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来草种在中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其难养护,易退化.基于生态演替理论,采用现场试验方法研究草灌混播生态防护技术,并结合CF网抗冲刷能力,建立一种新型的“CF网+草灌混播”的生态防护技术.选取依托工程典型工段,设计了多组包含草灌、草灌乔等物种和CF网、铁丝网和土工格室等防护形式以及不同基质基材配比在内的试验,通过对各试验区的物种生长情况及冲刷情况进行长期观测,提出了适合该依托工程的“CF网+草灌混播”生态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公路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平  江玉林 《公路》2007,(8):206-209
针对我国公路边坡植被持续性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边坡灌木化植被建植技术概念,从植被建植目标选择、草灌竞争调节机制、植物组合混播模式以及植被验收评价指标等几方面建立了边坡灌木化综合技术体系,最后对可持续植被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2001~2002年在成南高速K73岩石边坡上进行了草种混播比例的实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所有组合中以F组合(狗牙根40% 苜蓿50% 高羊茅10%)的群落结构最合理,景观效果好。而从两种草和三种草的混播效果来看,三种草混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边坡绿化工程,通过调研大量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防护工程状况,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的生态防护、生态恢复与环境融合和彻底的环境保护的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理念,并提出了采用CF网与乡土灌木混播的综合生态防护方法。通过大量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验证了CF网在植物生长初期提高边坡抗冲刷能力和灌木混播与草灌混播防护效果的有效性。文章提出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方法应用于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工程,效果良好,为福建省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防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草坪草混播的原则、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亓建忠  王业山 《公路》2001,(3):45-46,56
草坪草混播是草坪建植中常见的一种方法,混播时应遵循目的性,兼容性、主导性和生物学一致的原则;根据草坪的分生方式、叶片质地、贵传色、耐阴性能等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混播。  相似文献   

6.
冯淼  杨顺成  李万选  万鸿  张永红 《公路》2007,(6):175-177
山区公路建设开山劈岭,形成了大量高陡、瘠薄裸露边坡,植被种子在坡面极难附着、出苗、成活、生长。利用水泥钢材灌注工程治理,成本高,山区不可能实现大面积完全治理。本试验示范通过优选出山区公路边坡适合生长的草灌复合种子组合,播前种子处理、浸种、粘合剂使用、带土带肥播种和播种后无纺布覆盖,使播种种子在坡面上能很好附着、出苗、存活、生长。并通过使用本地野生种子资源及采用人工播种等措施大大降低治理成本,实现了对山区高陡、贫瘠公路边坡的低成本、快速、高效的大面积治理。  相似文献   

7.
胡永 《公路交通技术》2007,(2):110-112,120
结合杭州德胜高架桥的悬灌施工,介绍三角形挂篮的设计方案及悬灌施工技术,重点介绍挂篮各构件的传力机理、挂篮的构造、安装及行走过程,同时对挂篮施工中的注意问题进行阐述。工程实践表明,该挂篮设计合理,能满足工程的要求,对同类的连续箱梁悬浇挂篮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5,(9)
利用表层土壤和地表有机植物残体堆肥产物作为客土基材,在高速公路边坡进行客土喷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层土壤和地表有机植物残体堆肥产物作为主要客土基材进行边坡客土喷播绿化,可显著加快边坡植被建群速度,有利于促进边坡植被保持合理的草灌比例,有利于促进边坡植被群落向着乡土化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9.
《驾驶园》2018,(11)
针对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某双向四车道公路为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技术的原理。结合这些内容,探讨了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技术具体应用,内容有:施工准备、测量和现场清理、建设临时节水排水设施、试验段施工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公路中土石混填路堤施工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在荷日铁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在荷日铁路中的应用,包括液压喷播植草及喷混植生的技术特点、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可用于预制装配桥梁连接节点的灌缝材料,但工程项目建设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面临极端气候条件下进行施工,截止目前,国内外学者对UHPC灌缝材料在极端气候施工的研究成果几乎空白。本文依托京雄高速公路预制装配桥梁项目,考虑通过控制原材料温度、拌和水温度、养护温度模拟极端天气的工况条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超高性混凝土灌缝材料力学性能与施工环境温度关系,研究成果得到了灌缝材料保证力学性能满足施工要求的环境温度范围,并提出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的最短时间,为京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进行预制装配桥梁灌缝施工工艺提供了有用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0 引言 沥青路面热熔型灌缝胶因其价格便宜、耐紫外线老化、路用性能良好,可以直接使用公路工程现有设备进行施工,因此在沥青路面裂缝修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灌缝胶技术在国内发展时间不长,部分灌缝胶生产厂家和用户对灌缝胶材料的性能及施工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造成裂缝修补的效果不如人意[1]. 本文对国内外技术标准对灌缝胶材料的性能要求进行探讨,通过两条试验路的铺筑,研究热熔型灌缝胶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铜黄公路边坡植被建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兵  任久长 《公路》2004,(11):127-130
高边坡截水少,不能满足植物的水生态位要求是高陡边坡植被难以生长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利用生态位原理进行耐旱护坡物种的筛选;仿效自然状况下高陡边坡坡面的坑洼部分有少量植物生存的事实。采取人工刻挖鱼鳞坑或者水平沟工程措施进行植物生长改良试验;利用湿法喷播技术。进行种植工艺试验;并经过初试、中试和两年的大面积施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覆盖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沉管隧道工程中,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基础灌砂施工效果实施实时、经济、有效的监测,是施工监测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南昌红谷隧道监测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冲击映像法在基础灌砂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测线布设、数据采集、分析与评定方法、监测结果以及相关的结论与施工建议。监测结果表明: 冲击映像法能够对基础灌砂效果进行实时有效地评判,是一种新的基础灌砂施工监测与灌砂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态护坡材料在路堑边坡侵蚀防护中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强度和抗侵蚀能力较高,且草灌植被可生长的生态护坡材料的技术特点.针对鄂北某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二种典型路堑边坡防护工程,从草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护坡、草种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前期养护等方面,提出利用生态护坡材料进行边坡侵蚀防护、绿化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充泥管袋筑堤技术因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施工快捷等特点,在上海以及其他沿海地区海塘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充泥管袋施工工艺以传统充灌施工为主,干法施工应用不多。干法施工技术具有无需设置泥库、占地少、影响小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以上海浦东三甲港水闸南侧海塘达标工程为例,介绍了充泥管袋的不同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重点介绍干法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可为类似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姚怡文  吴刚  李志军  刘敏 《隧道建设》2016,36(9):1060-1070
对某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足尺模型试验进行详细阐述,应用冲击映像法、全波场无损检测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试验模型中不同工况下灌砂前、灌砂过程中以及灌砂后的效果进行测试,对模型试验中不同工况下各项测试数据及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对沉管隧道基础灌砂工艺与灌砂效果进行评价。此外,介绍该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效果现场监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法,基于先期施工各管段基础灌砂现场监测、潜水探摸及管段后续沉降监测结果,对大型内河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效果现场检测及处理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冲击映像法可以监测砂积盘的生成及发展过程,可以较准确地判断灌砂填充状况和快速检测混凝土底板下部灌砂填充状态,是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效果评价的有力手段,是动态把握灌砂过程、实时追踪施工过程的砂液变化的有力手段。2)已施工管段现场沉降量观测结果显示,沉管隧道E1-E6各管段已灌砂基础的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冲击映像法可以作为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检测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在青藏高原地区这种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开展,要求建设者十分注意路域生态修复和保护。该文基于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特点,对穿越青藏高原门源仙米自然保护区的国道569曼德拉至大通高速公路NK-SG4标段路基工程开展了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实践。具体措施为:根据不同施工创面,采用排水沟和急流槽等水保措施及客土绿化和客土喷播等生态修复技术,使用冷地早熟禾、披碱草及星星草等植物搭配。施工后1年的效果表明:截水沟和急流槽等排水效果良好,坡面保持完整且无水土流失,创面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综合路基工程的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周琳 《公路》2005,(9):185-187
对草灌结合的多样性生物复合固坡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为高速公路等生物护坡技术改进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萝岗中心区某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项目位于广州科学城内,设计要求为公路一级,道路沿线有三段高边坡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边坡防护采用骨架混凝土格构梁与三维网喷播植草的方法,三维网喷播植草是一种能在纯石质边坡上进行绿化的新工艺。该文着重介绍了预制骨架格构梁的制作与安装,以及三维网喷播植草的技术,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