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粉煤灰对道路混凝土脆性的改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粉煤灰、外加剂、砂率等因素对改善道路粉煤灰混凝土脆性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粉煤灰和复合早强减水剂双掺技术具有显著的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改善混凝土脆性的效应。所配制的道路粉煤灰混凝土各龄期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优于基准混凝土。同时,粉煤灰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适当降低砂率,有利于改善水泥浆与骨料的界面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寒冷地区机场道面混凝土的耐久性不良现象,通过研究含气量对道面混凝土工作性、抗折强度、抗冻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复掺引气剂和减水剂的技术途径,配制出了维勃稠度15~30S,28天抗折强度5.8MPa以上、抗冻性及耐磨性等耐久性优良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并提出了寒冷地区道面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为0.45、最小水泥用量为280kg/m3、含气量为3%~5%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结合来安-明光高速公路滁河特大桥建设,依据原材料质量控制和配合比设计准则,通过变化粉煤灰掺量及选用引气剂进行了C50高性能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制和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与外加剂的迭加效应,使得所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成熟度有所降低,但后期强度增长率较大,且90 d强度和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相当;引气剂的加入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但仍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普通水泥混凝土存在早期强度低、养护时间长、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问题,通过研究胶凝材料、水胶比、砂率、外加剂及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对复掺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合适配合比设计参数,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该复掺水泥混凝土性能良好,1d抗折强度超过3.75 MPa,能够满足路面快速开放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工程常用的3种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渣微粉以及硅灰单掺和双掺为主要因素,通过试验设计制作了一批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考察各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单掺时以硅灰最能提高其抗压强度,粉煤灰最能提高其抗折强度,当双掺硅灰和粉煤灰时能使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提高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根据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特点,采用最紧密堆积理论,研究设计了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通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优选,并优化配合比设计,为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掺加粒径1 mm石英砂的UHPC的28 d抗压强度高于掺加河砂对照组的28 d抗压强度值。用粗集料、细集料和粗细集料取代河砂时,UHPC的28 d抗压强度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桥用高性能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州黄河大桥主桥是三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塔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等活性掺和料,配制不同配合比的C55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可能采用的C55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混凝土收缩、抗渗、碳化和钢筋锈蚀以及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活性掺合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着重研究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与硅粉、粉煤灰掺量的相关性,混凝土内掺硅粉、粉煤灰的28d强度规律,及其后期强度增长规律。探讨采用盾石牌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5~20mm碎石及适量聚羧酸高效减水剂配制出C55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参考公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黑龙江、海南岛等地区丰富的火山灰资源的现状,为充分利用地方性材料,实现火山灰的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开展火山灰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其抗渗性能的试验研究,并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下基准混凝土、火山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掺入3%和5%硅灰的火山灰混凝土的电通量值进行了对比试验,以确定火山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矿物掺合料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建议采用掺加5%硅灰的火山灰混凝土代替粉煤灰混凝土,并给出了不同强度等级下的火山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0.
廖建东 《路基工程》2013,(4):176-178
修建某高速铁路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由于该地天然砂短缺,按就地取材原则,使用机制砂;采用粉煤灰、矿粉、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三掺”技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所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阶段是保证路面实体强度的首要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笔者依据多年的经验并结合多条高速公路的施工监理实践,在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B段的施工监理过程中,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阶段,从原材料各个主要因素入手对配合比进行单因素优化设计,找出原材料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主要是抗折强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测得双超路面混凝土(超塑性、超早强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研究水胶比、硅灰掺量和砂率等因素对双超路面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将普通路面混凝土作为对照组分析双超路面混凝土作为修补材料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双超路面混凝土的12h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22.13 MPa和3.77 MPa,早期强度已达到通车水平要求,28d抗压、抗折强度可达到47.92MPa和5.97MPa,后期强度满足工程应用标准。将配制好的双超路面混凝土应用于修补工程,在工程应用中,修补效果良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3.
粉煤灰与聚丙烯纤维复合道路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树江  黄昊  申爱琴  贾玉 《公路》2006,(12):171-175
与普通道路混凝土相比,道路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更为严格,配合比设计也有其特殊要求。掺加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的道路高性能混凝土虽不能大幅度提高强度,但可显著改善路面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其磨耗量可降低60%以上,疲劳寿命可提高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普通的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湿热地区很难满足超长陡坡、大跨径桥梁、超长隧道路面等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要求高的特点。利用环氧沥青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层间结合能力强及优良的抗疲劳等特性来满足这些特殊路段路面的对沥青性能的要求。采用体积法进行FAC-13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结合GTM法来解决沥青混凝土通车后在重载交通碾压下产生"二次压实"现象的难题。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TM的FAC-13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体积特性,设计过程对解决特殊路段沥青路面病害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新型废料——增钙渣和增钙粉煤灰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能分析,证明其活性优于普通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双掺该材料的水泥混凝土的力学强度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强度性能的因素。采用快冻法等规定的试验方法验证了双掺混凝土的抗冻、收缩、抗磨耗等路用耐久性能。对双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机理进行了级配调整、改善界面性能、孔结构等3方面的理论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掺增钙渣、增钙灰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抗折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达到重交通等级公路要求,抗冻性能、收缩性能与普通砂混凝土相当,抗磨耗性能超过了普通砂混凝土,证明双掺此种材料的水泥混凝土可以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坦桑尼亚尼雷尔大桥主桥为主跨200 m的双塔单索面斜拉桥,按美国标准设计,主梁、桥塔混凝土按28 d圆柱体抗压强度60 MPa设计,相当于我国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72 MPa(简称C72高性能混凝土)。为制备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采用超细掺合料技术、优选各类原材料以及掺加超塑化剂的方法,从基准配合比设计、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和小批量生产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30的水胶比、粉煤灰和硅粉双掺技术及掺加优质超塑化剂,在胶凝材料总量低于550 kg/m3条件下,可制备出流动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满足要求的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经过6次重复性试验,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电通量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通过不同批次原材料组合的稳定性试验,确定了理论配合比;小批量生产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变异系数为1.2%。该C72高性能混凝土已在尼雷尔大桥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基于路基路面协调变形,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典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荷载应力进行计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路面设计参数进行组合,系统分析了设计参数对路基路面应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路面设计参数中,仅有路基回弹模量对路面板拉应力与面层板厚度对路基应力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可将路面厚度和路基回弹模量设计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重点。基于不同路面板厚度下路基工作区深度,可将交通荷载影响区加深至1.5m。基于不同路面板厚度、路基回弹模量和不同轴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疲劳寿命影响规律,在重载交通条件下,应该增加路面厚度和增强路基。考虑经济因素并结合以上分析,建议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宜取28—30cm,路基回弹模量宜介于40-80MPa之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基础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试验结果分析,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乌素沟大桥混凝土结构中应用了粉煤灰混凝土,通过对结构外观、受力状况和后期效果的检查,证明粉煤灰混凝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肖飞 《公路》2004,(8):245-249
多孔混凝土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时,和面层一起受到车辆荷载和温度的反复作用,结构设计中需考虑其疲劳性能。通过室内小梁弯拉疲劳试验,分析疲劳寿命试验数据的概率分布,得出多孔混凝土疲劳寿命服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以此建立了不同应力水平和等效应力水平下两种形式的疲劳方程;分析了疲劳寿命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减小变异性的相应措施,比较得出其疲劳性能优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利用得出的疲劳方程,建立了多孔混凝土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时,进行层底弯拉应力验算的弯拉强度结构系数,可用于路面结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