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热塑性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板是可再生的环保材料,具有质量轻、硬度高、抗冲击力强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已经在欧美国家应用了很长时间,但国内目前尚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着重介绍了热塑性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板的结构特点、生产工艺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情况。由于这种新型复合板材符合低碳时代的环保理念,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蜂窝夹芯板目前在航空/航天、建筑和包装等领域获得了广泛而大量的应用。该种结构板材由两面的面板和中间的夫芯层复合而成,具有质轻、比强度高、刚度好和缓冲吸振性能良好等优点。根据强度和成本的不同要求,夫芯板的面板和夫芯层均可选择金属(钢、铝)、塑料和纸等不同材质的材料。针对商用车下卧铺的功能要求,设计、开发了一种蜂窝夹芯结构的卧铺板,并从性能和应用经济性等方面将其与当前普遍采用的菱镁复合板进行了对比,为汽车轻量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厢式车夹芯复合板结构,对优化计算中的边值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夹芯复合板各部分的材料特性和整板力学性能,然后利用经验法和薄板理论确定了夹芯复合板结构优化的边界约束和性态约束条件,最终建立了约束方程,为结构优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厢式车多点连接结构的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由经典层合板理论推出的夹芯复合板弯扭刚度公式和薄板理论中普通薄板的弯扭刚度公式,将夹芯复合板等效成一等厚度单层板,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动载条件下对车厢与底盘连接形式进行了结构应力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案,并指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三明治夹芯结构在汽车轻量化、承载与吸能结构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不同成形工艺制备的芯材结构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不同的优缺点。综述了近年来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主要采用的制备工艺以及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和讨论了采用嵌锁组装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三明治芯材结构特点、应用环境和载荷工况,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独特的优势,阐述了采用嵌锁组装工艺在制备夹芯结构时采用的改进措施。最后总结了嵌锁组装工艺在蜂窝结构制备过程中的发展潜力,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夹层玻璃钢复合板是一种新型冷藏保温车厢体材料,其机械性能优于传统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夹芯玻璃钢复合板,而隔热性能与之基本相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舱体大板--夹芯复合板在制作中采用现场浇注成型法存在的缺点,分析了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提出了在大板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同时对大板采用浇注成型法的粘接、发泡工艺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高压旋喷或压密注浆法在桩基缺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桩基础施工中存在的诸如砼离析、蜂窝、夹泥、沟槽、裂缝等桩身缺陷,结合广东省阳江-茂名高速公路施工经验,介绍了高压旋喷注浆法或压密注浆法在桥梁桩基缺陷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渐变强度可变形壁障(PDB)的有限元模型。PDB的两个铝蜂窝芯采用壳单元并用"等同化"方法使之与实际的蜂窝结构一致,铝蜂窝窝孔中的空气采用阻尼杆单元表示。对PDB偏置板和横梁的碰撞实验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测力墙受力和壁障碰撞后变形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行人小腿与某乘用车前端结构的碰撞有限元模型,而仿真分析发现行人腿部损伤指标在保险杠正中心Y_0处的胫骨加速度峰值和靠近吸能盒Y_(390)处的胫骨加速度峰值与膝部弯曲角峰值均超过了安全阈值。为改善汽车行人下肢保护性能,根据该车前端吸能空间设计了6种不同蜂窝胞元边长、5种不同蜂窝胞元厚度的蜂窝铝吸能结构,通过分析30组蜂窝铝吸能结构在Y_0处所对应的行人腿部综合伤害指标和比吸能的变化趋势,确定了对行人腿部保护性能较好的蜂窝铝胞元边长为14 mm。然后以吸能盒位置Y_(390)处行人腿部综合伤害指标最小为优化目标,运用软件Hyperstudy和LS-DYNA集成优化的方法以蜂窝铝吸能结构前盖板与蜂窝芯的厚度为变量进行优化。优化后靠近吸能盒Y_(390)处和保险杠正中心Y_0处的行人腿部3项伤害指标均大幅降低,且满足法规安全阈值要求,优化后的蜂窝铝吸能结构有效地改善了该车的行人下肢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