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我国铁路运输现状,对新建重载铁路运输专线开行单元列车的列车重量、行车密度及合理运量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结论意见。  相似文献   

2.
3.
热喷涂在高速重载铁路工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喷涂是提高工程构件抗磨蚀性的有效技术,在高速重载铁路工程上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将产生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铁路钢轨、辙叉等通过铁基合金粉末热喷涂层来提高抗磨性;锌铝喷涂层提供钢板长效防腐性能;采用爆炸喷涂修复曲轴等构件的方法具有巨大潜力;激光重熔喷涂层合金化能进一步改善构件抗磨蚀性。经过热喷涂的普通碳钢替代合金结构对发展高速重载铁路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输白鹤电厂重型设备到厂区需要通过121座桥涵,按传统方式对全部桥涵加固后通过,不仅投资大,工期长,而且延误发电经济损失巨大.通过反复论证,采用了直接通过,架临时钢桥和加固补强三种方案结合,经济、快速、安全将设备运到了厂区,为我国大件运输开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美国等重载运输发达国家的货车缓冲器发展现状介绍,国外第2代单元重载列车的车辆连接与组合方式分析,提出了我国铁路30t以上重量载货车用大容量缓冲器性能参数,评定标准以及我国重型列车车辆连接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列车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重载列车纵向冲动的产生特点,着重研究了装备GK阀的5000t级重载列车在低速缓解时的纵向冲动问题,分析了造成列车低速缓解时冲动过大的原因,并探讨了减轻列车冲动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结合京广、京沪线开行5000t级重载列车的工作,通过列车动力学及制特性人析,并结合有关试验数据,对列车操纵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5000t级重载列车的合理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了作者由夭秦铁路万吨列车试验中浙得到的一系列启示,强调, 铁路重载运输是一有庞大的系统工程,提出应建立有别于常规运输方式 的重载运输技术体系。文中并甘重载运输技术装备的发展、运用及其状 态控制,对提高重载运输组织及管理水平;甘于加强统一规划、组织与 领导,努力改善重载列车的工作环境、加强中间试验环节及做好新一代 重载列车技术发展的前期准备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重载并行作用对中小跨径梁桥可靠度的影响,基于最不利效应提取实测重载数据,对比计算了所有车辆并行概率与重载并行概率,提出了基于随机车队流的重载并行实况模拟方法,分别建立了T梁桥、箱梁桥和空心板梁桥有限元模型,考虑材料性能及截面几何尺寸随机变异性对结构抗力的影响,采用JC法分别计算不同重载并行和主车道单车作用下各主梁的可靠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重载并行时主梁构件的可靠度指标显著降低,与单车作用相比,可靠度指标最大降低了40%,仅达到规范目标可靠度的50%左右;同时,重载并行对箱型梁桥可靠度的影响最大,各构件的计算可靠度指标为2.3~3.7,相对单车作用降低了23%~40%。  相似文献   

12.
13.
14.
1990年5月在大秦线西段,进行了我国万吨级重载列车静置制动和线路运行试验。本文着重分析万吨列车在起动、长大下坡调速制动运行以及紧急制动工况下列车的纵向力及其规律,并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对比。同时也讨论了制动波速、长大下坡时列车充气能力及紧急制动距离等问题。这些研究结果为今后在我国开行万吨列车减小纵向冲动、防止断钩、保证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5000t级重载列车制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制动定试验台试验及研究。分析了GK阀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普遍开行5000t级重载列车制动方面的问题,讨论了长大列车初充气、再充气性能与机车供风量的关系,提出了在列车纵向动力学计算中制动缸缓解特性的公式;针对GK型三通阀在长大编组中缓解次序紊乱,首先提出用阶图分析列车缓解时间特性的方法,对缓解波速解释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游江涛 《交通标准化》2009,(15):135-137
针对重载交通作用特点.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就如何优化路面结构组合、如何合理地进行轴载计算以及如何调整设计控制指标等问题开展广泛的研究,将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载交通作用特点,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就如何优化路面结构组合、如何合理地进行轴载计算以及如何调整设计控制指标等同题开展广泛的研究,将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
简要叙述了钢轨侧磨的机理,重点分析了列车牵引重量、轴重和曲线半径对侧磨的影响,认为大秦线上钢轨减磨的对策应当是在加强轨道养护的基础上逐步配套强化轨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