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赔偿问题,指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交通法中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交通事故车辆必须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由于交通肇事车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常规的检验方法满足不了检验的要求。本文将在介绍制动’性能常规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肇事车辆制动性能的检验方法,以满足对肇事车辆检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近日,河北省迁安市辖区发生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肇事司机因饮酒过度,对肇事的整个过程竟然全然不知,得知事情缘由后才伏法。同时.为其私自修理肇事车辆的修理厂也将受到处罚。  相似文献   

4.
<正>狡猾的嫌疑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逃离事故现场后又返回,混迹在围观群众中,向警方提供假证言,妄想以此混淆警方视线。殊不知,仪征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通过嫌疑人现场不经意的"一句话",花了60个小时,巧妙地将这起恶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肇事逃逸围观群众"主动"提供线索"刘集往大房方向一摩托车与电动车相撞,摩托车驾驶人已逃逸  相似文献   

5.
10月16日21日许,青岛市嵘山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崂山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一位老人被撞致死,肇事车辆在夜色的掩护下逃离现场,嵘山交警大队办案民警历经5天5夜的艰苦追查,终使肇事人员投案自首。  相似文献   

6.
车辆转卖不过户,车辆肇事原车主要赔偿。保险不过户,遇险时新车主也不会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这便涉及到车辆转卖未过户,保险责任是否终止?从何时终止?  相似文献   

7.
由于驾驶人肇事的性质与案件结局存在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就决定了他们心理的复杂性。在各类交通事故中,肇事驾驶人都要作为案件的当事人参加到行政或刑事诉讼中来,都要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有的还可能负担一定的经济赔偿。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参加诉讼活动的心理是不一样的,但对处于同一法律地位的肇事驾驶人来说,由于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加上事故性质不同,所以,其肇事后的心理状态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6月13日,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与以往同类案件不同的是本案的被告多了一位指使雇工无证开车肇事的车主,与开车人一同双双受到刑事处罚.这是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例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以来,永康市首例适用<解释>规定,追究肇事车主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证违法行为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且近年来呈现多发高发态势,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导致交通肇事案件难以查处,受害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不保护。假牌、套牌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突出,公安机关追查难度大,案件侦破难度大,而且套牌、假牌车辆往往没有购买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受害群众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二是交通违法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0.
康超  林建辉  沈艳源 《驾驶园》2011,(11):80-81
8年前,在福建省诏安县辖区发生了一起“12·19”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一对年轻夫妇1死1伤。案发后,肇事驾驶人沈某宾被判了2年的刑罚:而肇事报废车辆的车主林某,为躲避连带的民事诉讼赔偿责任,抛下家人,独自出外潜逃。8年后,在全国开展的“清网行动”热潮中,肇事车主林某在诏安交瞽和家人的劝告下,重返家乡投案自首。  相似文献   

11.
黄力 《驾驶园》2007,(3):76-77
现实生活中,交通事故每天都在发生.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问题,是事故各方关注的热点.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行驶证上的车主与肇事司机不是同一人时,赔偿应怎样分担呢?  相似文献   

12.
黄力 《汽车运用》2007,(8):48-48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汽车行驶证上的车主与肇事驾驶员不符时,赔偿责任应怎样分担?例如,张某驾驶李某的车辆与王某发生交通事故,对王某的赔偿也会由于张某与李某的不同关系,导致不同的赔偿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一则迎亲车倒车撞死了新郎二叔的新闻引起了社会极大震动。在对不幸遭遇表示同情的同时,有保险业内人士称,幸亏肇事车辆是借来的,如果是新郎自家所有,那么,新郎的叔叔则有可能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  相似文献   

14.
李金光 《驾驶园》2008,(8):83-83
出借自己的身份证帮助朋友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发生交通肇事后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日前,法院依法判决名义车主刘某与其他两名被告负连带责任,共赔偿受害人各项损失105689元。  相似文献   

15.
肇事车辆的速度鉴定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在现场勘查中,针对事故现场的实况,可运用力学的知识,对肇事车辆的行驶速度作出推算.文中介绍了几种肇事车辆行驶速度计算方法;由于鉴定交通事故极为复杂,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提出采用多种不同计算分析方法,相互比较之后确定肇事车辆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03,(3):24-27
0003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一个有关交通肇事逃逸的案例。此案除了案件是由交通肇事逃逸引发外,还涉及更多的交通事故处理的内容。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中,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本期特全文转载,希望读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7.
<正>以往的交通事故中,如果肇事司机逃逸,保险公司依据"行规",一般不予赔偿。然而,这项执行多年的"行规"被江苏省启东市一位农村妇女改写。她的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被轿车撞死,肇事司机当场逃逸,直到第二天才投案自首。她将拒绝赔偿的轿车投保的保险公司告上法庭,最近,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了此案的一审结果,法院一审支持了她的诉求,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她各项损失近70  相似文献   

18.
焦轩 《汽车运用》2007,(3):51-51
案例2002年9月,被告李某向某机械制造厂购买了一辆已报废的吉普。该车报废前行驶证上的车主为某镇政府,机械制造厂是实际使用单位。2003年11月,被告孙某用自配的钥匙将该车“盗开”游玩,在某国道245公里处将原告严某撞伤,孙某肇事后弃车逃逸。交警部门认定孙某应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2004年1月,严某在追索医疗费未果的情况下,将肇事者孙某、车辆报废前车主某镇政府作为被告一起告到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等各项费用共计4万余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追加李某为共同被告。  相似文献   

19.
迟到的物证     
4月26日,福建政和县交警大队民警对一辆驶离现场多日的货车仔细勘查,查找到关键物证,锁定该车即为肇事车辆,使受伤民工钟明及时获得救治赔偿。当日,钟明文工友给县交警大队送来艳红锦旗,以表诚谢。  相似文献   

20.
申建中  方亚娟 《驾驶园》2011,(12):83-83
本期选登了8则各地发来的有关司机交通肇事逃逸的报道。从其报道的事实可以看出:肇事逃逸是一种极不道德的犯罪行为,广遭社会包括其家人的责谴;肇事逃逸不仅摆脱不了罪责,还将错就错受到重处,更受良心折磨;肇事逃逸浪费了大量的警力、财力,得不偿失;肇事逃逸为你的人生涂上了暗淡的色彩,鸣奏着提心吊胆的悲歌!愿你警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