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GPS无线自动路签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以较低的成本,集自动报站、无线通讯、公交车辆管理软件为一体的自动路签管理系统。该系统智能、方便、快捷地把公交车每圈的行车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读取到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内,来满足对公交车的各种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交调度沿用数十年的传统人工调度管理,采用行车路单和人工考核制模式,存在两头调度、中间失控,公交车辆的营运过程基本处于“看不见、听不着、找不到”的状态。而且从路单、行车记录、行车时刻表编制到数据汇总全部为手工操作,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GPS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的公交的调度模式,将两头站调度向一头站调度发展,并逐步向区域调度过渡,最终将实现集中化调度和对车辆的远程自动调度。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公交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必须做好公交车辆“管、用、养、修”的相互协调。车辆“管、用、养、修”牵涉到多个基层管理组织或多个单位,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交智能化调度指挥系统通过运用GPS技术、通用无线分组通信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和中心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对公交车辆位置和运行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将车辆定位信息叠加显示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字电子地图上。通过中心与公交车辆的通信,各级调度部门就能随时了解到线路运行中的车辆实况。  相似文献   

5.
GPS智能化公交车辆现场调度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合南京公交总公司公交车辆GPS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实施,针对系统改造的特点,综合考虑了GPS、电子地图和车载IC卡等新技术给现有调度系统带来的影响和差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新的调度体系下的公交车辆现场调度流程方案。  相似文献   

6.
公交车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可有效解决公交客运中的乘运纠纷、乘客安全保障、规范司售行为和判断交通事故等问题。对推进规范运营、改善服务有益。同时,通过该系统提供的可扩展的GPS功能.可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在电子地图上清晰地掌握公交车辆目前的位置、行驶速度、方向等信息。  相似文献   

7.
《ITS通讯》2006,8(1):4-5
2006年,哈尔滨市将有近半数公交车安装、使用上全球卫星定位(GPS)系统,解决公交车行车间隔不均匀、运营不准点等一系列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哈市将确立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3.7标台。  相似文献   

8.
龙岩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开通以来,基本解决了车辆调度难、运营管理难的“两难”问题,对制定行车计划、实时客流数据统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地解决了运营管理上手段原始落后问题。在龙岩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工程建设验收交接会议上,郑州天迈科技有限公司郭建国总经理针对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智能公交系统入手,介绍了GPS在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将GPS车辆定位技术应用到公交运营的实时信息采集中,对公交车辆运行状况和运营服务水平进行实时监督,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公交运行稳定性.针对车辆“早点”与“晚点”的动态调度控制策略,对车辆运行过程进行实时调度控制,并建立动态控制的一个较为实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江南公交强化限速,平平安安迎新年 近期,南京江南公交开始对公交车车载GPS安全行车语音提示进行更新调整. “超速”提醒驾驶员临近安全行车限值 自2013年起,江南公交开始通过GPS监控行车速度.当车辆行驶速度达到50km/h,车载GPS会自动发出“滴滴滴”的提示音.在本次更新调整中,提示音已改成“您已超速”的语音提示.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降低公交车辆的燃料消耗,是公交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公交车辆运行燃料消耗的因素,一是可控制因素,即车辆维修保养质量、驾驶人员技术水平、管理工作;二是不可控制因素,例如道路和气候等。在可控制因素中,通过努力使燃料消耗降低主要包括保持车辆良好技术状况、正确地驾驶操作和加强相关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公交浮动车辆实时GPS数据,考虑不同时段的路段平均速度、公交车站、信号灯等多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新的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预测模型.通过估计到达下游最临近站点的时间和判断道路上GPS数据的有效性等方法,改善了预测模型的精度,并应用重庆公交车辆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时预测公交浮动车辆到达下游站点的...  相似文献   

13.
综合考虑公交车辆"行驶-停靠站-通过交叉口"整个过程,基于行驶过程的信号灯状态,以交叉口公交车辆停车时间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基于车路协同环境的公交车辆车速引导方法策略及模型。将车速引导计算模型分为进站前阶段-进站前引导模型、靠站阶段-驻站控制判断模型、出站后阶段-出站后引导模型。基于VISSIM软件及其COM二次开发接口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车速引导模型可有效降低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车均停车次数、停车延误,提高驾驶平稳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北京市300路快线内环线路为例,利用公交GPS车辆监控系统记录的车辆历史行车数据,结合公交线路的地理位置信息,经过对数据的处理与统计,系统分析了该线路若干速度特性,在为线路提高行车速度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建议的同时,也为公交GPS车辆监控数据在车辆速度特性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蚌埠公交一号环线开通仪式日前隆重举行,蚌埠市及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开通仪式并为通车剪彩。蚌埠市副市长杨宏春宣布“公交环线开通!”一辆辆披红挂彩的环线车辆满载乘客徐徐驶上了线路……  相似文献   

16.
9月9日,总经理助理郝俊忠主持召开公司客服系统前期建设项目工作沟通、协调会。公交客服热线96196在12日投入试运行,市民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可以迅捷地了解到市内乘公交车出行途径站点、首末班时刻、票价查询以及“公交线路”、“公交旅游”、“公交礼宾车租赁”、“公交车辆租赁”、“公交驾驶员资格培训”、“公交广告业务”六大类公交服务项目的自助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7.
快速公交是一种快速、准时、安全的运输系统,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和发展弹性等优势,顺应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水平登乘在快速公交中被广泛应用,能使乘客登乘方便和迅速,以达到减少巴士车辆在站台的等候时间、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营能力和效率的目的。水平登乘不仅要求巴士车辆的地板高度与站台高度基本一致,还要求其车门与站台边缘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最大值不超过10 cm。如何精确靠站停车,给驾驶员及运营管理者提出了一个难题,快速公交自动引导车辆技术因此而产生。当今世界有3种成熟技术,分别是机械式、光学、磁力自动引导车辆技术,详细介绍以上3种技术,包括代表城市和工作原理及费用比较。通过此介绍,能够为解决我国快速公交运营中水平登乘存在的巴士车门与站台边缘距离过大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0月1日起,集团所属93条运营线路的4812辆车提前进入“准冬运”状态。结合往年同期运营经验和客流变化,今年集团冬运度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增加早、晚高峰营运班次的同时,公交集团提前对4000余辆运营车辆开展车辆例行保养检修,为确保冬运公交车辆能“抗寒”。  相似文献   

19.
公交车辆技术发展迅速,性能和承载量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与传统的2门和3门公交车相比.具有18米长车身、共6个车门的“巨无霸”——BRT公交车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安凯客车生产的18米铰链式快速公交车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它不仅拥有双侧6开门,而且具备“鸟巢”式骨架结构、GPS系统自动报站和安全控制、整体母婴座位……等特色技术,这种公交“巨无霸”最大能够装载200人.所以又有”路面地铁”之称。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交通》2011,(7):21-21
5月28日上午.总公司GPS监控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30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到总公司近距离了解公交的车辆调度、感受快速公交。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全部是公交车长的家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