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除冰雪是寒冷地区冬季公路养护的重点工作。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经常有寒流入侵,经常发生冰雪封堵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下雪后必须及时除雪,以保证公路的畅通。每年高速公路受下雪影响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及时除冰雪对保障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以下介绍国外冬季除冰雪技术及设备概况。  相似文献   

2.
根据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冰雪影响路段冬季气候特征,选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氯盐类融雪剂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以及有机类融雪剂乙酸钾、乙酸钙,分别在-5,-10和-15℃条件下对这些融雪剂的融雪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内,氯盐类融雪剂的总体效果要稍好于有机类融雪剂;乙酸钾与氯盐类融雪剂差别不大;乙酸钙易使冰面出现龟裂和局部松动融化。考虑满足冬季高速公路保通、冰雪影响程度、气温及环保要求,提出了西南高寒山区高速公路冬季养护的融雪剂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冬季撒盐引起对环境和道路的污染、破坏,通过对我国寒冷地区冰雪路面形态的成因分析,针对我国现有冬季道路融雪抗滑材料的特点,进行冬季养护材料的撒布效率方法研究,旨在有效改进冬季道路融冰雪抗滑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盐害,满足冬季道路养护部门的需要,以供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成果简介1.1该冬季道路防滑除冰液适合于寒冷地区路面防冰除雪将其喷洒在雪、霜、薄冰上,可使冰雪混合物松软、融化,既防止行车打滑,又便于机械清扫;对环境无污染,可广泛适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路面的防滑除雪,达到防冰、除雪、除霜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环保类路用防滑除冰液。1.2冬季道路防滑除冰液的技术原理该冬季道路防滑除冰液为避免除冰盐给路面冬季养护所带来的各种危害而开展的研究,可减少环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高速公路冬季养护工作中的除雪防滑工作,对降雪及雪的变态,给行车安全带来的危害及除雪方式、防冻防滑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京珠 《广东交通》2010,(1):18-18
为预防寒冷天气对高速公路运输的影响,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京珠北分公司在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和高速公路交通情况的同时,充分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实行24小时气温监测、244x时路面巡逻,随时报告路面情况,联合交警部门,对可能出现结冰路段撒预防性融雪剂;与相关养护、维护公司签订了抗冰雪灾害机械租赁合同;储备了620吨融雪剂、280吨防滑材料,将3100余套防滑链分别放置在梅花、大桥养护工区等处。一旦路面出现结冰,防滑链可立即发放给过往车辆免费使用。该公司还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路政巡逻密度及路面温度监测次数。  相似文献   

7.
防冰结材料和磨蚀剂作为冬季光滑路面的一种有效管理措施,在冬季道路中被广泛应用,对于道路上的坚硬的冰雪,传统的方法是撒砂或氯盐类,它防滑的可持续性差,且存在堆积路上被清理等问题。为减少冰雪路面所造成的交通事故,保护路面、环境,我们研发了一种新型道路磨蚀剂,它具有及时融冰雪、防滑、费用低、有助于植物生长等特点,是一种即防滑又环保的冬季养护材料。  相似文献   

8.
在冬季冰雪路面环境中,高速公路的行驶条件恶化,路面平整,能见度低,造成行车缓慢和交通事故。本文从冰雪成因和灾害机理的角度,重点研究高速公路上冰雪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有效改善公路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
由于黑龙江省四季温差比较大,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雪,冬季下雪融化后极易在路面表面结冰。因为频繁的清扫冰雪工作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所以许多道路养护相关部门使用了除冰盐(或融雪剂)来减轻对道路养护所带来的工作压力,非常容易造成路面表层水泥浆的脱落,进而使路面表面形成"麻面"或坑槽现象。因而,开展针对寒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辽宁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现状,介绍了在精细管理、应急管理,养护计划管理、养护技术装备管理、养护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管理经验,阐述了应急除雪工作的技术保障和制度保障措施,可为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磊  卓仪 《交通标准化》2012,(9):101-103
如何快速有效地融雪除冰,减少因降雪对高速公路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是国内外道路养护部门致力于解决的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国内外有关道路融雪除冰的研究成果,对目前常用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制定合理的高速公路融雪除冰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冬季路面积雪结冰的处理是道路管理部门的难题。从沥青混合料中的特殊材料考虑,提出一种节约环保型的化学类冻结抑制路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持续抑制路面冻结,减少融雪剂的撒布数量,提高机械除雪作业效率,节约冬季道路养护成本,这对于经济环保型路面除冰雪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雾区路段常伴随雨、冰、雪等复杂气候,综合考虑雾与雨、雪、冰等复杂因素耦合对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引入“场”理论,构建高速公路雾区风险场模型,并基于模型对雾区多气候耦合路段的参数指标和道路风险进行分级研究. 首先,截取典型雾区路段进行栅格化分析,构建高速公路雾区风险场;然后引入PRA方法进行雾区风险场链式风险叠加分析,构建雾区风险场数值模型;最后以G5高速雅安至石棉段作为分析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基于场理论给出了与当前国内气象预警分级相匹配的高速公路雾区耦合段风险分级指标,并将雾区路段的风险分级为四级,其中行车风险等级最高的为第1级.研究结果表明:场理论适用于多气候耦合的高速公路雾区段风险分析;高速公路雾区风险场是一种数量场和不稳定场,其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雾区路段各气候参数的时变性;风险分级结果综合考虑了道路线形和环境特征以及基于时间变化的道路气候耦合特征,风险分级指标更符合基于时间动态变化的道路交通风险特性.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冬季除雪防滑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冬季除雪防滑的现状,结合实践经验,对现阶段高速公路的除雪防滑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冬季除雪是北方高速公路养护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几年来高速公路除雪的实践,阐述一些符合除雪实际的新思路、新做法,可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结合乌鲁木齐市独特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采用人工观测技术,分析了冰雪条件下中心城区信号控制交叉口机动车交通量、车头时距、运行速度及平均停车延误等交通特性参数,并与正常天气下的交通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冰雪条件影响,机动车交通特性的各项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研究结果为我市冬季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清除积雪、抢险救人和保障公路畅通成为冬季养护的重点。新型扫雪车辅助驾驶系统将公路磁诱导技术应用于冬季除雪保通作业中,并可在冬季公路除雪养护作业低能见度等条件下应用,使用效果表明.可以有效地提高除雪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动汽车存在充电续航问题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矛盾,本文提出共 享汽车混合车队规模优化方法。首先,在不考虑成本条件下,分析动态车辆调度和实时调度员分 配对共享汽车系统需求满足和车辆利用的影响。然后,针对由传统内燃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 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构成的混合共享汽车系统,考虑车辆调度和调度员分配,以运营 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CO2排放量和道路拥堵为约束,构建混合车队规模优化模型。通过Matlab 调用Gurobi求解器求解上述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不同CO2排放量 约束,以及车辆调度对共享汽车运营商利润、不同类型的车队规模、车辆利用率和用户需求满足 率的影响。同时,比较单一车队和混合车队共享汽车系统,结果显示,混合车队和单一插入式混 合动力车队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是目前最适合共享汽车系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分析驾驶员在冰雪条件下的驾驶行为特性,建立考虑驾驶员行为特性的跟驰模型,有助于丰富现有交通流理论.通过招募驾驶员开展实车跟驰试验,对比分析正常条件与冰雪条件下的驾驶行为差异.进而基于任务难度均衡理论构建包含人类因素参数的任务难度模块,引入改进后的智能驾驶员模型,并采用车辆轨迹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和有效性验证.研究表明:驾驶员在跟驰行驶过程中受外界刺激及自身驾驶能力影响时会对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动态调整,试图保持期望间距,且速度与前车一致的状态;冰雪条件下驾驶员采取风险补偿行为,其车头时距波动幅度较正常条件收窄,模型引入人类因素参数可以较好地描述其差异性. 模型有效性验证表明,新模型在6个仿真场景中的表现都优于传统智能驾驶员模型,且表现出更好的鲁棒性.研究结果可为冰雪条件下的交通管理措施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王勃 《北方交通》2012,(4):16-18
利用辽宁省高速公路综合养护管理系统,对辽宁省历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总结归纳了辽宁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整体的变化规律。针对具体路段典型的破坏模式,结合辽宁省具体的环境、荷载特点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最终针对辽宁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