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故障现象:发动机在工作温度状态下怠速运转时抖动,检查之后以下均正常如:燃料点火系统(DME)、机件及压缩比正常、进气排气系统正常。 症状研讨:一般都发生在无进气可变气门(VANOS)车辆(8/92以前)上,因为,进气门重叠时间太大,在怠速时气缸内的废气排不干净,以致使发动机在怠速运转时会抖动,因此,在宝马原厂均发出通告,解决办法——改变进排气门正时(改变气门重叠时间)。 解决办法:封气门正时的方法这里不做详细介绍,要解决上述问题在偏心轴正时规下方需置(?)3mm的钻头,如  相似文献   

2.
壹家言 《汽车知识》2012,(8):108-111
在过去,尤其是化油器时代,发动机的喷油是纯机械控制的,喷油精度有限,而且喷油无法根据工况实现智能调节。这种情况下,燃油标号的确与压缩比密切相关。发展到现在的电喷时代,理论上已经完全可以做到高压缩比的车,只要能够解决低浓度混合气下的点火问题,都能够适应低标号燃油。  相似文献   

3.
车型:F35,配置N20发动机。行驶里程:70000km。故障现象:车辆行驶中突然熄火.无法再次启动着车。故障诊断:车辆被拖回维修店,接车后尝试启动车辆,启动机可以带动发动机运转,发动机无法着车。通过仪表观察发现燃油量充足。打开点火开关,电子气门电机有“嗡嗡”的响声。  相似文献   

4.
金锋 《汽车运用》2005,(10):41-41
燃油使用要恰当。不同标号的汽油,其蒸发性、抗燃性及胶质与机械杂质等含量多不同。因此,应该严格按车辆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汽油标号添加汽油。注意拆装顺序及清洁卫生。对拆卸下的零部件要认真进行清洗,并按拆卸顺序码放;在装配时不要将沙粒、污物带入机体内,也不要漏装一些看  相似文献   

5.
<正>气门间隙是指发动机冷态下且气门关闭时,气门与传动组件的间隙(如图20所示),具体数值范围为进气门间隙0.075~0.125mm,排气门间隙0.245~0.295mm,不同于传统车辆的压力调节,LEW和L2B发动机采用新的机油泵油压调节阀(如图21所示),降低了中低速下的机油泵输出油压值,减小发动机泵油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在发动机冷启动时,开关式水泵(如图22所示)的电磁线圈将通电,断开水泵与水泵皮带轮的扭矩  相似文献   

6.
目前汽车发动机新结构主要有:电子控制节流阀系统,气门挺杆,摇臂可变机构,轴瓦耐磨材料,停缸机构,废气再循环系统,直接点火系统,多点燃油喷射系统等。发动机的开发动向是可变气门控制机构,缸内燃油喷射等。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维仿真软件Ansys Fluent建立了GDI汽油机的仿真计算模型,就变气门升程耦合不同喷油策略对缸内气流运动和混合气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大气门升程工况相比,小气门升程工况的缸内湍流运动强度、燃油蒸发和湿壁情况以及点火时刻混合气质量都明显改善;在小气门升程工况,采用两段喷油会缩短油气混合时间,过度推迟二次喷油时刻会恶化混合气质量和燃油湿壁情况;在大气门升程工况,两段喷油会改善混合气均匀性,随着二次喷油时刻推迟,燃油蒸发量增加,湿壁情况加剧,混合气质量得到改善;小气门升程工况下采用二次喷油时刻为470°曲轴转角,前后两次喷油量比例为7∶3的两段喷油方案在燃油蒸发和湿壁以及点火时刻缸内混合气质量这几个方面的效果都很好,是最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LIVC和双VVT技术的增压直喷汽油机抑制爆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台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上,利用双可变气门正时(双VVT)技术结合进气门晚关凸轮轴(LIVC凸轮轴)来抑制爆震。在实现爆震抑制策略后,采用更高的几何压缩比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 300r/min,200N.m这一典型的爆震工况点,通过减小气门重叠角,降低发动机扫气量,可以有效提高燃油经济性。推迟进气门和排气门相位均可以实现对爆震的抑制,结合使用LIVC凸轮,使得发动机抗爆震性能进一步大幅度提升。在原机9.3的压缩比下,点火角得以提前,接近最大扭矩点火角(MBT点)。将几何压缩比由9.3提高到了10.9后,抗爆震性能和原机相当,并明显改善了发动机的热效率,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误区一:降低燃油标号燃油标号越高价格自然也就越高,但是万不能为了每升省下几毛钱而选择低标号的燃油。对于汽油发动机而言,燃油标号代表着这一油品的抗爆震性,一般来说压缩比越高需要加注的燃油标号也就越高。如果您为了省下几毛钱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张云海 《汽车维修》2011,(12):30-3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汽车发动机上,如电子燃油喷射、电子点火、缸内直喷、涡轮增压、EGR系统、二次空气喷射、单缸多气阀、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等等。使得今天的汽车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水平达到了前  相似文献   

11.
孙勇 《汽车电器》2005,(8):40-43
新捷达王轿车发动机采用博世(BOSCH)公司生产的。EA113型20气门电子控制多点燃油喷射系统,它实现了对发动机喷油和点火角同时进行最佳控制。其M3.8.2电控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1种采用气门技术降低燃油耗的方法,能够使汽油机效率等同于柴油机效率。通过全参数可变进气系统并结合宽广运行范围的凸轮相位器,相对提高了内燃机效率,而且该气门技术能够提供零气门升程,实现停缸功能。原型概念机试验结果显示了进气门早关、气门重叠和停缸的协同工作,以及不同工况下这种协同工作的局限性。论证了升功率超过105kW、平均有效压力为0.2MPa、空燃比λ=1.0工况下燃油消耗率少于300g/(kW·h)的可量产的2.0L中央直喷汽油机(GDI)的潜力。强制点火汽油机采用预混当量比燃烧,效率与柴油机效率相当,燃烧更为清洁,后处理过程更为简单、稳定。  相似文献   

13.
控制系统控制燃油喷射、怠速、燃油泵、点火正时及自我诊断等。燃油喷射的控制项目如图1所示。从电控单元送至每个喷油器的信号波形如图2所示。不同车的控制模式与方法不尽相同,下面以日产车为例介绍。  相似文献   

14.
故障现象:一辆凌志IS200行驶中会突然加速不 良,发动机转速突然升高, 有时发动机故障灯突然点 亮。关闭点火开关后重新启 动,车辆又恢复正常,但发 动机故障灯点亮。如果不关 闭点火开关,发动机加速不 良,车辆只能低速行驶。该 故障车辆多次维修后,加速依然有些迟缓,车速只能达 到140~150km/h。故障诊断:对车辆进行 检查,发现发动机故障灯点 亮,怠速在1200r/min。进 行检测,故障码为P0121-节 气门传感器线路范围/性能 故障,该故障码要求更换节 气门体总成。查看定格数据 (系统自诊断出故障码时的相应系统参数数据),发动 机参数基本正常,而…  相似文献   

15.
<正>零件位置如图25所示。组合仪表新指示灯/警告灯:CNG驾驶模式下加入的指示灯/警告灯,如图26、表7所示。CNG输油管:在CNG喷油器下端装有滤网来减少燃油喷射时的噪声,如图27所示。输油管表面经过表面处理,以防止CNG中的成分对管路造成腐蚀和生锈。橡胶缓冲垫用在打开气门的制动器上,来降低气门操作时的声音。橡胶用于气门密封保证燃油在未使用时的密封性。  相似文献   

16.
(一)四冲程顶杆机发动机(CG机)敲击声:CG机敲击声诸如气门响、凸轮下摇臂响等较为多见,只不过气门响较清脆且是从缸头部位发出;对气门间隙调整后声音即可清除。凸轮下摇臂响较沉闷、沙哑,是从曲轴箱体与缸体结合处发出的,且声音比气门响还要响一些,轻微的磨损可以通过调整气门间隙来减弱噪声,通常情况下凸轮与下摇臂磨损后产生的异响  相似文献   

17.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07,(12):254-255
汽油标号只是标定燃油抗爆震能力的系数,与汽油的清洁度无关。因此“97号油就比90号油好”的说法只是误导,正确的是要根据自己车辆的引擎压缩比和厂家的推荐去选择合适的燃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Keywords:Electronicallycontrolledfuelinjectionsystem,Troublecode1进入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诊断测试状态的方法为了了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故障代码的贮存情况,可利用自诊断测试功能将存贮在存贮器中的故障代码读取出来。由于各汽车生产厂家在汽车上安装的发动机控制器略有差异,因此提取故障代码的方法以及故障代码的显示方法也有不同。在提取故障代码前,首先要进人自诊断测试状态,进人自诊断状态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点火开关“开”一“关”一“开”-“关”、“开”循环一次,一般要求在SS内完成,如BJ202if:型汽车就是采用…  相似文献   

19.
故障现象:客户反映下雨或洗车后,加速时发动机有敲缸声音,特别是急加速时异响严重。故障诊断:故障可能的原因为点火时间过早;水温高;正时不对;点火不良;燃油标号过低;爆震。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桑塔纳2000Gsi,最近经常出现关闭点火开关后,发动机还能运转几下,难以熄火,严重时要挂档松离合器才能熄火的怪病。 故障诊断:此车是城市出租车,经常在中速以下区域行驶,而且使用燃油标号相对控制不严格。问询车主,此车已行驶180000km。长时间在低转速行驶后极易在进气门,进气歧管,活塞顶部形成厚重积炭,此积炭层影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