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滑坡治理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探讨了膨胀土滑坡力学及变形特征,研究了抗滑明洞在高速公路膨胀性岩土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并对K32+400~K32+700路段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科学的评价,结果证明采用抗滑明洞能够有效治理膨胀性岩土滑坡.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耒宜高速公路郴州互通Gk256+620~Gk256+830段山体滑坡的形成机理,运用极限平衡原理对滑坡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边坡治理设计方案,并对该类滑坡工程提出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某公路大型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平  王德富  胡敏 《公路》2012,(5):99-103
以贵州境在建杭瑞高速公路某大型滑坡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已有的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对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运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滑坡变形破坏的模式及滑坡稳定性,提出了强支挡、削坡减载+抗滑桩及全削坡减载等3种滑坡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整治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优选削坡减载+抗滑桩方案。实践表明,削坡减载+抗滑桩方案是一种治理滑坡性价比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郭礼波  胡修文  吴银亮  邓劲松 《公路工程》2010,35(3):129-131,148
路堑边坡的开挖往往破坏了岩土体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变形破坏甚至滑坡。论文以巫奉高速k54+100滑坡为例,对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确定出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导因素为值,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对路堑滑坡滑带参数进行反算,并对滑坡稳定性作出评价、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梅河高速公路程华段高填路基边坡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波  张明剑  李鹏 《路基工程》2010,(5):198-200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17+580~+750高填路基地质勘测资料,通过对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准确地判断了路基滑坡病害的性质、产生原因及滑动面的位置,提出了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工程加固的治理措施,使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6.
以潭邵高速公路k100+300处山体滑坡治理为例,介绍了抗滑桩及其辅助方法治理山体滑坡的成功经验,可供相似工程的山体滑坡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和溪至流河渡段(K159+850~K160+080)在建设过程中线路旁出现的不稳定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查明了该滑坡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其变形情况,对滑坡的成因、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经稳定性计算后,发现该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037,0.925,在降雨的情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为治理该滑坡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滑坡是山区高速公路的常见地质病害问题之一,文章从介绍磨房沟滑坡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状况入手,简要介绍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和稳定性,并对各种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抗滑桩为主,地表排水沟、地下排水孔为辅的处治方案,经过实际的施工监测及滑坡治理效果分析证明,该方案治理效果好,并总结了相关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9.
刘廷伟  赵亮 《路基工程》2014,(3):215-220
以广河高速公路K66+250~+580滑坡地勘资料为基础,结合现场调查,对滑坡地质环境、滑动过程、滑动原因及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现场地貌形态的特征、滑坡变形形态、监测数据、结构面的配套等分析,推断出滑坡的滑动面,计算出滑坡典型断面剩余下滑力,并以此为依据对滑坡进行桩锚结合的综合治理,通过监测对滑坡病害分析及综合治理进行验证,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三峡库区某滑坡的治理工程,利用Slope/W软件将破坏概率分析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破坏概率分析的滑坡稳定性评价,可以降低由于抗剪强度参数的随机性、测试的误差、地质体的不均匀性、外界因素变化的随机性等对于滑坡稳定性评价结果的影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岩性的实际分布状况。相比单一稳定性系数评价滑坡稳定性的方法,将滑坡破坏概率与传统的稳定性系数相结合,可较客观地评价滑坡的实际稳定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滑坡含水饱和+地震条件下,该滑坡处于破坏状态。  相似文献   

11.
罗敏 《路基工程》2019,(1):191-197
以青海省S101省道K359+881~+929段滑坡处治工程为例,分析高原堆积层斜坡的结构特征、稳定性因素对滑坡的控制效应和诱发模式。总结了目前各类滑坡防治措施对高寒地区滑坡的适宜性。结合地质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论述了斜坡的滑坡机理及时空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青海省道K359+881~+929段堆积层斜坡受到岩土体性质、坡体结构及水热变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在冻融作用下堆积体持续蠕动,暴雨入渗使堆积体沿基覆面整体滑动,形成浅、深两层滑坡。微型桩具有柔性变形卸载特性,是一类可以优先选择的寒区滑坡支挡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博峰  梁玺  周坤 《路基工程》2021,(2):231-236
针对湖北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ZK174+730~ZK175+110段修建期间边坡出现滑坡,结合地质调绘及勘察,查清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变形发育破坏特征和成因机理。通过稳定性计算表明:该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降雨状态下为不稳定状态;采取治理措施后,保证了该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陈锋  陈俊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20,(2):206-210,221
由于突发性罕见降雨,位于巴东县境内G318公路K1421+500处的边坡发生滑塌。道路外侧挡墙及墙外山坡浅表层土体整体滑移至坡脚的冲沟内,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通过对滑坡段进行地质勘探及监测,运用北京理正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该边坡工程在天然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085~1.396,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013~1.102。为避免发生进一步滑塌,需要对该边坡进行防护治理。经综合对比分析,选定桩板墙+局部护面墙+综合引排水作为治理方案,经后期监测表明治理方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既有昆玉河线K196+600~+700段小型滑坡整治工程为背景,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分析了滑坡蠕动的起因,并采用不平衡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和推力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采用微型桩组合结构对该滑坡进行整治,整治后经观测边坡稳定性好,线路未出现变化,桩体性能稳定,使用情况正常。  相似文献   

15.
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段位于古滑坡体上,隧道施工中滑坡体后缘出现了变形裂缝,对施工人员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按工程勘察资料和现场地质条件调查结果,对滑坡体的变形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施工过程中隧道仰坡以及滑坡体整体稳定性计算,得到古滑坡体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仰坡后缘以及隧道的变形迹象是因刷坡过程中开挖了坡脚,仰坡出现大幅度变形造成的。施工过程中,仰坡段的稳定性差有可能发生失稳,隧道底板以下滑坡体稳定性未受到大的影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对滑坡的治理措施,效果较好,保障了安全。  相似文献   

16.
曾泽民 《路基工程》2017,(5):188-192
以粤北山区某高速公路K227+210~+385右侧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滑坡为例,阐述了滑坡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折线型不平衡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根据滑坡的分布范围、变形特征、诱发因素、稳定现状与趋势等,并考虑施工风险、工期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提出滑坡综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7.
依托贵州省某高速公路陡坡填方路堤滑坡治理工程,对已竣工路肩墙在路基滑坡牵引下破坏垮塌的实际问题,在路肩位置采用仰斜式路肩墙与抗滑桩联合支挡结构进行治理;运用FLAC3D对桩墙联合支挡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治理后的边坡变形沉降、稳定性及其各部分受力特点。治理效果表明:桩墙联合支挡结构治理后边坡稳定性较好,变形、裂缝均在设计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谢峰 《路基工程》2017,(5):193-199
甘孜州巴塘至白玉公路树葬滑坡,位于巴白路K66+640~+608右侧边坡,为中型牵引式中层堆积层工程活滑坡,严重威胁公路的正常运营。本着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处治的多方案比选,采用了“框架锚索+内挡垫墩锚杆”方案。施工结束已历经两个雨季,监测表明,滑体变形很小,在可控范围内,治理措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滑坡防治是边坡工程设计与施工必须考虑之点,现依据新规范条款对国道G342主线K12+400~K12+700中在古滑体上发生的牵引式滑坡的防治措施作了详细介绍,包括清方减载后滑坡在多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及抗滑桩的尺寸、配筋和布置等设计过程的计算说明和合理性验证,并为公路在该路段后续施工与运行建立了完整的监测体系。从而证明了该套处治方案对该工程滑坡处置的合理性,也为其他相关工程实例中的滑坡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广东某高速公路K139+772.2~+935段右侧路堑边坡膨胀岩的工程特性、膨胀岩滑坡主要影响因素、形成机理以及破坏模式通过现场调查、专项勘察及深层位移监测等技术手段,给出了滑坡界限、浅层滑动面和深层滑动面的深度;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了滑坡影响因素的大小排序;运用Geo-Studio软件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和加固方案比选。研究提供的计算参数、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及加固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为该滑坡治理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经过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