铁道建筑技术》2008,(4):53-55,62
在软弱地基上修筑公路,路基的沉降和桥头差异沉降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EPS以其具有超轻质、较强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特点作为一种新型填料,在软弱地基路堤填筑中逐渐被推广利用。结合上海市北松公路(车亭公路-沪闵路段)改建工程中EPS填料的应用实例,介绍EPS的特性以及在公路拓宽工程和桥头高填路堤中的应用,阐述了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水中裸露基岩中大直径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沙湾水道特大桥14号主墩承台全部埋于沙湾水道水中裸露基岩中,双壁钢围堰须嵌入基岩8m。结合沙湾水道特大桥14号墩双壁钢围堰施工,介绍32.6m大直径双壁钢围堰变截面设计、制作、下水、浮运、定位、下沉、封底、拆除和水下爆破等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线下工程沉降做系统评估,以确认工后沉降和变形能否符合设计要求。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既有的路基沉降监测与评估方案难以达到规范所要求的测试精度、频次以及评估的有效性。针对该问题,研发了多点静力水准沉降观测仪,选择代表性工点对沉降变形评估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为:(1)室内检定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多点静力水准沉降观测仪测试绝对误差小于1.0 mm,而现场测试数据还未能达到室内检定的测试精度;(2)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沉降观测数据,采用指数曲线法和Asaoka法可以得到相关系数更高的沉降预测结果;(3)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路基沉降评估工作中,将现行规范要求的曲线回归相关系数由0.92放宽至0.85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