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探讨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沉水植物产生的生理反应,选择苦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蓝藻(在0,122,166μg/L和222μg/L)对其叶片和根部造成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苦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蓝藻浓度升高而减少,同样苦草根部的根系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比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苦草叶片中的SOD比活性在第20 d显著高于10 d,而POD,CAT酶的比活性随着蓝藻浓度增加而增加,以适应氧化胁迫。丙二醛(MDA)在水中叶绿素a浓度为222μg/L时显著增加,苦草在蓝藻叶绿素a浓度122μg/L时,苦草通过调节其抗氧化防御系统去除过量活性氧,以适应蓝藻浓度引起的氧化胁迫。这为控制太湖中的蓝藻浓度和恢复苦草的生物种群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β,β-胡萝卜素改善H_2O_2对成骨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β,β-胡萝卜素增强成骨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方法用H2O2作用M3T3-E1成骨细胞,建立自由基损伤细胞模型。培养的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β,β-胡萝卜素低剂量组(1×10-8mol/L)、β,β-胡萝卜素中剂量组(1×10-7mol/L)和β,β-胡萝卜素高剂量组(1×10-6mol/L)。测定不同处理组细胞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活性自由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脂质过氧化物(lipid oxygen,LPO)含量,同时利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SOD活性、细胞膜流动性均比不同β,β-胡萝卜素剂量组有显著降低(P<0.01),而ROS、LPO含量均比不同β,β-胡萝卜素剂量组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H2O2摄入会导致成骨细胞的氧化损伤,而β,β-胡萝卜素可以预防或降低此类损伤对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糖状态对胰腺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活性氧(ROS)及抗氧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ROS水平;用过氧化氢(H_2O_2)试剂盒检测细胞内H_2O_2水平;用不同抗氧化酶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SOD1和SOD2蛋白水平表达;通过siRNA技术下调SOD2的表达,研究H_2O_2的生成与SOD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细胞在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后,细胞内ROS水平及H_2O_2水平明显升高,并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甘露醇对氧化应激水平无明显影响;高糖状态可以明显提高细胞中T-SOD及CAT活性(P<0.05),而对GPX活性无明显影响;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可明显升高细胞SOD2蛋白表达水平,而对SOD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siRNA组SOD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下调SOD2表达可明显降低高糖状态所调控的H_2O_2水平。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明显提高胰腺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H_2O_2的产生与SOD2的升高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4.
以野豌豆为材料,对200μmol/L Cd处理的野豌豆喷施10μmol/L ABA或0.1μmol/L eBL,研究ABA与eBL对Cd胁迫下野豌豆茎叶和根鲜重、抗氧化酶(CAT、APX、POD、SOD)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以及叶片叶绿素a及叶绿素b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ABA处理与单一Cd处理相比分别提高野豌豆茎叶和根的鲜重11.47%和14.54%,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a含量29.40%,显著降低MDA含量22.05%.Cd+eBL处理与单一Cd处理相比,分别提高野豌豆茎叶和根的鲜重12.98%和5.09%,提高叶片叶绿素a含量12.37%,降低MDA含量14.77%.此外,外源ABA与eBL可调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ABA与eBL减轻Cd胁迫对野豌豆抗氧化系统、光合系统以及生长发育造成的损伤,提高野豌豆耐Cd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H2O2诱导原代培养SD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变化及其来源。方法取1~3d内新生SD大鼠视网膜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以100μmol/L H2O2作用0、2、4、8、12、24h,采用MTT法进行细胞活力检测,应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以Fluo-3AM为细胞内Ca2+探针并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技术(FACS)进行[Ca2+]i检测,确定H2O2诱导细胞损伤及凋亡过程中[Ca2+]i的变化;应用细胞外Ca2+螯合剂EGTA初步检测H2O2诱导的[Ca2+]i变化是否源于细胞外Ca2+内流。结果 100μmol/L H2O2可诱导原代培养的SD大鼠视网膜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数目呈时间依赖性递增;100μmol/L H2O2作用2~24h均可显著降低细胞活力,而[Ca2+]i的升高出现在H2O2作用2h且维持至12h,然后逐渐下降,至24h恢复至正常水平;0.5~5mmol/L EGTA可显著削弱由100μmol/L H2O2作用2h导致的[Ca2+]i增加。结论在H2O2诱导原代培养的SD大鼠视网膜细胞发生凋亡过程中,[Ca2+]i的升高发生在凋亡的早期阶段,而非细胞凋亡全过程中;H2O2的损伤作用所导致的[Ca2+]i升高部分来源于细胞外Ca2+的内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H2O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以及17β-雌二醇(βE2)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24 h内的SD大鼠进行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待细胞培养4-5 d,经不同因素处理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FACS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200μmol/L的H2O2能有效诱导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低浓度的H2O2不能诱导细胞凋亡,但高浓度的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也导致了正常细胞比率的锐减;10μmol/L的βE2能有效对抗H2O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低浓度的βE2对细胞未表现出保护作用,高浓度的βE2对细胞反而表现出毒性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βE2在一定范围内能对抗H2O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表现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松茸多糖对受照小鼠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松茸多糖(PTM)对辐射损伤小鼠血清抗氧化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PTM组,每组30只。正常对照组和辐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个剂量PTM组给予不同剂量PTM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第8天给予辐射对照组和PTM组动物全身一次性照射,总剂量2.0 Gy,检测小鼠照射后第1、5、14天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光肝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辐射对照组比较,PTM组小鼠血清中SOD、CAT、GSH-Px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松茸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的血清抗氧化系统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低硒饲料和其饲料补硒分别饲养大鼠1、2和3个月,动态观察了大鼠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和亚细胞结构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同期补硒组比较,低硒组大鼠心肌胞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降低;线粒体GPx活性饲养2个月后明显降低;两组大鼠心肌胞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差别;低硒组大鼠心肌亚细胞膜LPO水平在饲养1个月后显著升高。表明硒对心肌亚细胞膜结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扶正理气合剂对大鼠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0只,随机分为5组。以二乙基亚硝胺(DEN)灌胃诱导大鼠肝癌模型,电针组造模同时给予电针足三里、关元、内关、三阴交、肝俞穴治疗,扶正理气合剂组给予扶正理气合剂灌胃,针药联合组则予上述电针和扶正理气合剂治疗,共16周。造模16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标本,肉眼及光镜下观察肿瘤生长和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NF-κB活性及微血管密度(MVD),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组织活性氧(ROS)、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LP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肿瘤生长和转移参数、ROS、LPO含量、NF-κB活性、TGF-β1 mRNA、VEGF mRNA、MVD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T-AOC、SOD、GSH-Px、CAT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的肿瘤生长和转移参数、ROS、LPO含量、NF-κB活性、TGF-β1mRNA、VEGF mRNA及MVD表达显著下降,而T-AOC、SOD、GSH-Px、CAT活性明显上升(P<0.01),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NF-κB活性与TGF-β1mRNA及VEGF mRNA呈正相关关系(r1=0.554,P<0.05;r2=0.572,P<0.05)。结论电针和扶正理气合剂均能显著降低实验性肝癌大鼠的NF-κB活性、TGF-β1mRNA及VEGF mRNA及MVD表达,从而降低肿瘤生长和转移参数,这与其清除自由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3O例健康妇女、34例宫颈炎、42例宫颈癌患者及治疗前后28例宫颈炎、30例宫颈癌患者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铜蓝蛋白(CP)水平。结果显示:宫颈癌组LPO、CP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炎症组,SOD和GSH-px显著低于正常组和炎症组;宫颈炎治疗组C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宫颈癌治疗组LPO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CP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提示:宫颈癌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首先定义了环R=F2+uF2+vF2+uvF2上线性码的Lee重量计数多项式,导出了环R上线性码的Lee重量MacWilliams恒等式,进而利用Krawtchouk多项式,获得了环R上线性码的Lee重量MacWilliams恒等式的等价形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SiO_2-B_2O_3-Al_2O_3-MgO-K_2O-F系可加工玻璃陶瓷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改变化学成分可影响玻化及结晶过程。结果表明,降低MgO、Al_2O_3的含量,可降低玻化温度;Al_2O_3强烈抑制失透;F对玻化过程的影响不大,但在晶化过程中起形核剂的作用。在结晶处理过程中,随着核化温度的升高,核化时同的延长,晶体的形核率增高,晶体的体积百分数增大。晶体的体积百分数越高,纵横比越大,玻璃陶瓷的可加工性越好。  相似文献   

13.
利用粉末冶金法,使用TiO2和1B2O3粉末,研究了在Al-TiO2,Al-B2O3和Al-TiO2-B2O3系统中分别形成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硼铝金属间化合物以及TiB2的原位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TiAl3、AlB2和TiB2分别在加热到650℃,750℃和750℃开始形成.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除了这三个应该出现的平衡相之外,没有探测到其它亚稳相.对不同加热温度下的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发现,这些增强物在高温反应过程中量的增加都强烈依赖于相的长大,而非相的形核.在Al-TiO2系统中,TiAl3的形成在铝的熔点下开始,显微组织中存在二种形态的TiAl3相;一种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其边缘在TiO2的进一步还原过程中被部分地消耗;另一种是在冷却过程中由于α-Al析出过量Ti而形成的.在Al-B2O3系统中,AlB2在750℃到850℃之间形成,其形态与AlB2相同,但宽度较小.在Al-TiO2-B2O3系统中,TiB2在750℃开始形成,细小的TiB2颗粒分布在原始铝颗粒的界面处与α-Al2O3混合在一起,而粗大的TiB2颗粒则分布在α-Al的晶界上.  相似文献   

14.
Al2O3-SiO2-ZrO2复合膜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引入SiO2和ZrO2对Al2O3薄膜热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DTA、XRD和SEM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00℃煅烧后的复合膜中,主晶相为γ-Al2O3和t—ZrO2,SiO2以无定形态存在,1200℃热处理后的复合膜中仍然没有发生γ-Al2O3,向α—Al2O3的相变。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用SiO2作添加剂制备出了Al2O3-TiB2复相陶瓷.研究了SiO2含量对自蔓延反应的绝热温度、燃烧速度、反应产物的体积和致密度的影响,并测定了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硬度.研究结果表明,Al-TiO2-H3BO3体系的绝热温度是2 588 K,且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SiO2的合成产物中有SiO2和Al6O13Si2相生成;SiO2的加入还降低了反应体系的燃烧速度;当SiO2的添加量在0~20%变化时,复相陶瓷的密度达到1.603 g/cm3,相应的坯体体积变化率为9.25%~9.82%;复相陶瓷的硬度也随着SiO2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在Al-TiO2-H3BO3体系中添加20%的SiO2,可使Al2O3-TiB2的抗弯强度提高2倍.  相似文献   

16.
利用粉末冶金法,使用TiO2和^1B2O3粉末,研究了在Al-TiO2,Al-B2O3和Al-TiO2-B2O3系统中分别形成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硼铝金属间化合物以及TiB2的原位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TiAl3,AlB2和TiB2分别在加热到650℃,750℃和750℃开始形成,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除了这三个应该出现的平衡相之处,没有探测到其它亚稳相,对不同加热温度下的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发现,这些增强物在高温反应过程中量的增加都强烈依赖于相的长大,而非相的形核,在Al-TiO2系统中,TiAl3的形成在铝的熔点下开始,显微组织中存在二种形态的TiAl3相,一种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其边缘在TiO2的进一步还原过程中被中分地消耗,另一种是在冷却过程中由于α-Al析出过量Ti而形成的,在Al-B2O3系统中,AlB2在750℃到850℃之间形成,其形态与AlB2相同,但宽度较小,在Al-TiO2-B2O3系统中,TiB2在750℃开始形成,细小的TiB2颗粒分布在原始铝颗粒的界面处与α-Al2O3混合在一起,而粗大的TiB2颗粒则分布在α-Al的晶界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抗坏血酸对CH2(COOH)2-BrO-3-Mn2+-H2SO4体系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考察了该体系中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5.7×10-4 ~ 8.5×10-2mol/L的范围内,抗坏血酸对振荡反应的诱导期有较大影响,且抗坏血酸的浓度与振幅及抗坏血酸浓度的对数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均存在良好线形关系.诱导期和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分别为56.63 kJ/mol,73.81 kJ/mol;同时还对抗坏血酸参与下可能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CaO-Al2O3-P2O5-SiO2体系耐水性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耐水性指数、力学性能及离子溶出浓度等参数的测定,以及运用XRD、SEM和压汞测孔法等手段,分析了CaO—Al2O3-P2O5-SiO2体系的耐水性机理。结果表明,C—A—P—S体系的水化产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难溶,且其主要矿相LS、S有连续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磷铝酸钙的特性,因而该体系硬化浆体在长期浸水的的情况下仍具有优异的孔结构,从而表现出良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用SiO2作添加剂制备出了Al2O3-TiB2复相陶瓷.研究了SiO2含量对自蔓延反应的绝热温度、燃烧速度、反应产物的体积和致密度的影响,并测定了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硬度.研究结果表明,Al-TiO2-H3BO3体系的绝热温度是2 588 K,且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SiO2的合成产物...  相似文献   

20.
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ZrO2-TiO2-Fe2O3催化剂,利用TG和XRD进行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醇酸反应制备乙酸异戊酯,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r、Ti和Fe的摩尔比为1:3:2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其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3:1,催化剂用量(以0.25 mol乙酸计)1.0 g,带水剂用量10 mL,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