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高速公路提出了新的要求,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投入使用的安全性,但是,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存在问题,需要加大监理工作力度才可提高工程质量。对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进行监理的意义分析,并探讨路堤填方施工监理工作,从而保证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常张路膨胀土路堤填筑3个试验路段的设计、试验与施工技术研究,总结了中~弱膨胀土地区公路石灰改良、路堤加筋和路堤铺设防渗土工布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梅河高速公路K28+ 360~+860区段的陡坡路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陡坡路堤的破坏过程及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28+360~+860区段陡坡路堤滑坡的破坏模式为填土与原坡体交界面的软化造成斜坡路堤滑动;修建公路时填土堵塞了地下水的排泄通道,地下水位在丰水季节向上抬升,浸泡和...  相似文献   

4.
高填方路基病害的原因分析 在进行公路勘测设计时.未对高填方路基地带的地质情况作详细调查,对工程地质不良地段的填方基底没有特殊的处理方案.有的甚至将填方直接填筑在土壤密度小、压缩变形大,承载能力低的地表上。对通过复杂山区的公路,设计上高路堤按一般路堤设计,没有验算路堤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且施工、填料等未作特别要求。  相似文献   

5.
软基监测是软基处理施工中观测路堤稳定性、控制路堤填筑进度、判断软基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申嘉湖高速公路在软基上进行的路堤填筑施工,解决了在软基上路堤施工中的填土速度和质量控制问题,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可控地进行,实现了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6.
提出饱和与不饱和土渗流(SUSS)法,并结合有限元法,分析强降雨条件下公路填方路堤边坡的渗流稳定性。同时考虑国外经验式的水分渗透特性曲线,确定由外力因素引起的填方路堤内部的水位湿润线分布曲线。工程实例计算采用了诸永高速公路的标准横断面,分析和评定公路填方路堤的渗流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路基沿原地方道路施工,路堤填方利用取土场借土、挖方填筑来完成。根据规范要求和先填筑的可能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搞100m试验路段,为全面填筑提供各种参数及合理方法,随之向起点方向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全面填筑路堤。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相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公路项目路堤填筑施工,探讨填方压实质量现场控制方法,通过合理控制各施工工艺及标准,可以使路基工程填筑质量及各项检测指标符合验收要求。此施工方法易操作、速度快以减少施工控制的盲目性,保证路基填筑质量,又不浪费太多的工期和设备台班。  相似文献   

9.
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常见的问题有稳定性的破坏及过大的下沉和变形,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的桥梁结构物和高路堤路段。同时在工期紧的情况下,若已基本成型的路基一旦出现坍塌等情况,将增加工程数量,严重延误工期和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车。这些都是高速公路建设的技术难点,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概况公路全长6.807km,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合同段路基挖土为23225.6m3,填土方(掺灰3%)为144691m3。路基填方路段采用路基挖余方及取土场借土方填筑,路堤掺灰处理。填方路堤掺灰处理拟采用路拌机现场直接拌合,机械压实施工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善加筋土路堤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了加筋土路堤稳定可靠性设计的分项系数。基于大量工程实测资料和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确定了填料密度、填料粘聚力、填料内摩擦角、汽车荷载、筋材抗拉强度、筋土似摩擦系数和路基几何参数等参数不定性系数的统计结果和概率分布模型。针对加筋土路堤的筋材拉断、筋材拔出、基底滑动以及整体滑动4种失效模式,按照抗力最小二乘原理,优化得到了相应的恒载分项系数、活载分项系数与抗力分项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实例工程在4种失效模式下的总抗力均大于总恒载与总活载之和,同时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见,优化得到的分项系数合理。  相似文献   

12.
引入含水率,建立了非饱和土的强度和应力-含水率-应变关系;在考虑土工格栅与填土间的相互作用、膨胀土吸水膨胀、软化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稳定性的数值计算新方法,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在加筋膨胀土路堤的稳定性计算中引入工程中易于确定的含水率,避开了复杂的非饱和土理论体系,通过相关参数随含水率的变...  相似文献   

13.
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膨胀土路堤的主要处治方法,针对南友路膨胀土的性质,进行了室内掺灰改性试验、模拟封闭条件下路基土的土性试验,由此提出了一套以封闭为主的膨胀土路堤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干湿循环条件下碾压膨胀土的裂隙发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公路工程中膨胀土路基裂隙的开展过程和演化规律,设计并开展了室内模拟试验,初步获得压实膨胀土中裂隙的发育过程及随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运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功能,对开裂试样进行了定性描述和定量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状态下,试样中产生的裂隙细微短小,裂隙率较低;首次干湿循环作用后,试样裂隙率大幅提高,且开裂宽度和深度急剧加大;但经随后几次干湿循环的作用,裂隙的增长率逐步减小并趋于稳定.研究结论对指导膨胀土路基施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试验规范进行室内承载比(CBR)试验,研究压实度和膨胀率对其承载比(CBR)值的影响规律,分析膨胀土以及石灰改良膨胀土的CBR值随压实度和膨胀势变化的基本规律,研究认为,CBR值随压实度的减小而减小,随膨胀势的减小而增大。石灰改良膨胀土用于路堤填筑时,压实度略低的标准控制,有利于路堤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6.
石灰改良膨胀土填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老河口段路基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试验,对石灰改良膨胀土的物理性质、胀缩性、强度特性、水稳定性和干湿循环下其强度变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改良土的塑性指数降低,胀缩性减弱;石灰改良土的抗剪强度与掺合比、养护龄期和压实系数均呈正相关性,石灰改良土最佳掺合比为5%~7%,60d龄期之后石灰改良土的抗剪强度基本趋于稳定;石灰改良土水稳定指标在0.70以上,具有很好的水稳定性;石灰改良土抗剪强度指标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呈衰减趋势,但当干湿循环次数较大时,石灰改良土的粘聚力随循环次数的增加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现场压实质量检测结果表明,石灰改良土路基质量基本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根据试验规范进行室内承载比(CBR)试验,研究压实度和膨胀率对其承载比(CBR)值的影响规律,分析膨胀土以及石灰改良膨胀土的CBR值随压实度和膨胀势变化的基本规律,研究认为,CBR值随压实度的减小而减小,随膨胀势的减小而增大。石灰改良膨胀土用于路堤填筑时,压实度略低的标准控制,有利于路堤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8.
结合重庆江津长江公路大桥南引道K7+840~K7+993.5路段滑坡处治工程实例,主要研究在山区斜坡体上修筑高等级公路路堤时,容易产生的工程滑坡灾害现象及相应的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合理分析软土地区路堤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基于离心模型试验和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桩间距条件下路堤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桩体的受力特征,引入桩体破坏逐一退出机制,分析了桩体破坏模式. 结果表明:在路堤自重和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堤下复合地基素混凝土桩受力特征和破坏模式具有显著的桩间距效应,当桩间距分别增大至4倍和6倍桩径时,最靠近坡脚的第1列与第1、2列素混凝土桩分别产生了断桩破坏;在桩间距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大,素混凝土桩最大弯矩和剪力均逐渐增大;施加列车荷载后,桩体最大弯矩和剪力往路基坡脚方向呈逐渐增大的规律,桩间距由3倍增大至6倍桩径时,靠近坡脚的桩体最大弯矩由172.9 kN?m增大至601.0 kN?m,大于桩体标定极限弯矩值,剪力由89.4 kN增大至249.1 kN,小于桩体标定极限剪力值,表明离心模型试验中素混凝土桩产生弯曲破坏而不是剪切、受压和受拉破坏,最靠近坡脚的桩最先发生弯曲破坏,随后往路基中心方向呈逐一弯曲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