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田玉军  朱吉双 《水运管理》2010,32(12):10-12,18
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内河航运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认为我国对内河航运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已有航道等级结构不合理,高等级航道里程少,内河大吨位港口数量少,且空间分布集中;对水路运输的投资力度不够大,且主要用来改善已有航道;内河航运发展相对薄弱,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车军  陈虹 《水运工程》2012,(12):17-20
内河航运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和城乡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本规划以《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主要依据,以内河集疏运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分析内河航运发展阶段性特征并衔接相关行业规划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内河航运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内容涵盖了内河航道、内河港口、内河船舶和支持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内河航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内河航运的进一步发展,船舶交通流量迅速增加,导致水上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因此,建立有效的内河航道船舶交通管理机制,对航道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算法的原理与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内河航道船舶交通流量的预测方法,该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内河航运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内河航道的综合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4.
如何建设金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目前水运如何建设,对交通行业建设者而言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笔者结合美国在内河航运发展经验来谈谈整个金华市内河航运的发展建设,美国是发达国家,在内河航运建设有很多先进经验和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思考和研究金华内河航运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内河航运是内陆与沿海地区货运贸易的重要桥梁。船舶的载重吨位和航行速度有极大提升,同时也提高了船舶事故的发生概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内河船舶进行监测、导航和预警。本文详细介绍了图像的颜色模型和灰度化公式,研究图像去噪的主要方法。利用帧间差分法分离背景和目标,并对前景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识别船舶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鸣 《珠江水运》2012,(20):30-31
我国内河航运建设投资近年来保持持续高增长,加上各大河运航道网基础设施条件和港口航运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使我国内河航运成为水运业发展的"新引擎"。航运界业内人士认为,内河航运业正进入难得的发展"黄金期",应在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快多式联运  相似文献   

7.
沈新琴 《中国水运》2014,(11):80-81
在如今现代化的内河航道建设中,建设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内河航道网是重点的基础工程,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内河航道的优势,还必须要做好内河航道的航道建设工作和航道治理工作,以此来提高内河航道的标准;而我国国土幅员广阔,江河湖海较多,鉴于内河运输是水上运输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航道的建设发展时内河航运的基础,因此,我国具有在内河运输中较大的发展优势.为了使我国内河航道的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协调相一致,就要充分的利用好我国内河道的优势;文中则通过阐述内河航运的优势,指出建设内河航道在我国的重要意义,并给予了一些治理内河航运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构筑功能完善能力充分的航运安全体系,推进内河航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海事主管机关对内河安全风险防控与监管体系、航运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设置内河船舶抗风等级是关乎内河交通安全的重要问题。对于目前相关规定杂多、不够统一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对各省法规、规章以及香港有关规定的梳理,对典型船舶进行研究,分析在《内河条例》中增设船舶抗风等级要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内河航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小的特点,在三大主要货物运输方式中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珠江水系核心地段,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非常发达,内河航运强大的运输能力和低成本优势,可大幅降低制造业的运输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对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于敏  牛文彬 《水运管理》2012,34(1):31-32,35
为推进我国内河航运发展,首先,分析在内河航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内河航运中心的内涵及其与国际航运中心、内陆物流中心的区别,认为内河航运中心更强调多种运输方式的融合,并以建设物流中心为先导;其次,阐述建设内河航运中心的目的和意义;最后,从建设目标、建设重点、保障措施等角度分析内河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