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一个争议颇为激烈的理论问题。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形成各种证明标准的历史条件和标准环境进行了比较对照,并从诉讼实践的价值取向等角度,对客观真实、法律真实和实体真实的标准加以分析.提出了正当程序的要求之下追求实体真实的必然性,以及强调科学证据与科学证明的必要性等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
民族艺术自有其源,亦有其流。本文拟从古代中国民族绘画的色彩观念以及观念的兴衰而产生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变迁,分析了色彩在中国绘画中与历史文化和哲学极为密切的关系,并由此而呈现出的多元形式特性,进行客观论述。旨在发掘民族绘画的色彩潜质,适应现代文化情境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汽车造型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汽车自身造型和汽车标志、吉祥物的艺术表现元素和美学特征,以及车身彩绘艺术与车身广告艺术的特性与效果,概述了汽车在展示艺术、邮票艺术、电影艺术、摄影艺术、行为艺术等活动中的形式与作用,阐明了汽车与艺术相结合的历史渊源与互相作用,以及相伴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佛教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基本模型;分析了在佛教文献、绘画、礼仪中对于佛教世界观的符号化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器物造型设计的分析与中西方设计思想比较,解释了佛教世界观对传统设计的影响。对于设计文脉的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卡车造型设计,是根据卡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卡车造型设计不是对卡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卡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为卡车造型提供支持的是个十分苛刻的学科,要求设计师拥有从设计到制造整个过程的知识。熟悉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并且要求设计师既要有远见.又要有科学性。他们需要能促进创造力,同时又能保证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可制造性。  相似文献   

6.
文化融合中的选择与繁衍--以中国狮子造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的西亚、非洲各国的造型艺术中都能找到大量的狮子形象。中国的狮子造型在吸收外来造型影响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浓厚的驯良色彩,并充分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演绎了一种全新的华夏狮文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艺术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丰富多彩就在于文化融合中的选择性继承与新的繁衍。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表现性是所有艺术共同的特征,既是客观的,又是艺术家创造的具体体现。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一瞬”呈现给“受众”的,它既表现“客观生活”,同时又表现“内在生活”和“内心生活”,两者共同构成的表现形式就是摄影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克里姆特后期绘画作品,对于人物的形象处理,结构方式和色彩的运用,都明显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生与死>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具体表现在:一是以抽象的背景形成团块式结构,构成一个不确定的意象浅空间;二是运用个性化线条,勾勒形状、表现空间关系和心理变化;三是通过色彩的象征与纯化,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探究.这种融东方形式意趣于西方绘画的探索,使其艺术达到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绘画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它精深博大,内蕴深厚,安全迥异于世界其他艺术,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审美特质,其形成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今世界呼吁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为中国画的发扬光大,为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艺术,进一步发扬“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提供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早在古代,我国就以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闻名于世.本文以文献及出土文物为依据,介绍了中国古代船舶的主体与上层建筑的造型特征及风帆等设备造型的特点,并对这些造型与使用功能的关系以及中国古代船舶所遵循的美学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发掘、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1.
对称美是一种艺术美。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小篆具有一种对称的平衡美。本文对《说文解字》小篆中的对称字进行分类,探索它们的构形理据并以此管窥我国先民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2.
细密画是伊朗艺术的重要门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艺术对它影响巨大。本文通过中伊文化交流中的一些史实和对伊朗细密画中国化元素的挖掘,为中伊早期艺术交流提供一定的例证,这对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与工笔画相对应的是另一大画种——写意画.写意画的诞生源于传统人物画用笔由密向疏的转变,而在这转变中,佛教的般若佛学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般若佛学“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性空之理不仅为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空无之门,也为传统艺术创作注入了一股新的主观精神力量,促进中国传统人物画进一步摆脱了对可视物象的逼肖追求,而转向对神似的追求,对张僧繇、吴道子、梁楷等简略而写意的“疏体”风格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绘画是文化的一种精神符号。中国画源远流长,它以丰富多彩的绘画手法和色彩画面折射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发展历程。中国画色彩的运用曾经历了从绚烂至极到质朴平淡的变换,这种绘画色彩运用风格的变换,是两种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互动的结果。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思想对中国绘画色彩发展的影响,及促使中国画色彩变化的文化诱因。  相似文献   

15.
济慈在《希腊古瓮颂》这首诗中,为古瓮留下的瞬间画面赋予了双面性:永恒的爱情和永恒的寂寞。热烈的爱情与寂寥的生活看似对立,却是生活的真谛。现实是残酷的,艺术是理想化的,只有把艺术与现实结合起来,才是生活中的真美,美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6.
辽阔的甘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甘南民族民间美术包括不同文化类型的两个方面。一是以黄河流域为特征的民间美术;二是以甘南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民间美术。表现形式有:民族服饰、刺绣艺术、剪纸艺术、木雕艺术、装饰艺术、民间绘画等,它不仅展现了西部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开掘了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更可贵的是揭示了西部的精神、性格、气质、和境界,并融合了西部高原的神秘之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谈论汉语散文特点入手,分析了冰心散文《笑》中的语言美、情感关和意境美三种美学体现,随后以张培基英译本为模本,探讨了这三种美在翻译过程中的转化,最后提出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在领略原文的语言美、抓住情感主线和领会意境的基础上做到以美译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论的分类迥异于西方诗学。中国文论知识谱系的构型没有按照从审美到艺术再到文学的演化样式逻辑地成型和展开。其特殊性在于;它以文类的经验性区分布非反思性区分为核心,建构了极为发达的文体论知识体系;同时,它又以极其精致入微的审美性,鉴赏性区分,建构了极为广阔的审美之思的言域。  相似文献   

19.
黄金分割比例无所不在,它造就了一切事物的和谐美,可以应用在艺术、绘画、工程设计等各个方面.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除了应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外,考虑黄金分割定律的应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实际情况,黄金分割比例的应用范围可以在0.5~0.75之间.另外,正确利用视错觉,对于视觉效果和实际的使用,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