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为了满足船舶工程领域不同精度的扭矩传感器溯源要求,提高船舶动力系统扭矩传感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需要扭矩标准装置对其进行校准。扭矩标准装置采用了多种支承方式。支承产生的摩擦扭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扭矩标准装置的准确性。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支承方式有滚动轴承、刀口支承、空气轴承,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新颖的挠性支承。文章介绍了各种支承的结构形式,并分析了理论模型,滚动轴承的摩擦扭矩最大,其次为刀口支承,空气轴承与挠性支承的摩擦扭矩很小。通过文章的分析,为扭矩标准装置的科学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200kN·m扭矩标准装置的技术设计为主线,介绍大扭矩刀口支承静重式标准装置的原理、结构、功能,以及装置的主要技术设计方案和整机测量不确定度情况。200 kN·m大扭矩标准装置的研发成功为我国高准确度大扭矩量值传递提供了技术手段,促进了产品大扭矩参数量传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扭矩标准装置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通过优化设计研制成功的高准确度2kN·m扭矩标准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关键技术.该装置采用传统的静重平衡式结构,对力臂杠杆、刀口支承和砝码等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了自动加载、对中调整、对偶平衡以及PLC控制程序等技术,使该装置的校准可信度和准确度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动力系统产品研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背景,介绍扭矩标准装置对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作用.以30 kN·m扭矩标准装置的技术设计为主线,介绍大扭矩刀口静重式标准装置的设计原理、结构组成、功能特性等内容,重点描述装置的标准力臂机构、内外圈砝码组机构、砝码升降机构、平衡机构的设计要点,最后对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扭矩专业的计量测试人员提供设计扭矩标准装置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高彤  张擘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5):175-179
分析国产T360G新型动力调谐陀螺仪采用的框架式交叉弹性支承的刚度特点。结构支承,使陀螺仪在最大可感角速率持续达4000/s时,可承受的冲击大于200g。满足大机动运载器用捷联惯导系统的要求。T360G新型动力调谐陀螺仪采用的新结构支承及其它新技术,为提高动力调谐陀螺的应用领域开拓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齐红丽  戴明  马相龙 《船舶工程》2020,42(12):67-70
微小扭矩校准技术在精密控制、航天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使用电磁力矩器用于等臂法产生扭矩的校准技术,在精度、稳定、微型化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研制了一种用于高精度动态微小扭矩校准的电磁力矩器,用于微小精密等臂法专用微小扭矩校准系统。首先,采用音圈电机、挠性支承、等臂梁构造了力矩器;然后,基于有限元分析进行了气隙磁场的设计,优化了音圈绕组参数。最后进行了扭矩加载测试,利用砝码进行了力矩的标定,电磁力矩器的扭矩载荷范围为(5-500)μN·m,噪声当量力矩为0.2μN·m (-28dB),满足校准需求。  相似文献   

7.
马相龙  吴承勇 《船舶工程》2020,42(S1):251-255
本文介绍了5kNm立式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的结构形式和组成,并详细描述了有关参考式装置的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扭矩加载系统以及装置的超限保护机构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通过不确定度评定,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Urel=0.05%(包含因子k=2)。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以其高性价比和快速校准的特点,满足了广大计量机构扭矩传感器校准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港口门机回转支承装置的故障诊断问题,设计了一套故障实时检测与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振动诊断分析方法,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应用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判断回转支承的故障原因,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9.
0.1N~20N静重式力标准机采用了新型砝码加载机构,实现了砝码的自动、稳定加载。此外,装置采用自行研制的气浮轴承作为支撑,并对气浮轴承进行了性能试验,满足性能要求,成功取代传统的刀口支撑,大大减少了摩擦扭矩,提高了装置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高低温环境(−50~100℃)的设计方案,研究了温控系统的可行性;其次,分析了刀口支承技术并设计了适用于温控箱的扭矩校准连接结构,总结了连接结构对扭矩校准准确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高低温环境下扭矩校准的不确定度。通过对高低温环境下扭矩校准技术的研究,为国防及民用工业在高低温环境下扭矩校准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徐涛 《船舶工程》2019,41(S1):217-220
本文介绍了扭矩扳子检定仪的两种校准方法,对标准扭矩扳子的校准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对用于标准扭矩扳子校准的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研制了基于气浮轴承的标准扭矩扳子校准装置,其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05%(k=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永磁涡流调速技术应用在风机水泵类负载中,滑差功率损耗与转速的关系。推导出永磁涡流调速装置啮合长度与临界转差率、最大转矩的公式。通过对比分析风机水泵类负载的特性曲线与永磁涡流调速传动装置的转矩-转速特性曲线,得出了永磁涡流调速装置使用时会产生转速突变,传递的转矩不能满足风机水泵负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5 kN?m卧式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的结构形式和组成,并详细描述了装置的结构、扭矩加载系统以及装置的超限保护机构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所建成的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Urel=0.05%(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14.
顾孟达 《港口科技》2011,(7):23-25,29
我国已能自主建设LNG船舶,这对舾装码头合适的动力配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介绍了LNG船码头舾装期特殊的建造工艺和技术标准,以及对码头动力配套的特别要求.提出了相应对策.普通码头施工电源和岸电系统通过采取增加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静止式岸电电源等技术改造措施,提升动力配套标准,满足LNG船码头舾装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用起重机在海上作业过程中,由于悬挂重物的钢丝绳属于柔性件,加上风、浪等海洋环境载荷的影响,使得负载产生摆动。基于起重机海上作业时吊物的摇摆,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伸缩套管减摇装置,利用套管的刚性约束来减小吊索的摇摆幅度,利用万向力矩结构减轻套管的受力,套管通过万向力矩运动时,依靠弹簧阻尼来存储释放能量,减少吊重的摆幅。介绍了伸缩套管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建立船、起重机、伸缩套管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dams建立仿真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伸缩套管装置具有明显的减摇效果,同时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际实验,验证了伸缩套管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也具有显著的减摇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铮 《机电设备》2014,(3):32-35
RV320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专用减速器。要求承载力高,回差小,体积小等。机械结构中只有摆线结构符合需要,但通用结构中摆线轮为标准齿廓,间隙大、回差大,应用时就要对其进行改进。对摆线齿廓进行修形分析后,得出的修形参数能形成多齿啮合。同时在齿谷与齿顶间形成间隙形成油膜利于润滑。回差也大大缩小,经试验证明可满足高精减速器需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扭矩传感器静态校准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的难题,设计一种新型100 N·m负阶跃动态扭矩校准装置,并阐述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校准装置由扭矩产生装置、连接系统、制动系统、信号处理控制系统和空气轴承系统组成,利用火工拔销器产生负阶跃动态扭矩,较大程度上降低负阶跃动态扭矩的下降时间,并采用空气轴承的支承方式提高动态扭矩的传递精度。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表明该装置负阶跃扭矩产生时间低于0.1 ms。不确定度分析结果显示,该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U为4.22%,扩展因子k为2。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工业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大扭矩测量和校准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大扭矩标准装置,解决了工业部门对大扭矩标准装置的迫切需求,该装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文章以一种大型扭矩标准装置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工作出发,介绍了静重式大扭矩标准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功能、控制软件和组态软件的设计要点等,为200kN.m扭矩高准确度量值传递提供了技术手段。文章为扭矩专业的计量和测试人员提供了静重式大扭矩标准装置控制系统和组态软件系统设计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自润滑关节轴承无载启动扭矩自动化测试的复杂要求,引入高精度扭矩传感器、载荷传感器、扭矩伺服驱动器、轴承夹持夹具等技术,确定试验过程中的定量参数,建立试验自动化控制系统,满足试验过程中的定量控制和自动化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